WAP期待500万
王德
(转载自赛迪网
2000/07/01)
WAP到底有没有戏?移动互联发展的道路上还有什么障碍?针对这些问题,6月16日,赛迪咨询顾问有限公司邀请了来自运营商、通信厂商、内容提供商以及媒体等多方的代表,召开了移动互联网研讨会。会上,代表们讨论了目前WAP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移动互联的发展前景,赛迪咨询预计年内移动互联用户将达到500万。
“年内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将发展到500万,2001年将达1500万,2003年用户更将增至1亿人。”赛迪资讯有限公司在6月16日召开的《中国互联商务、移动互联网专题报告会》上公布了上述市场预测结果。
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增长以及移动的灵活性,人们强烈地希求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而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这种愿望可能转变成现实,因而无线因特网技术正备受业界和用户的广泛关注。
目前,无线互联网在国外,如日本、芬兰等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9年2月,日本DoCoMo公司推出i-mode增值服务。用户通过手机可保持开机随时在线,进行网上浏览,随时收发电子邮件、聊天、查账,或阅读个人定阅的新闻公告栏。在一年的时间内,
i-mode用户数就超过了500万,并正以每日2万名的惊人速度增长。而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i-mode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750万。国内的移动网络运营商也在积极开拓潜在增值市场。3月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推出了WAP试验网;5月17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式开通了WAP业务,移动用户通过各地的WAP网关均可使用WAP业务。与此同时,各大通信厂商也积极推进加速WAP的进程,纷纷和内容服务商合作,共推WAP网站,为WAP手机用户提供信息和应用服务。
会上,与会代表讨论了WAP的现状和发展潜力,就技术、市场等方面对移动互联网进行了剖析,来自各大公司和运营商的代表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WAP优劣并存
赛迪资讯通信与网络研究所李旭博士后做了题为《移动互联网技术、市场及应用》的主题报告。
该报告主要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背景和技术发展入手,分析了WAP、Bluetooth的先进性和不足,从技术上概括WAP的特点为三好:兼容性好、手机性好、安全性好;两高:效率高、可靠性高;适用于:GSM、CDMA、TDMA及3G等不同移动通信制式和PalmOS、EPOC、Windows
CE、FLEXOS、OS/9、JavaOS等操作系统。但WAP的劣势在于: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冲突并未彻底解决,WAP自身及运营业、制造业的限制使得WAP技术每前进一步都要克服许多困难,同时WAP也受到其它技术的挑战。
■ 三大挑战:费用、速度和应用
自正式开展WAP业务以来,市场反应仍然比较冷淡,用户数也不容乐观。在研讨会上,代表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主要归结起来有三点:
资费偏高。对于在GSM网上开展的WAP业务,上网费用可能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数据业务月租费和通话费。因此可以想象,上网的费用将是一道很高的门槛,一般人轻易都跨不过去,除非移动和联通调整资费。
上网速度慢。目前WAP业务在9600bps的数据承载平台上展开,其上网速度受到极大的局限。在56kps Modem都不为人所满意的情况下,9600bps实在就显得有点难如人意了。也许这种状况要等到GPRS网络建设完成后才会有所改善,但WAP的发展不能等待GPRS的建成。
应用太少。据赛迪资讯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称,我国WAP网站目前不到40家,难以提供完善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内容,根据WAP终端的特点,需为用户提供实效的内容和服务。
■ 移动电子商务成为新的增长点
赛迪资讯通信与网络研究所邓志成博士做了题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主题报告。分别从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WAP移动互联网的最佳解决方案、移动互联网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四个方面,用大量数据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背景,从运营商、制造商及内容提供商和消费者四个角度整体上论述了目前WAP在中国发展的状况。邓博士认为:WAP的应用在中国大市场中是极具市场潜力的,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将成为移动及互联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就目前整体网络运营及产品制造商、内容提供商的角度分析,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如资费、内容及终端产品的局限性。但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演进及运营状况的改善,手机上网规模将会超过PC上网。
■ 各家各派共为WAP献计
在赛迪资讯顾问相关人员的精彩报告之后,会场呈现出热烈的讨论气氛。各厂商、运营商、网站及媒体的与会代表争相发言,就关心的问题陈述了各自的观点。
中国移动代表
关于WAP运营资费,中国移动正在考虑两种方案:按月租用,进行收费;按信息量收费。
中国联通代表
技术的发展推动成本降低、速率提高,费用降低、内容丰富会使WAP服务的性能价格比越来越高,因此它的市场前景非常美好。
Motorola代表
在培育市场方面,厂商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目前市场情况并不乐观,怎样才能真正把市场启动起来呢?也许解决资费问题是关乎市场开拓成败的关键一步。
爱立信代表
作为系统及终端厂商,爱立信主要关注系统平台的应用和与厂商平台的融合。随着WAP的推广和成熟,WAP不会被淘汰,因为它本身也在发展。在计费方法上,应该按照信息量大小计费,并与其它计费方式结合使用。
阿尔卡特代表
费用是WAP现阶段的瓶颈,解决费用问题是市场的蛋糕做大的关键。只要有社会需求就会有新的技术出现。
网擎代表
WAP比互联网更虚幻,从网络的切身利益与发展角度,制造商、运营商、网站(ICP)应该加盟联合,共同开发这一市场。
新浪网代表
新浪网已经提供了新闻、电子邮件、网上股票交易和引擎搜索等WAP服务,大力支持WAP的推广。
《中国计算机报》代表
在资费方面,主要基于电路交换是中国移动通信运营业的严重缺陷。而WAP的推广关键不在于市场与媒体的炒作,而在于各环节实实在在去做,让消费者认可。
《人民邮电报》代表
用户的需求是市场发展的动力。信息个性化服务是WAP业务的重点,用户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市场和技术的关系上,市场的动力大于技术,技术为引导,关键技术的突破作为启动市场的武器;同时还急需培养无线的ASP。
英孚美代表
作为与会的唯一软件厂商代表,Informix提出将以最快的速度建立WAP网络数据库,并提供WAP数据业务如WAP的互动业务、个人信息在网上的存储等个性化服务。
浪潮代表
WAP是浪潮切入通信的良机,但WAP真正的利益在于市场培育和推广之后。
巨龙公司代表
作为技术方案提供商,比较关注运营商的明确态度,希望尽快制定出台相关产业的发展、采购等体制政策。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