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P不是一种过渡
——WAP论坛主席谈WAP前景
(作者:彭芳)
(转载自赛迪网
2000/10/13)
Chuck Parrish先生具有双重身份,他在担任WAP论坛副主席的同时,也是phone.com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在WAP业内来说,phone.com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和全球77个运营商合作,为之提供WAP网关;它的WAP手机微型浏览器被众多手机厂商OEM。由于比别人较早一步进入这个市场,phone.com公司似乎在许多方面都有一定优势。正是由于公司在WAP领域的多年经验,加上作为论坛副主席的身份,Chuck
Parrish先生的观点就更为人们所看重。在访谈中,Chuck Parrish先生就WAP技术本身、WAP应用市场、WAP与I-mode的竞争、WAP成功的要素、WAP论坛的最新进展等诸多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前一段时间,针对WAP技术以及应用,有许多人提出一种观点,认为WAP只不过是一种过渡性的技术。在更快速的移动网络,如GPRS或者EDGE部署后,WAP就会被淘汰。那WAP到底有没有生命力?是不是一种过渡技术?Chuck
Parrish先生认为,WAP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组织,它拥有庞大的成员组织,其中包括众多的通信巨头,以及来自各个应用软件领域的厂商。这个组织的目的就是就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达成一些规范和标准。例如,移动商务是普遍被看好的一个无线互联的应用,但安全性一直是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隐患,今年8月,WAP论坛批准了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以促进移动商务的发展。
此外,WAP技术并不是依赖于某一种网络制式,它不但可以运行在GSM等第二代网络上,还支持GPRS、EDGE、3G等多种网络。这就意味着,将来部署了更高速的分组网络,WAP技术仍然是一种可用的技术。
在定义了一些第二代上的规范之外,WAP论坛还积极和W3C合作,以推动无线互联的发展,W3C是一个规定无线互联网标准的组织。去年12月,WAP论坛和W3C达成协议,共同合作开发模块化的软件产品,以帮助实现机顶盒、手机、PDA等各种小无线装置上网。
WAP成功四大要诀
面对来自东邻日本的移动业务I-mode的火爆景象,国内的WAP业务却发展得冷冷清清。叫好者甚多,应用者寥寥。那么,要WAP业务取得成功,到底该如何入手呢?Chuck
Parrish先生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WAP应用要发展良好的话,一般都离不开四个要素:好的手机;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好的内容和应用;好的价格定位和好的分销渠道。如果对照起来,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I-mode以及美国的AT&T都具备了上述条件。
好的手机和网络的融合是保证WAP应用的首要因素。相信许多人在试用WAP上网时,对其慢腾腾的速度都难以忍受。虽然目前在第二代网的9600kps的数据承载平台上,速度本身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手机再时不时耍点小脾气,动不动就死机;亦或网络不稳定,那用WAP上网就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应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虽然国内的市场也强调应用,听说最近中国移动还和国内各大主要ICP召开研讨会,以讨论双方的合作模式,达到双赢效果,来推动WAP业务的发展。当然,这是一个好事情。但业内在讨论WAP应用的时候,更多的是专注于面向个人用户的应用,诸如网上炒股、发送电子邮件、订个餐厅酒店什么的。其实,企业用户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如果用手机移动接入公司内部网,这市场大不大?这样,当企业员工外出工作时,就可以随时通过手机与公司局域网连接。
价格费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它确实构成了WAP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即使在拥有了好的手机终端与网络的结合,有了丰富的应用,有了公道的价格,如何去推销这种应用,如何启发教育用户,如何开发拓展市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习惯了多年只是用手机打电话后,在习惯了用PC的键盘和相对“庞大”的屏幕上网后,如何改变用户的习惯,这也是运营商急需考虑的一个问题。
WAP与I-mode也许将走向融合
WAP与I-mode之争起源于I-mode业务向日本以外扩张。其意图很明显,NTT DoCoMo希望用这种业务来和WAP抗衡,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已经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对于此,Chuck
Parrish先生也不否认。但由于I-mode业务只是一种独有的、封闭的系统,整个业界希望的是一种开放的标准和环境。而事实上,尽管I-mode在逐步扩张,NTT
DoCoMo本身也是WAP论坛的一名成员。而且,目前正在和WAP论坛一起,定义第三代标准。如果发展顺利的话,尽管目前两者之间存在竞争,两者有可能在第三代走向融合。
WAP的最大优势在于,全球共有500多家运营商和制造商支持WAP,他们会一起努力确保无线接入服务能够相互适应。而NTT DoCoMo的I-mode则是一项专利服务系统,目前仅在日本提供服务,还不能在别的服务提供商的网络上使用。不过,NTT
DoCoMo已经表示,如果别国的合作伙伴希望发展I-mode这种业务,他们将尽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