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G模组占整个车载通信模组市场的84.3%,5G通信模组正进入快速成长期,从主打高端智能电动车,到逐步替代4G的存量市场, 预计到2026年5G模组渗透率可增长至30%以上。
2022-2026年国内乘用车前装联网通信模组预测

来源:佐思汽研《2023年全球和中国汽车无线通信模组产业研究报告》
5G C-V2X模组、高集成度智能模组是重点发展方向
从2022-2023年汽车通信模组厂商推出的新产品看,主要集中在5G C-V2X模组、智能模组等领域。
部分车用通信模组厂商产品

来源:佐思汽研《2023年全球和中国汽车无线通信模组产业研究报告》
(1)5G C-V2X模组
目前来看,5G模组进入门槛比较高,技术难度比4G模组大很多,一般都是在通信模组领域有一定技术积累的厂商才有能力生产,如广和通、美格智能、移远通信、有方科技、华为等。从近两年的新车型看,5G模组装车量明显增多,例如理想L9就全系标配移远通信5G车载模组AG551Q。
部分5G通信模组装车车型

来源:佐思汽研《2023年全球和中国汽车无线通信模组产业研究报告》
3GPP组织已经冻结5G Release 16 版本,5G NR C-V2X 在可靠性、延迟性、定位精度、传输速率上均有很大的提升,可服务于车辆编队、高级驾驶、扩展传感器、远程驾驶等第二阶段场景,基于5G R16协议的C-V2X车路协同,有望在高阶辅助驾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移远通信:2023年2月,推出了新一代5G车规级模组AG59x系列,是行业内首款符合3GPP R16规范的车规级模组,且已经面向全球不同区域市场设计了多个子型号,包含AG59xH系列以及AG59xE系列,在2023年上半年陆续提供工程样片。产品具备以下优势:
•在蜂窝通信能力上,AG59x支持4 x 4 MIMO技术,可显著改善模组的无线通信性能,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与公司第一代5G车规级模组AG55xQ系列和AG57xQ系列兼容,现有汽车客户设备通过简单的直接替换即可实现无缝迁移和升级,可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和开发时间;
•支持选配C-V2X PC5 Mode 4直接通信功能(符合3GPP R15标准);
•针对AG59x系列模组,公司可提供一系列相匹配的高性能天线产品。

来源:移远通信
美格智能:2023年3月推出了新一代车规级5G模组MA925系列,是基于高通第二代骁龙®汽车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平台进行设计研发和生产,支持3GPP Release 16标准,集成AP处理器,最大具备22K DMIPS的算力,且全系支持选配C-V2X功能。在软件架构方面,引入Hypervisor机制,极大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易用性及可维护性。
(2)智能模组
与传统的通信模组相比,智能模组具有一定优势:如集成度更高、可有效降低成本。
智能模组内部集成了高算力的芯片和内存,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丰富接口,可以实现行车记录、360环视、抬头显示等功能,未来有可能会成为智能座舱、车身域控制器的主流方案。
移远通信:在2022年9月推出国内首款SiP封装智能模组,集成高通第三代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SA8155P。AG855G模组集成八核64位Kryo 485处理器,CPU算力可以达到100K DMIPS,AI算力达到8 TOPS,最高可支持3路4K多屏异显异触、12路摄像头,可以实现全数字仪表和中控娱乐的高度融合。

来源:移远通信
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对模组厂商软件实力要求高
汽车通信模组行业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主机厂在选定通信模组供应商之后,切换成本较高,一般不轻易变更供应商。这也导致国内供应商早些年一直很难在海外车企的供应链上有所突破。因此,国内厂商通过收购国外厂商车载模组业务扩展海外市场,例如2018年泰坦智华收购Telit车载通讯业务,2020年广和通通过旗下锐凌无线收购Sierra Wireless车规级通信模组业务。
随着5G、C-V2X市场的发展,对模组供应商的技术储备要求更高,尤其是软件能力。此外,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主机厂复杂的应用开发需求也进一步考验着供应商的软件支持能力,汽车通信模组行业正式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部分车用通信模组厂商软件能力

来源:佐思汽研《2023年全球和中国汽车无线通信模组产业研究报告》
中信科智联:自主开发的C-V2X模组软件开发工具包(gSDK)基于OpenCPU架构,具有丰富的API接口,客户可基于自身硬件设计对外围器件驱动二次开发,实现定制化产品的软硬件联合优化设计。
中信科智联软件开发包

来源:中信科智联
宸芯科技:联合星云互联、东软、安富科技、海康智联等多家应用软件提供商推出了集成C-V2X协议栈和安全应用软件的Turnkey方案:面向量产的全栈式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方案内置了完整的协议栈和各类V2X应用算法,可以满足低延时、高可靠性、高速移动和安全性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可满足当前V2X所有安全应用场景算法功能和性能需求,可广泛应用于车联网领域,为实现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建立提供可靠解决方案,加速V2X产品量产化发展。

来源:宸芯科技
《2023年全球和中国汽车无线通信模组产业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汽车通信模组产业概述、产业链现状、行业标准、市场规模、市场格局等研究;
•汽车通信模组主要技术要点,包括厂商制造能力分析、成本组成、供应商软件能力等研究;
•汽车通信模组的发展方向(包括5G模组、智能模组等)研究;
•通信模组在车端的主要集成形式研究、主机厂对通信模组上车量产的规划等研究;
•主要汽车通信模组供应商产品线、产品规划、最新产品、应用领域等研究。
第一章 汽车通信模组行业现状
1.1 汽车通信模组产业概述
1.1.1 汽车通信模组分类
1.1.2 汽车通信模组应用
1.1.3 汽车通信模组行业波特模型分析
1.1.4 汽车通信模组行业壁垒一
1.1.5 汽车通信模组行业壁垒二
1.1.6 汽车通信模组产业链
1.2 汽车通信模组政策及标准
1.2.1 2022-2023年汽车通信最新标准动态(1)
1.2.2 2022-2023年汽车通信最新标准动态(2)
1.2.3 2022-2023年汽车通信最新标准动态(3)
1.3 汽车通信模组市场规模
1.3.1 2022-2026年全球及中国通信模组乘用车前装规模预测
1.3.2 2022-2026年全球及中国通信模组乘用车前装规模预测(附表)
1.3.3 2022-2026年中国通信模组乘用车前装规模(分3G/4G/5G模组)
1.3.4 2022-2026年中国通信模组乘用车前装格局(分3G/4G/5G模组)
1.4 汽车通信模组竞争格局
1.4.1 全球汽车通信模组市场格局基本稳定
1.4.2 中国通信模组厂商积极并购海外标的拓展海外业务
1.4.3 中国汽车通信模组供应商情况
1.4.4 中国主要车规级通信模组厂商产品布局(1)
1.4.5 中国主要车规级通信模组厂商产品布局(2)
1.4.6 中国主要车规级通信模组厂商产品布局(3)
1.4.7 中国主要车规级通信模组厂商产品布局(4)
1.5 车规级通信模组产品选型
1.5.1 车规级通信模组产品发布时间轴
1.5.2 车规级通信模组产品选型
第二章 汽车通信模组技术要点
2.1 汽车通信模组技术要点一:制造能力
2.1.1 制造能力一:封装技术
2.1.2 制造能力二:生产能力
2.1.3 制造能力三:技术实力
2.1.4 体现供应商制造能力的三个维度
2.1.5 供应商制造能力对比维度一:汽车4G通信模组技术
2.1.6 供应商制造能力对比维度一:汽车5G通信模组技术
2.1.7 供应商制造能力对比维度一:汽车C-V2X通信模组技术
2.1.8 供应商制造能力对比维度二:供应链管理能力
2.1.9 供应商制造能力对比维度三:售后技术支持
2.2 汽车通信模组技术要点二:成本
2.2.1 无线通信模组价值分布
2.2.2 汽车无线通信模组成本构成
2.2.3 汽车通信模组价格走势(分3G\4G\5G模组)
2.3 汽车通信模组技术要点三:软件能力
2.3.1 汽车通信模组厂商软件能力成关键竞争力
2.3.2 主要模组厂商的软件实力
2.3.3 模组厂商的软件实力案例:移远通信嵌入式操作系统
2.4 汽车通信模组技术要点四:关键芯片
2.4.1 汽车无线通信芯片市场概述
2.4.2 汽车通信芯片厂商分布
2.4.3 汽车通信芯片主流厂商统计(1)
2.4.4 汽车通信芯片主流厂商统计(2)
2.4.5 汽车通信模组芯片主要产品:5G芯片(1)
2.4.6 汽车通信模组芯片主要产品:5G芯片(2)
2.4.7 汽车通信模组芯片主要产品:4G芯片
2.4.8 汽车通信模组芯片主要产品:C-V2X芯片(1)
2.4.9 汽车通信模组芯片主要产品:C-V2X芯片(2)
2.4.10 国产基带芯片切入主流厂商供应链
第三章 汽车通信模组发展趋势
3.1 汽车通信模组发展趋势一:5G模组
3.1.1 5G模组市场进入门槛高
3.1.2 5G模组技术难度大
3.1.3 5G模组在车端应用方向
3.1.4 5G模组市场规模
3.1.5 国内厂商5G模组占据领先位置
3.1.6 汽车5G通信模组市场格局
3.1.7 汽车5G通信模组应用量产情况
3.1.8 5G通信模组应用趋势:与C-V2X融合发展(1)
3.1.9 5G通信模组应用趋势:与C-V2X融合发展(2)
3.1.10 5G通信模组应用趋势:与C-V2X融合发展(3)
3.2 汽车通信模组发展趋势二:智能模组
3.2.1 域控架构推动通信模组往集成化方向发展(1)
3.2.2 域控架构推动通信模组往集成化方向发展(2)
3.2.3 智能模组优势:高集成度、低成本
3.2.4 智能模组选型参考
3.2.5 智能模组产品案例:移远通信AG855G
3.3 汽车通信模组发展趋势三:5G融合定位
3.3.1 5G融合定位优势: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3.3.2 5G融合定位方案一:5G+GNSS/RTK
3.3.3 5G融合定位方案二:5G V2X+定位+高精度地图
3.3.4 5G融合定位方案装车量产情况
3.3.5 5G融合定位应用方案一:高通室内定位
3.3.6 5G融合定位应用方案二:中国移动5G+北斗定位系统
第四章 通信模组OEM装车集成方案
4.1 通信模组装车的不同形态
4.1.1 车载通信模组集成形态
4.1.2 通信模组不同集成形态的占比
4.2 装车形态一:通信模组集成到独立的T-Box
4.2.1 通信模组集成到T-Box是目前市场主流方案
4.2.2 通信模组集成到T-BoX案例一
4.2.3 通信模组集成到T-BoX案例二
4.2.4 通信模组集成到T-BoX案例三
4.2.5 通信模组集成到T-BoX案例四
4.3 装车形态二:通信模组集成到智能天线
4.3.1 车载5G智能天线
4.3.2 智能天线的优势
4.3.3 智能天线是装车趋势
4.3.4 通信模组集成到智能天线案例一:特斯拉
4.3.5 通信模组集成到智能天线案例二:大陆
4.3.6 通信模组集成到智能天线案例三:红旗
4.4 装车形态三:通信模组集成到域控制器
4.4.1 域控架构下通信技术的演变
4.4.2 通信模组集成到域控制器案例一:特斯拉中央计算模块(1)
4.4.3 通信模组集成到域控制器案例一:特斯拉中央计算模块(2)
4.4.4 通信模组集成到域控制器案例一:特斯拉中央计算模块(3)
4.5 装车形态四:通信模组集成到智能网关
4.5.1 通信模组集成到智能网关案例
4.6 主机厂通信模组量产规划
4.6.1 国外OEM无线通信模组技术规划
4.6.2 国内OEM无线通信模组技术规划(1)
4.6.3 国内OEM无线通信模组技术规划(2)
4.6.4 新势力车厂无线通信模组规划
第五章 汽车通信模组供应商研究
5.1 宸芯科技
5.1.1 宸芯科技公司简介
5.1.2 宸芯科技车联网芯片产品线
5.1.3 宸芯科技车联网解决方案:CX7101
5.1.4 宸芯科技车联网解决方案:CX7110
5.1.5 宸芯科技车联网解决方案优势一:集成软件力
5.1.6 宸芯科技车联网解决方案优势二:优异的性能
5.1.7 宸芯科技客户C-V2X通信模组产品
5.1.8 宸芯科技客户5G+V2X解决方案
5.1.9 宸芯科技客户产品及成功案例
5.2 移远通信
5.2.1 移远通信公司简介
5.2.2 移远通信无线通信模组出货量
5.2.3 移远车载通信模组产品线(1)
5.2.4 移远车载通信模组产品线(2)
5.2.5 移远通信通信模组新品:智能模组AG855G
5.2.6 移远通信通信模组新品:C-V2X模组AG18
5.2.7 移远通信通信模组新品:5G模组AG59x系列
5.2.8 移远通信通信模组新品:5G模组AG59x系列特点(1)
5.2.9 移远通信通信模组新品:5G模组AG59x系列特点(2)
5.2.10 移远通信车载模组开发软件平台:QuecOpen
5.2.11 移远通信车规级模组合作车企
5.2.12 移远通信车规级模组搭载车型
5.2.13 移远通信竞争力分析
5.2.14 移远通信生产基地
5.3 广和通
5.3.1 广和通公司简介
5.3.2 广和通股权结构
5.3.3 广和通汽车前装通信模组产品线(1)
5.3.4 广和通汽车前装通信模组产品线(2)
5.3.5 广和通汽车前装通信模组产品线(3)
5.3.6 广和通汽车后装通信模组产品
5.3.7 广和通5G车载模组参数
5.3.8 广和通车规级C-V2X模组参数
5.3.9 广和通车规级LTE Cat 4模组参数
5.3.10 广和通车规模组主要客户
5.3.11 广和通收购的Sierra Wireless汽车无线通信模组产品
5.3.12 广和通收购的Sierra Wireless-汽车无线通信模组解决方案(1)
5.3.13 广和通收购的Sierra Wireless-汽车无线通信模组解决方案(2)
5.3.14 广和通旗下锐凌无线5G车载模组研发布局
5.4 高新兴物联
5.4.1 高新兴物联公司简介
5.4.2 高新兴物联车联网模组产品线
5.4.3 高新兴物联汽车通信模组:5G模组
5.4.4 高新兴物联汽车通信模组:5G+C-V2X模组
5.4.5 高新兴物联汽车通信模组:4G模组(1)
5.4.6 高新兴物联汽车通信模组:4G模组(2)
5.4.7 高新兴物联汽车通信模组:4G模组(3)
5.4.8 高新兴物联汽车通信模组:4G模组(4)
5.4.9 高新兴物联汽车通信模组:4G模组(5)
5.4.10 高新兴物联主要客户(1)
5.4.11 高新兴物联主要客户(2)
5.5 华为
5.5.1 华为汽车通讯系统HiFin
5.5.2 华为汽车通信模组产品:5G C-V2X模组
5.5.3 华为汽车通信模组产品优势一:采用自研芯片
5.5.4 华为汽车通信模组产品优势二:自研车载终端
5.5.5 华为汽车通信模组产品优势三:与主流车企建立广泛合作
5.5.6 华为5G通信模组搭载车型
5.5.7 华为通信芯片:Balong 765
5.5.8 华为通信芯片:Balong 5000
5.5.9 华为车载5G合作策略
5.5.10 华为车载5G技术合作模式
5.6 中兴通讯
5.6.1 中兴通讯车联网布局
5.6.2 中兴通讯汽车通信模组产品:5G C-V2X模组
5.6.3 中兴通讯汽车通信模组产品:4G模组
5.6.4 中兴通讯汽车通信模组产品:V2X模组(1)
5.6.5 中兴通讯汽车通信模组产品:V2X模组(2)
5.6.6 中兴通讯汽车通信模组产品:V2X模组(3)
5.6.7 中兴通讯5G芯片
5.7 美格智能
5.7.1 美格智能公司简介
5.7.2 美格智能通信模组产品线
5.7.3 美格智能汽车通信模组产品:5G智能模组
5.7.4 美格智能汽车通信模组产品:LTE通信模组
5.7.5 美格智能汽车通信模组产品:LTE通信模组参数(1)
5.7.6 美格智能汽车通信模组产品:LTE通信模组参数(2)
5.7.7 美格智能汽车通信模组新品:5G+C-V2X模组(1)
5.7.8 美格智能汽车通信模组新品:5G+C-V2X模组(2)
5.7.9 美格智能汽车通信模组新品:5G+C-V2X模组(3)
5.7.10 美格智能汽车通信模组应用:车载AI-BOX解决方案
5.7.11 美格智能汽车通信模组应用:智能座舱
5.7.12 美格智能主要客户
5.8 中信科智联
5.8.1 中信科智联公司简介
5.8.2 中信科智联产业布局
5.8.3 中信科智联汽车通信模组产品:C-V2X模组
5.8.4 中信科智联汽车通信模组软件开发包
5.8.5 中信科智联三网融合5G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5.9 有方科技
5.9.1 有方科技车载模组产品线
5.9.2 有方科技汽车通信模组产品:5G模组
5.9.3 有方科技汽车通信模组产品:5G C-V2X模组
5.9.4 有方科技汽车通信模组产品:LTE模组
5.9.5 有方科技“管道云+高可靠通信模组”解决方案
5.10 日海智能(龙尚模组+芯讯通模组)
5.10.1 日海智能公司简介
5.10.2 日海智能汽车通信模组产品线
5.10.3 日海智能旗下龙尚科技汽车通信模组:智能模组(1)
5.10.4 日海智能旗下龙尚科技汽车通信模组:智能模组(2)
5.10.5 日海智能旗下龙尚科技汽车通信模组:5G模组
5.10.6 日海智能旗下龙尚科技汽车通信模组:LTE模组(1)
5.10.7 日海智能旗下龙尚科技汽车通信模组:LTE模组(2)
5.10.8 日海智能旗下龙尚科技汽车通信模组:LTE模组(3)
5.10.9 日海智能旗下龙尚科技汽车通信模组:C-V2X模组
5.10.10 日海智能旗下芯讯通汽车通信模组
5.10.11 日海智能旗下芯讯通汽车通信模组:5G C-V2X模组
5.10.12 日海智能旗下芯讯通汽车通信模组:C-V2X模组
5.10.13 日海智能旗下芯讯通汽车通信模组:LTE 模组(1)
5.10.14 日海智能旗下芯讯通汽车通信模组:LTE 模组(2)
5.10.15 日海智能汽车通信模组应用:车载娱乐系统
5.10.16 日海智能汽车通信模组应用:T-Box
5.11 泰坦智华
5.11.1 泰坦智华智能汽车业务布局
5.11.2 泰坦智华汽车通信模组:4G模组(1)
5.11.3 泰坦智华汽车通信模组:4G模组(2)
5.11.4 泰坦智华汽车通信模组:4G模组(3)
5.11.5 泰坦智华汽车通信模组:5G模组
5.11.6 泰坦智华汽车通信模组:V2X模组
5.12 慧翰股份
5.12.1 慧翰股份汽车通信模组产品
5.12.2 慧翰股份主要客户
5.13 移柯通信
5.13.1 移柯通信汽车通信模组:5G模组
5.13.2 移柯通信汽车通信模组:LTE模组
5.13.3 移柯通信生产能力
5.14 u-blox
5.14.1 u-blox汽车通信模组产品
5.14.2 u-blox汽车通信模组新品:JODY-W4
5.15 翱捷科技(通信芯片业务)
5.15.1 翱捷科技基带芯片业务
5.15.2 翱捷科技车载4G芯片:ASR1803
5.16 高通(通信芯片业务)
5.16.1 高通汽车通信芯片:基带芯片(1)
5.16.2 高通汽车通信芯片:基带芯片(2)
5.16.3 高通汽车通信芯片:V2X芯片(1)
5.16.4 高通汽车通信芯片:V2X芯片(2)
5.16.5 高通V2X芯片技术规划
5.16.6 高通V2X平台
5.16.7 高通发展重点:高集成度的座舱5G V2X计算平台
5.16.8 高通座舱5G V2X平台合作案例
5.17 三星(通信芯片业务)
5.17.1 三星车载5G技术
5.17.2 三星车载5G芯片
5.17.3 三星车载5G应用
5.18 联发科技(通信芯片业务)
5.18.1 联发科汽车通信业务
5.18.2 联发科车载通信平台Autus T10 (MT2635)
5.19 Autotalks(通信芯片业务)
5.19.1 Autotalks公司简介
5.19.2 Autotalks汽车通信芯片:CRATON2
5.19.3 Autotalks汽车通信芯片:TEKTON3、SECTON3
5.19.4 Autotalks汽车通信芯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