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芽挡不住的诱惑

宋宇

(转载自赛迪网 2000/08/07)


  可曾想过,让鼠标、键盘、笔记本电脑、甚至是PC甩掉令人讨厌的连线

  蓝芽为何能在同类无线通信协议中脱颖而出

  目前,全球已有近2000家IT知名厂商加入蓝芽技术联盟。热热闹闹中,为什么中国企业还在观望

  蓝芽技术是万能的吗

  Bluetooth是中世纪丹麦一位国王的名字,这位国王以喜欢新奇而闻名,恰恰与蓝芽产品的全新面貌相吻合。此前,不少媒体都将Bluetooth译为“蓝牙”。本文中记者选取了国内该领域专家的新译名——“蓝芽”。从这个译名的小小变化,我们就能体会出专家们对这项新技术的殷切期望,他们很希望蓝芽技术能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背景篇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拥有越来越多的数字设备,你可曾想过:甩掉鼠标、键盘、PC令人讨厌的连线?让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数字设备共享数据库、电话簿、电子邮件?不管哪种数字设备在手,都可以打电话、阅读电子邮件;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和周围的数字设备建立联系?其实,这些都已不再是梦想。这些现在听起来还很玄妙的事情,不久的将来都会变成身边普通的情景。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项新兴技术——蓝芽技术(Bluetooth)。

  

  蓝芽技术起源于1994年,是由爱立信、IBM、Intel、诺基亚和东芝等公司联合主推的一项最新的无线技术协议。作为一种短程无线数据传输标准,蓝芽技术运行在2.4GHz频段上,其跳频带宽79MHz,最高数据传输速度1Mbps,最大传输距离为10米,可以同时实现8台设备的互连通信。1998年5月,上述5家公司组建了蓝芽特殊利益小组(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来负责蓝芽技术标准的制订、产品的测试以及协调各国蓝芽使用频段的一致。

  1999年的COMDEX大展上,爱立信展示了全球第一个蓝芽产品---采用蓝芽技术的耳机。它可以通过内置的蓝芽芯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与10米范围内的移动电话建立联系,与人通话时,蓝芽电话甚至可以在隔壁房间里。不久前,在新加坡举行的2000年亚太通信技术展览会上,爱立信又推出了第一部蓝芽手机,它可以让你与家中的PC直接“对话”。只要设备支持蓝芽技术,并且在相互有效的作用范围之内,甚至还可以控制冰箱或空调。

  随着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正逐渐走向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而现有PC的使用却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严重阻碍了更多人走进Internet获取信息,而蓝芽标准正是帮助人们实现随时随地无线接入网络的最后10米的新兴技术。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SIG成员几乎覆盖了全球各行各业所有有头有脸的企业,共有近2000家,其中,包括:通信厂商(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AT&&T、LG、阿尔卡特、英国电讯、日立等)、网络厂商(3Com、朗讯、西门子等)、外设厂商(IBM、HP、Acer、NEC、Palm、康柏等)、芯片厂商(Intel、TI、HP、松下、三星、飞力浦等)和软件厂商(Microsoft等)。不仅如此,像消费类厂商(如:索尼、卡西欧、三菱重工、三洋、爱普生、TDK等)和汽车制造商(福特、宝马、沃尔沃、Delco等)传统制造商也纷纷加入其麾下,此情此景,真想不出还有哪个组织能让这么多行业巨头同时心动!


  技术篇


  虽然到现在还没有一种蓝芽产品投入商用,但是,只要看看各个IT展会上抢尽风头的蓝芽新品,你就能体会蓝芽有多火!令蓝芽技术如此诱人的关键,无疑是由于众多企业纷纷看好蓝芽技术中的潜在优势。

  

  蓝芽技术最初是以取消连接各种电器之间的连线为目标的。随着研究的深入,蓝芽技术已经主要面向网络中的各种数据及语音设备,如PC、拨号网络、笔记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数码相机、移动电话、高品质耳机等,通过无线的方式将它们连成一个围绕个人网络,使各种便携设备实现无缝地资源共享。蓝芽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无线连接标准,让不同厂家生产的移动计算设备在近距离内无需电缆线就可实现互操作和数据共享。

  今天,无线互连已成大趋势,看好其广阔市场前景的不光是蓝芽,在蓝芽的工作频段,还有红外、HomeRF、IEEE-802.11等几种无线通信协议。那么,有什么理由认为蓝芽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呢?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副院长周正教授作为国内这一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现任中国“蓝芽技术发展与应用论坛”组委会秘书长,他认为,蓝芽具有其他几种无线协议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介绍:目前,蓝芽技术已被普遍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以帮助两台笔记本电脑之间实现无线通信。较红外传输“必须保证传输信息的两个设备正对,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没有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工业标准、设备种类不多”等致命的缺陷,蓝芽的优势显示出了勃勃生机。据介绍,HomeRF虽在美国有些应用,但是由于技术一直没有公开,目前,只有几十家企业支持它,而且,其在抗干扰等方面的弱点也注定它没有广泛的应用前景。IEEE-802.11则是应用于高端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其传输距离可达50米到数百米,传输速度为2M-11Mbps。而有别于IEEE-802.11的蓝芽则主要用于短距离传输(最多10米)数据和语音(1Mbps),功耗非常低。最近一些测试结果表明,IEEE-802.11与蓝芽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共存。另外,为抗干扰,蓝芽特别设计了快速跳频及向前纠错方案以保证链路稳定。与HomeRF通信协议相比,蓝芽跳频速度更快,数据包更短,所以它更稳定,更安全。

  虽然现在蓝芽技术还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它的优势已经相当明显,而且蓝芽产品设计本身相对简单。有专家认为:也许蓝芽技术才可以真正实现廉价的无线网络梦想。正在美国从事蓝芽产品开发的中国科技大学王世明教授坚信,蓝芽将成为一种廉价、低复杂度、高可靠性的无线接口技术。他认为,蓝芽技术中最关键的是低复杂度,它使得系统的集成度大大提高,从而有利于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更快进入消费市场。另外,由于蓝芽技术可同时支持数据、音频、视频信号,这使得蓝芽的应用有可能扩展到成千上万种产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以任何方式接入网络。

  随着无线技术的深入人心,辐射也成了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由世界卫生组织、IEEE等专家组成的小组表示,检测中并未发现蓝芽产品的辐射对人体有影响。蓝芽产品的输出功率仅为1mW,是微波炉使用功率的百万分之一,是移动电话功率的一小部分,而且,这些输出中也只有一小部分被人体吸收。


  现状篇


  在蓝芽技术协议刚刚出台时,不少厂商宣称要在2000年下半年推出商用产品,现在看来,这一愿望十有八九要落空了,现在热热闹闹推出的都还是各厂商的蓝芽样品,其中,没有一个产品可以稳定地工作,这让人多少觉得有些遗憾。这种局面的形成跟生产厂商在开发研制时遇到的技术障碍不无关系。

  

  进入2000年,蓝芽发展异常迅速,在各种展会上出尽风头。6月,在全球最大的蓝芽技术盛会——蓝芽大会(Bluetooth Congress2000)上,摩托罗拉展示了自己的第一批蓝芽产品,包括了PCMCIA卡、USB附件和汽车组合产品,显示出了蓝芽技术在这类产品上的巨大潜力。在亚太通信技术展上,蓝芽成了最热门的技术,备受各大公司的追捧:爱立信推出了蓝芽手机T36和蓝芽PC卡;阿尔卡特也推出了One Touch700系列蓝芽手机。许多专业的小公司还推出了内置蓝芽功能的USB接口、芯片等众多产品。据估计,到2001年,支持蓝芽技术的无线设备,包括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及掌上电脑等将高达1亿件。到2004年,其总量将高达10亿件。目前,众多厂商都在争相开发支持这一技术的产品,根据迄今为止已公布的应用估计,到2005年,蓝芽产品的年销售量将为5-10亿个。

  在蓝芽技术协议刚刚出台时,不少厂商宣称要在2000年下半年推出商用产品,现在看来,这一愿望十有八九要落空了,现在热热闹闹推出的都还是各厂商的蓝芽样品,其中,没有一个产品可以较为稳定地工作,这让人多少觉得有些遗憾。这种局面的形成跟生产厂商在开发研制时遇到的技术障碍不无关系。

  几年来,一直在国外从事蓝芽软件开发的高强博士对蓝芽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障碍理解颇深。他认为,目前,蓝芽产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互操作性,其中,包括硬件的互操作、软件的互操作及软、硬件之间的互操作问题。在他看来,硬件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协议的实现与标准不一致,这在某些程度是由于SIG标准中的一些疏漏,甚至是错误,致使协议的实现很难做到彼此完全兼容。另外,对于软件方面的缺陷,他指出,“软件开发应为蓝芽应用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要方便跨平台的移植,即使对同一公司的不同产品也一样。但是,由于目前标准还很不完善,存在许多漏洞,所以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平台转移时,一定会面临许多困难。”

  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外,蓝芽产品的价格也延缓了其进入市场的脚步。通常蓝芽技术配置在其他产品上时采用两种形式:外接符合蓝芽标准的各种卡和嵌入蓝芽芯片。技术专家认为:嵌入式的蓝芽芯片将是未来的主流。但据预测,只有在蓝芽芯片的价格降到每片5美元以下时,才会被广泛应用,而以目前的水平,这一目标在短期内还很难实现,所以蓝芽产品为普通消费者所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有机会用上蓝芽产品的将是一些大公司。

  在蓝芽SIG长长的成员名单中,中国企业寥寥无几。在国内除了少数几家公司在蓝芽方面有所投入外,大多数企业还只是在观望,并没有真正行动起来。专家分析,一方面,是由于蓝芽尚处于技术开发阶段,商用市场还没有形成,所以蓝芽技术的前期投入相当巨大,这不是国内一般企业所能承受的;另一方面,由于蓝芽运行的2.4GHz的频带在我国还没有开放,致使厂商们对蓝芽在中国的未来趋势还拿不准。

  在采访中,像厦新这样希望在蓝芽应用上做文章的厂商向记者表示,芯片生产和设计能力的落后也是影响国内蓝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表示,由于目前蓝芽的技术开发主要集中在芯片的开发上,而我国在芯片生产和设计能力上与国外的差距甚远,所以国内的应用开发厂商,只有耐心等待国外芯片技术的进展。而且芯片产品化的时间、价格和供应量都难以保证,这些都增加了投入蓝芽技术的风险。

  值得庆幸的是,政府已经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为蓝芽发展扫清障碍。由于蓝芽技术从一开始就是企业行为,所以政府对蓝芽的扶持将主要体现在政策引导和管理上。由于国内很多点对点、点对多点的扩频通信已经长期占用了蓝芽的工作频段,使得蓝芽产品在运行中受到强烈的干扰,甚至无法工作。针对这个问题,国家无线电管理局的领导表示,国家将尽快出台措施,争取尽快将其他应用从中退出,以保证蓝芽产品的正常使用,而且今后在制订网络标准时将充分考虑蓝芽协议,从政策上对开发、研制蓝芽产品的企业给予支持。


  展望篇


  IT界一直是新技术出现最快、最多的行业,而能像蓝芽这样波及如此多的行业,吸引不同领域厂商注意力的恐怕并不多。不少对蓝芽技术十分了解的专家认为,与生俱来的开放性赋予了蓝芽强大的生命力。

  

  IT界一直是新技术出现最快、最多的行业,而能像蓝芽这样波及如此多的行业,吸引不同领域厂商注意力的恐怕并不多。不少对蓝芽技术十分了解的专家认为,与生俱来的开放性赋予了蓝芽强大的生命力。从它诞生之日起,蓝芽就是一个由厂商们自己发起的技术协议,完全体现了生产商的意志(而此前的通信标准大都是由各国政府代表投票来决定的)。只要是SIG的成员,都有权无偿使用蓝芽的新技术,而且蓝芽技术标准制订后,任何厂商都可以无偿地拿来生产产品,一旦产品通过SIG测试符合蓝芽标准后,品牌即可投入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邓寿鹏局长认为,蓝芽的发展轨迹符合当今新技术发展的理想模式,即竞争前合作。他认为,在网络时代,竞争前合作是必要的,即像蓝芽技术那样,先由企业制订出相应的标准,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同一领域企业间的无序竞争。

  毋庸置疑,蓝芽技术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对中国企业来说,这尤其是个难得的机会。对此,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沈连丰教授认为,蓝芽产品对普通消费者极具吸引力。由于蓝芽技术的应用,不久的将来,各种信息传输设备、数字电子设备除电源线外再无其它连线;以便携式计算机和掌上电脑为代表的信息产品采用无线方式与其它设备或网络相连接,形成可移动的办公室;蓝芽较好的安全、保密特性将大大扩展电子商务的功能,蓝芽芯片的微型化和低成本将为办公自动化、家庭娱乐、电子商务、工程控制等领域开辟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说,蓝芽技术的出现,适时地满足了普通消费者对无线网络和信息家电的需求。

  中国目前有1.5亿台电视机,约2000万台电脑,移动电话用户已达5000万,固定电话用户超过2亿,这意味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个人网络终端市场。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优势,开发适合中国人需求的应用产品,正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由于蓝芽在全球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所以可以很好地解决产品的相互兼容问题,而且蓝芽技术的复杂程度相对较低,掌握起来较容易,更重要的是,它的技术开放性,使所有企业都可以开发自己认为需要的应用产品。

  也许,高强博士的建议会对企业有所启发:中国企业可以寻求在软件方面的发展,这方面投资较少、应用市场空间很大。他指出,中国的企业要充分考虑到自己能做什么,定位要明确。也可以只做研发,利用其他大厂商的优势开拓市场。但是,在进行相关软件开发时必须注意可靠性和跨平台性。

  目前,国内已有企业先走了一步。较早涉足蓝芽技术的海信集团,在1999年8月就成立专门课题组进行技术跟踪,并已着手准备在其HPC、E-Book、家用PDA、CDMA手机、家庭网络等产品中应用蓝芽技术。

  未来蓝芽技术通讯模式示意图

  中国蓝芽技术发展与应用论坛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杨承路先生认为,为迎接蓝芽技术的挑战,企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知识上的准备:包括观念和工作方法等,能否深入掌握这个领域的市场变化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更新。

  资源上的准备:包括资金、关键性人才。

  产业上的准备: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传统通讯厂商和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都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产业中的位置,发挥自身的优势。传统的大厂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市场优势、竞争优势。

  金融上的准备:首先保证资本渠道的通畅,新技术公司必须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成长。虽然技术突破会带来短暂的市场成功,但变化异常迅速。关键技术出现时,要密切关注其变化,一旦机会出现,可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出击。

  虽然蓝芽吸引了包括Intel、Microsoft、IBM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知名厂商的注意力,也让无数消费者动心,但专家提醒我们,必须认识到:“蓝芽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它的主要用途是为了保证个人基于网络数据的同步传输,只是短程的无线应用技术,而不是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或纯粹的局域网技术,千万不要因为其在某些领域的优势而盲目地扩大应用到其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