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市场,积极开发新一代座舱计算平台,并布局舱驾融合甚至中央计算平台等产品
近两年,东软集团、远峰科技、德赛西威、中科创达、均联智行、博泰车联网、亿咖通、博世、安波福、伟世通等多家Tier1企业紧跟智能汽车市场发展步伐,积极布局新一代座舱产品。在以高通8155芯片为代表的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大规模量产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布局基于如高通8295、AMD锐龙等更高性能座舱芯片的新一代智能座舱计算平台产品,预计2023年开始陆续实现量产。
2022年,东软集团面向未来,研发推出了东软C5整车人机交互平台,2023年再次发布升级版。全新东软C5整车人机交互平台沿用了可插拔、可扩展的硬件架构设计,将一块基板、两块功能版和一块扩展板,按照统一的接口组合。提升算力的同时,达成车辆基本功能、网关、车身控制、智能座舱,以及其它扩展功能高效融合。软件上通过SOA架构实现场景引擎,为整车娱乐系统提供沉浸式、个性化场景体验。

来源:东软集团
不仅如此,东软也基于第四代高通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进一步发挥先进的软硬件架构设计能力,达成多个ECU和域的融合,开发下一代智能座舱平台。仅采用一颗芯片即支撑16路摄像头、12路超声波雷达,以及更多屏幕的部署应用,达成智能座舱算力、配置领先,娱乐、安全、功能、硬件全面升级。提高用户在车内交互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助力汽车厂商降本增效。搭载该产品的新车预计在2023年9月上市。

来源:东软集团
同时,多域融合如舱泊一体、舱行泊一体等产品也在近两年不断被推出,部分已实现量产搭载。
2022年远峰科技团队打磨出了舱泊一体1.0解决方案,采用1颗高通8155芯片支撑了4颗摄像头、多块显示屏、12颗毫米波雷达的部署应用,集成了智舱1.0、超级泊车1.0(AVM+APA)的能力基线,打造座舱的智能化平台。其中,超级泊车1.0车位识别率达97%、泊车成功率达95%,覆盖超过180种主流类型车位,并支持车头泊入;对于非常规车位,AR自定义泊车可以帮助用户从容应对。
远峰科技舱泊一体1.0解决方案已于2022年底搭载于合创A06车型全球首发量产,到2024年,陆续将有6款装配舱泊一体1.0解决方案的车型上市。
舱泊一体2.0解决方案的能力陆续也将通过OTA的方式开发交付。该方案智舱2.0将部署车载语音GPT模型,内置更真实易用的3D UI界面,升级至车道级高清导航;超级泊车2.0在AVM/APA性能上将进一步优化,平均泊车时长将降低至35S内、泊车成功率将提升至97%,并升级配置AVP功能。
与此同时,远峰科技舱行泊一体解决方案将于2024年正式推出,在配置智舱2.0、超级泊车2.0能力基线之外,将增加ACC、LCC、AEB、BSD等多项ADAS刚需功能。

来源:远峰科技
光显示、隐藏显示、可识别显示等新型车载显示技术应用上车
车载显示作为座舱视觉交互的核心产品,随着数量、尺寸、技术不断进阶升级,新型车载显示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
2023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华为推出了HUAWEI xScene光场屏,采用光学引擎技术,可实现3米远距成像,40英寸超大画幅,90PPD超视网膜级清晰度,有效降低视觉疲劳;同时,有效缓解晕车;华为光场屏HUAWEI xScene的推出为车载显示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目前已有三种产品形态:副驾款、椅背款及头枕款,近期,将会搭载多款商用车型量产。
华为光场屏

来源:华为
同时车载光与AR-HUD的融合,基于2K车规级自研的光学成像模组,华为以端到端能力持续推动AR-HUD规模商用。HUAWEI xHUD AR-HUD作为车内第一屏,不仅可以替代仪表,更能超越仪表,华为提出如智驾可视、车道级导航、倒车影像、数字精灵、巨幕观影等更多创新应用。
2023年上海车展上,大陆集团与其合作伙伴创迈思trinamiX共同研发并推出了驾驶员识别显示屏,其集成了用于驾驶员生物识别的摄像头解决方案,可实现高度安全的非接触式身份验证,并有助于防止欺诈和盗窃企图。
大陆集团驾驶识别显示屏

来源:大陆集团
此外,大陆集团还开发了一种睿隐显示技术,即实现可以按需显示内容,不需要显示屏时,人眼几乎看不见,从而实现更大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AI大模型等新技术加持下,多模态交互加深细节创新拓展
2023年5月,中科创达发布了Kanzi与大模型的融合产品“天才画布Rubik GeniusCanvas”,该产品基于中科创达智能编码大模型Rubik Studio和汽车HMI设计软件与3D引擎Kanzi打造,能够为设计师提供从概念创作、3D元素设计、特效代码生成以及场景搭建制作等方面的超强智能辅助。设计师只需要一些简单的语言对话,Rubik GeniusCanvas便可按照要求进行图像设计与模型构建等,极大提升了汽车座舱HMI的设计效率与质量。
在Rubik GeniusCanvas辅助下,概念创作周期可缩短70%,从原来的3-4周缩短至1周左右;3D元素设计周期可缩短85%,从原来的4-6周缩短至3天左右。

来源:中科创达
2023年4月,佛瑞亚旗下海拉新推出了全新智能表面技术“Apollon”,采用海拉最新的Slim Light技术和高功率RGB LED模组,并配合海拉自研仿真软件实现多种动态照明场景,可在实现传统静态照明的同时,通过闪烁、流动、多光源的混色能够实现如车距提醒转向指示灯,新变色面光源等多种功能。

来源:佛瑞亚
2023年4月,马瑞利全新发布的SmartCorner™智能车灯产品,将摄像头或激光雷达与车辆大灯集成为一体式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行人,宏景智驾为其提供行人感知、确定目标方位等算法。
多域、中央域等控制器趋势下,Tier1积极布局功能化集成产品
在多域、中央域等控制器趋势下,多家Tier1积极布局功能化集成产品,如车载导航集成产品、车身域控制、安全气囊集成等产品。
2023年1月,德赛西威成功孵化量产车身域控制器产品,集成了无钥匙进入与启动、智能空调、电动尾门、智能胎压、智能座椅、雨刮控制、智能车灯、车窗防夹、倒车雷达等大多数车身控制功能。
2023年上海车展上,佛瑞亚展示了其量产化的门板与电子外后视镜集成的方案,将电子外后视镜显示屏集成在车门板上。

另外,车载通信方面,T-BOX向智能天线、V-Box等集成产品发展趋势明显。如大陆开发了新一代T-Box与鲨鱼鳍天线集成;东软拥有成熟的智能天线产品,有效通过“all-in-one”设计理念和技术实力,实现汽车智能互联的同时节约布线成本。不仅如此,东软还基于5G特性,融合自主研发的V2X协议栈(VeTalk),提供V2X DAY1和DAY2场景的定制化开发以及5G新场景应用开发,率先推出4G/5G+V2X BOX,并实现规模化量产,产品市占率持续领先。
本土化局势下,外资+本土联合的市场拓展优势凸显
近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无论是智能化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还是消费,中国市场都已经成为了全球“风向标”,无论是本土Tier1还是外资企业,都在积极本土化布局。
本地化方案和服务成为外资Tier1巨头们布局的当务之急,除了自身中国团队建设外,通过与中国本土企业联合布局,不失为新的市场拓展方式。典型代表如博世+车联天下、博世+文远知行、大陆+魔视智能、采埃孚+东软睿驰等,在面对硬件功能不断加速更新的背景下,外资Tier1+中国本土科技企业的组合可快速响应中国市场变化,同时提供更加本土化的服务,满足主机厂等对产品创新与多元化需求。
如博世通过与车联天下合作布局中国智能座舱市场。2023年4月,联合发布了全新一代智能座舱4.0,创造性地将舱内智能、车载服务和相关生态系统集成至一个中间件中,从根本上革新了座舱开发的方式。不同车企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高效定制,充分实现品牌的个性化。
《2023年全球和中国Tier1企业智能座舱业务研究报告》分为两册:
•《国内篇》550页,覆盖了东软集团、远峰科技、德赛西威、中科创达、均胜电子、华阳集团、博泰车联网、华为、亿咖通等9家国内Tier1厂商研究;
•《海外篇》420页,覆盖了大陆、博世、电装、佛瑞亚、法雷奥、松下等6家国外Tier1厂商研究。
01 大陆集团座舱业务研究
1.1 大陆集团经营分析
大陆集团2022年业务现状和研发
大陆集团2022年智能网联业务经营情况
大陆集团新业务增长点规划
大陆集团车载计算业务单元(HPC)发展规划(1)
大陆集团车载计算业务单元(HPC)发展规划(2)
大陆集团车载计算业务单元(HPC)发展规划(3)
大陆集团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产品
大陆集团自动驾驶重点产品
大陆集团各业务部门产品业务分工
大陆汽车电子中国区主要研发中心
大陆集团座舱电子(车身电子事业群)国内生产基地
大陆集团全球核心人员
大陆集团中国区核心团队
大陆集团座舱电子产品线
1.2 大陆集团座舱高性能计算平台业务
大陆座舱HPC:座舱域产品开发趋势
大陆座舱HPC:车身电子平台IIP
大陆座舱HPC:软硬件分离的架构
大陆HPC计算平台:系统软硬件架构
大陆HPC计算平台:面向SOA架构的域控制器开发理念(1)
大陆HPC计算平台:面向SOA架构的域控制器开发理念(2)
大陆集团座舱高性能计算单元
1.3 大陆集团车机和IVI车载信息娱乐业务
大陆集团多媒体系统
大陆集团多媒体系统:联网信息娱乐
大陆集团多媒体系统:大陆和Elektrobit合作将亚马逊Alexa语音助手集成到座舱HPC中
大陆集团多媒体系统:无扬声器音响系统( Ac2ated Sound )
1.4 大陆集团车载显示业务
大陆集团中控显示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大陆集团驾驶员识别显示屏
大陆集团A柱到A柱“贯穿式中控大屏” 解决方案
大陆集团A柱到A柱“贯穿式中控大屏” :引入副驾屏“隐私功能”
大陆集团中控显示业务:产品线
大陆集团中控显示业务:曲面 AMOLED 屏幕
大陆集团中控显示业务:触觉反馈交互显示
大陆集团中控显示业务:Shy Tech 显示屏
大陆集团:长安V型仪表中控双联屏
大陆集团中控显示业务:客户群
大陆集团中控显示业务:客户群
大陆集团仪表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大陆集团仪表业务:产品线
大陆集团仪表业务:AMOLED数字化一体化大屏组合仪表
大陆集团仪表业务:裸眼3D曲面液晶仪表
现代捷尼赛思GV80首次搭载大陆裸眼3D全液晶仪表盘
大陆集团HUD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大陆集团HUD业务:产品线
大陆集团HUD业务:产品线
大陆集团HUD业务:将AR-HUD与ADAS、V2X通信技术融合
大陆集团HUD业务:产品战略
大陆集团HUD业务:在中国主推基于TFT技术的AR HUD
大陆集团HUD业务:DigiLens合作大陆集团开发CrystalClear™ AR HUD技术
大陆集团HUD业务:挡风玻璃型抬头显示系统(W-HUD)
大陆集团HUD业务:组合型抬头显示系统(C-HUD)
大陆集团HUD业务:增强现实抬头显示(AR-HUD)
大陆集团HUD业务:全景式抬头显示器(HUD)
1.5 大陆集团舱内热管理系统业务
大陆集团热管理系统分类
大陆集团热管理整车系统级优化策略
大陆集团热管理技术
大陆集团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生产基地
1.6 大陆集团车载通讯业务
大陆TBOX/C-V2X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大陆集团T-BOX(TCU)全球市场份额
大陆TBOX/C-V2X业务:5G混合V2X平台获得量产订单
大陆TBOX/C-V2X业务:智能天线
大陆TBOX/C-V2X业务:基于DSRC的One Box独立单元
大陆TBOX/C-V2X业务:千方科技入股联陆智能成为第一大股东
大陆TBOX/C-V2X业务:高级智能通讯TBOX产品(1)
大陆TBOX/C-V2X业务:高级智能通讯TBOX产品(2)
大陆集团UWB超宽带通信技术布局
大陆集团基于UWB的CoSmA系统
大陆集团CoSmA系统应用(1)
大陆集团CoSmA系统应用(2)
1.7 大陆集团自动泊车业务
大陆自动泊车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大陆自动泊车业务:投资Kopernikus Automotive,测试基于基础设施的自动泊车方案
1.8 大陆集团舱内DMS/OMS业务
大陆集团DMS/OMS:将孩童遗留监测功能集成到CoSmA UWB数字钥匙中
大陆集团DMS/OMS:搭配识别算法的内部摄像头
大陆集团DMS/OMS:推出驾驶员和乘客的监控融合系统方案
大陆集团DMS/OMS:CU-BX合作汽车无接触式乘员健康与安全探测系统
1.9 大陆集团座舱安全解决方案业务
大陆集团座舱安全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大陆座舱安全模块: OTA
大陆座舱安全模块:汽车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大陆座舱安全模块:与Argus产品集成提供汽车安全解决方案(2)
大陆座舱安全模块: OTA与EB Corbos产品集成
大陆座舱安全模块:为大众ID电动车提供OTA升级服务
大陆座舱安全模块:为威马EX5 提供OTA升级服务
大陆座舱安全模块:车载智能网关
大陆座舱安全模块:智能中央网关服务器ICAS1(车身HPC)
1.10 大陆集团座舱智能表面材料业务
大陆智能表面材料:Benova Eco Protect
大陆智能表面材料:Acella® Hylite Concept
大陆智能表面材料:研发方向
1.11 大陆集团座舱相关业务总结
大陆集团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总结(1)
大陆集团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总结(2)
大陆集团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总结(3)
02 博世座舱业务研究
2.1 博世经营分析
博世2022年经营情况(1)
博世2022年经营情况(2)
博世2021年员工和研发人员
博世整合成立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XC事业部)
XC事业部中国区架构和分布
博世汽车多媒体和软件业务在华研发中心分布
博世多媒体事业部在华生产基地分布
博世中国区核心团队
博世座舱电子产品线
2.2 博世座舱高性能计算平台业务
博世座舱域产品开发趋势
博世座舱域控平台产品
博世座舱域控平台:Autosee 2.0
博世座舱域控平台:Autosee 2.0系统架构
博世在域控制器:产品技术方案和优势
博世在域控制器:产品技术方案和优势
博世座舱域控平台:创新点及优势
博世座舱域控平台:与车联天下联合研发
博世座舱域控平台:与车联天下联合研发智能座舱4.0
博世智能座舱跨域融合:融控产品系统架构
博世智能座舱跨域融合:融控产品系统架构
博世智能座舱跨域融合:融控产品系统架构路线图
博世舱驾融合路线演进
博世舱驾融合方案设计:硬件架构
博世舱驾融合方案设计:软件架构
2.3 博世车载显示业务
博世车载显示产品开发趋势
博世智能座舱多屏互动产品
博世全液晶仪表产品和核心客户
博世车载显示新技术:虚拟遮阳板
博世车载显示新技术:数字化后视镜(Mirror Cam System)业务
博世车载显示新技术:车辆控制屏和NeoSense触屏反馈技术
博世车载显示新技术:裸眼3D显示屏技术
博世车载显示新技术:全球首款曲面仪表板
博世座舱车载显示人机交互HMI解决方案
博世座舱车载显示人机交互(HMI)业务模式
博世座舱车载显示人机交互(HMI)业务规划
2.4 博世车机和IVI车载信息娱乐业务
博世车机和信息娱乐业务(1)
博世车机和信息娱乐业务(2)
2.5 博世车载通讯业务
博世车载通讯产品开发趋势
博世T-BOX架构演技方向:集成中央网关和通信计算平台
博世通信域计算平台技术特性
博世通信域计算平台技术特性
博世V2X产品:混合连接控制单元(CCU)
博世V2X产品:与Escrypt合作信息安全
博世基于UWB的数字钥匙解决方案
2.6 博世自动泊车业务
博世自动泊车产品开发趋势
博世主推强场端AVP方案
博世场端 L4 级AVP技术已启动商用化应用(1)
博世场端 L4 级AVP技术已启动商用化应用(2)
博世场端AVP方案在中国落地,与充电机器人技术融合
博世与合创汽车合作打造国内首个自动代客泊车生态
博世自动泊车技术路线图
博世L2级自动泊车方案
博世L3/L4级自动泊车方案
2.7 博世舱内DMS/OMS业务
博世DMS驾驶员监控业务
博世DMS产品系统架构
2.8 博世座舱安全解决方案业务
博世OTA业务布局
博世FOTA技术发展战略
博世FOTA解决方案(1): Bosch FOTA
博世FOTA解决方案(2): Bosch FOTA
博世FOTA安全解决方案(1):从四个层次进行安全保障
博世FOTA安全解决方案(2):集成Escrypt安全解决方案
博世FOTA应用场景(1): 远程刷写FOTA
博世FOTA应用场景(2): 远程诊断和预测性诊断
博世FOTA应用场景(3): 蓝牙数字钥匙
博世FOTA应用场景(4): RCS赋能自动驾驶技术
博世合作伙伴与OTA业务动向
2.9 博世座舱相关业务总结
博世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总结(1)
博世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总结(2)
03 电装座舱业务研究
3.1 电装经营分析
电装2022年经营情况和组织结构调整
电装智能网联业务情况
电装全球研发体系
电装中国研发中心
电装CASE战略布局和核心技术
电装新四化的产业联盟布局
电装中国业务核心团队
电装中国生产布局
电装汽车电子产品体系
电装座舱电子产品线
3.2 电装座舱高性能计算平台业务
电装座舱域控CCU:产品开发趋势
电装智能座舱设计:技术路线图
电装座舱域控CCU:应用案例(斯巴鲁)
电装智能座舱设计:驾驶舱系统的集成控制
电装智能座舱设计:基于虚拟化技术的Denso座舱集成控制系统
电装智能座舱设计: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开发
电装智能座舱
电装跨域布局
电装2035“安心”战略下,未来座舱与智能驾驶将深度融合
电装安心智能座舱系统(1)
电装安心智能座舱系统(2)
电装面安心智能座舱系统发展蓝图
3.3 电装车载显示业务
电装HUD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电装HUD业务:核心客户群
电装HUD业务:采用京瓷TFT-LCD PGU
电装HUD业务:免接触控制技术特征
电装HUD业务:国内市场份额
电装HUD业务:下一代HUD研发思路
电装中控仪表显示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电装中控仪表显示业务:OLED车载显示布局
电装中控仪表显示业务:中控屏
电装中控仪表显示业务:生产基地
3.4 电装车机和IVI车载信息娱乐业务
电装IVI业务:G-BOOK车机系统
电装IVI业务:车载导航(后装为主)
3.5 电装舱内热管理系统业务
电装空调控制器业务:与人机界面(HMI)的协调
电装空调控制器业务:空调控制面板和HVAC(温度调节器)
东软睿驰和电装合作推出的舱内热管理解决方案(1)
东软睿驰和电装合作推出的舱内热管理解决方案(2)
电装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线(1)
电装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线(2)
电装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线(3)
电装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线(4)
电装热泵空调系统
电装热泵空调系统配套案例
电装热泵空调系统发展模板
电装推出舒适健康汽车座舱AiO BOX
电装推出热管理流量控制阀(MCV-e)
3.6 电装舱内DMS/OMS业务
电装DMS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电装DMS业务:Driver Status Monitor产品
电装DMS业务:产品技术参数
电装DMS业务:产品技术特点
电装DMS业务:FotoNation合作开发面向商用车的DMS系统
3.7 电装车载通讯业务
电装TBOX/V2X业务:DCM数据通信模块
电装TBOX/V2X业务:DSRC V2X业务布局
电装TBOX/V2X业务:V2X车辆编队解决方案
3.8 电装自动泊车业务
电装AVP自动泊车业务:AVP落地时间表
电装AVP自动泊车业务:投资纵目科技布局AVP
3.9 电装座舱安全解决方案业务
东软睿驰和电装合作开发 EV动力域控制器 xCU(1)
东软睿驰和电装合作开发 EV动力域控制器 xCU(2)
电装OTA解决方案及合作伙伴
电装车联网安全解决方案
电装座舱安全模块
电装与丰田合作投资OTA软件系统开发商Airbiquity
电装与元征科技、中国联通合作推出汽车后市场“车辆故障诊断服务”
3.10 电装座舱相关业务总结
电装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总结(1)
电装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总结(2)
电装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总结(3)
04 佛瑞亚(佛吉亚和海拉)座舱业务研究
4.1 佛瑞亚FORVIA经营分析
佛瑞亚 2022年经营情况(1)
佛瑞亚2022年经营情况(2)
佛瑞亚2022年经营情况(3)
佛瑞亚研发投入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技术中心和组织架构
佛瑞亚旗下海拉全球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分布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分布
佛瑞亚旗下海拉中国研发中心布局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中国生产基地布局
佛瑞亚旗下海拉汽车电子业务中国生产基地布局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全球核心团队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中国核心团队
佛瑞亚旗下海拉电子亚太区核心团队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四大业务聚焦“未来座舱”与“创赢绿动未来”两大技术战略
佛瑞亚汽车电子业务发展情况
佛瑞亚汽车电子事业部软件能力
佛瑞亚汽车电子聚焦三条产品线创新:座舱电子、显示技术、ADAS
佛瑞亚座舱电子业务发展情况
佛瑞亚汽车电子2025发展规划
佛瑞亚汽车电子2025发展规划:驾舱娱乐控制器
佛瑞亚汽车电子2025发展规划:显示屏技术
佛瑞亚汽车电子2025发展规划:触觉、感觉体验解决方案
佛瑞亚座舱电子产品线
4.2 佛瑞亚座舱计算平台业务
佛瑞亚座舱计算平台:座舱域产品开发趋势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座舱智能化平台(CIP):单处理器多屏融合系统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座舱域控制器业务:不断进化,集成更多功能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座舱域控制器业务:打造多屏融合的座舱集成系统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座舱域控制器规划目标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中国)投资公司智能座舱平台产品
佛瑞亚旗下域控制器芯片:地平线芯片征程二代(Journey™ 2)
4.3 佛瑞亚ECU和车身控制模块
佛瑞亚座舱和车身ECU产品开发趋势
佛瑞亚旗下车身域控制器(PEPS+BCM+网关)发展趋势
佛瑞亚旗下海拉车身控制单元BCM
佛瑞亚旗下海拉将量产采用超宽带(UWB)的智能车钥匙(Smart Car Access)
佛瑞亚旗下海拉下一代车辆进入系统:HELLA Smart Access
佛瑞亚旗下海拉传统车辆进入系统:遥控钥匙和ID发射器
4.4 佛瑞亚IVI车载信息娱乐业务
佛瑞亚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产品开发趋势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智能远程调谐器、APP用户商店:产品开发趋势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无缝互联及IVI解决方案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车载导航系统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联合梧桐车联为长安C75 plus打造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提供车载广播服务
4.5 佛瑞亚车载显示业务
佛瑞亚中控显示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显示业务发展情况(1)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显示业务发展情况(2)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车载显示业务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提供可定制车载显示业务规划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与CANATU合作开发3D触控表面显示屏&3D触控旋钮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仪表板及中控显示部分量产产品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IRYStec®显示感知质量解决方案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助力岚图梦想家三屏联动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电子后视镜(1)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电子后视镜(2)
佛瑞亚集成控制面板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佛瑞亚旗下佛瑞亚HMI解决方案
佛瑞亚旗下佛瑞亚HMI业务:无缝互联及IVI解决方案
佛瑞亚旗下佛瑞亚HMI业务:FIRST INCH智能控制单元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将采用触觉技术研发高端汽车HMI
4.6 佛瑞亚座舱照明系统
佛瑞亚智能照明系统产品开发趋势
佛瑞亚旗下海拉推出与智能驾驶融合的车内照明系统
佛瑞亚旗下海拉与自动驾驶联动和车外智能照明系统
佛瑞亚旗下海拉高分辨率照明系统 Digital Light SSL | H
佛瑞亚旗下海拉座舱灯光控制单元
佛瑞亚旗下海拉座舱灯光控制系统-TRAILER TOW MODULES
佛瑞亚旗下海拉与佛吉亚联合打造展示车呈现未来内饰照明设计
佛瑞亚旗下海拉PM2.5传感器
佛瑞亚旗下海拉发布最新智能表面技术“Apollon”(1)
佛瑞亚旗下海拉发布最新智能表面技术“Apollon”(2)
4.7 佛瑞亚未来驾舱业务
佛瑞亚未来驾驶舱业务:未来驾驶舱产品开发趋势
佛瑞亚未来驾驶舱产品线
佛瑞亚旗下未来驾驶舱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推出智·臻座舱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驾驶舱合作生态
佛瑞亚展示“智炫座舱”
佛瑞亚智能座舱“Lumières”
4.8 佛瑞亚自动泊车业务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自动泊车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自动泊车方案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自动提车”(Autonomous Pick-up)方案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环视系统方案
佛瑞亚旗下海拉自动泊车相关产品开发趋势
佛瑞亚旗下海拉可为自动泊车提供融合感知模块
佛瑞亚旗下海拉77GHz雷达传感器
佛瑞亚旗下海拉推出新一代转向电子产品
4.9 佛瑞亚舱内DMS/OMS业务
佛瑞亚DMS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佛瑞亚智能车内遗留监测功能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带触觉反馈的驾驶员监控系统( Interior Monitoring Systems )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摄像头产品
4.10 佛瑞亚座舱安全解决方案业务
佛瑞亚座舱安全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座舱安全:云互联技术解决方案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座舱安全:OTA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座舱安全:汽车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4.11 佛瑞亚座舱智能表面材料业务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智能表面业务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智能表面业务:投资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智能表面业务:应用于ARCFOX α-T智能座舱内饰
4.12 佛瑞亚智能座舱趋势下的座椅业务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座椅业务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模块化设计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Active Wellness2.0座椅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智能座椅新型控制调节方式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Natural Motion™座椅调节技术
佛瑞亚旗下佛吉亚“座舱杀菌卫士”
4.13 佛吉亚座舱相关业务总结
佛瑞亚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汇总
佛瑞亚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总结
05 松下座舱业务研究
5.1 松下集团经营分析
松下中国汽车电子主要事业公司
松下汽车电子业务架构及产品线
天津松下汽车电子主要业务
松下汽车电子业务全球研发基地分布
松下汽车电子业务主要生产基地分布
松下核心团队
松下座舱电子产品线
5.2 松下座舱域控制器及芯片
松下座舱SPYDR:座舱控制器开发趋势
松下新一代座舱
松下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SPYDR 2.0、SPYDR 3.0
松下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SPYDR 2.0、SPYDR 3.0 主要特征
松下座舱电子布局
松下座舱电子计算架构
松下座舱系统软件架构
松下座舱系统软件架构:COQOS软件操作系统
松下域控制器芯片:Sociconext计划推出5nm车用SOC芯片
松下域控制器芯片:高通SA6155P/SA8155P处理器
5.3 松下智能车机(IVI/infotainment/Display)
松下车载信息娱乐操作系统Skip Gen:车载信息娱乐开发趋势
松下汽车互联电子驾驶舱:SkipGen 3.0+SPYDR 3.0+Android 10
松下为路虎卫士供应车载信息娱乐系统PIVI Pro
松下智能驾驶舱技术路线总结
5.4 松下车载显示系统
松下车载显示系统:发展趋势
松下传统车机+显示系统业务:日系车机系统产品
松下传统车机+显示系统业务:美系福特车机系统产品
松下传统车机+显示系统业务:美系菲亚特-克莱斯勒车机系统产品
松下传统车机+显示系统业务:美系通用车机系统产品
松下多屏互动产品业务
松下为路虎星脉车型供应双屏互动产品
松下HUD:为日产SKYLINE配套HUD
松下AR-HUD:硬件结构及技术特点
松下AR-HUD:新的增强现实(AR)抬头显示器(HUD)
松下AR-HUD 2.0
松下AR-HUD应用于丰田概念车
5.5 松下T-BOX/C-V2X
松下FICOSA TBOX业务介绍
松下FICOSA TBOX主要特征
松下FICOSA V2X技术路线规划
松下FICOSA V2X技术特点(DSRC V2V/V2I )
松下FICOSA V2X技术特点(DSRC V2P)
松下FICOSA V2X技术特点(毫米波与DSRC技术融合)
松下FICOSA C-V2X产品:技术参数
松下FICOSA C-V2X产品:CarCom平台
松下FICOSA C-V2X:技术应用
5.6 松下AVP代客泊车系统
松下自动代客泊车(AVP)业务
松下自动代客泊车(AVP)产品技术特点
5.7 松下DMS驾驶员监控系统
松下DMS业务:产品开发趋势
松下新型ToF图像传感器
松下3D ToF图像传感器
松下DMS:与抬头显示器(HUD)集成
松下DMS:松下专有的DMS算法
5.8 松下座舱安全模块
松下SOC:和McAfee合作建立车辆安全运营中心
松下推出虚拟化安全创新
5.9 松下座舱相关业务总结
松下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总结(1)
松下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总结(2)
06 法雷奥座舱业务研究
6.1 法雷奥经营分析
法雷奥2022年经营情况分析
法雷奥研发人员和投入
法雷奥生产研发布局(中国区)
法雷奥组织架构和产品解决方案
法雷奥产品线发展规划
法雷奥核心产品线业务进展(1):电动化产品
法雷奥核心产品线业务进展(2):安全方案产品
法雷奥核心产品线业务进展(3):出行业务产品
法雷奥核心产品线业务进展(4):车辆控制器产品
法雷奥智能驾驶舱业务发展情况
法雷奥自动驾驶业务发展情况(1)
法雷奥自动驾驶业务发展情况(2)
法雷奥自动驾驶业务发展情况(3)
法雷奥CDA事业部未来发展规划
法雷奥CDA事业部中国区研发中心:2020-2021年进展
法雷奥CDA事业部中国区生产基地
法雷奥全球管理团队
法雷奥中国区核心团队
法雷奥座舱电子产品线
6.2 法雷奥车载显示业务
法雷奥集成式中控
法雷奥仪表盘和多显示器集成
法雷奥L1-L4人机交互系统
法雷奥HUD产品
法雷奥推出360°照明解决方案
法雷奥座舱虚拟感知技术:VoyageXR 和 CallXR
法雷奥座舱虚拟感知技术:VoyageXR
法雷奥扩展现实体验
法雷奥手势控制人机交互
6.3 法雷奥座舱空调和热管理系统业务
法雷奥集成控制和空调控制器面板产品
法雷奥空调系统总成
法雷奥汽车热管理系统
法雷奥热泵空调系统
法雷奥R-744(CO2)空调总成系统
法雷奥FlexHeaters智能加热系统
法雷奥座舱环境管理系统Smart Cocoon(1)
法雷奥座舱环境管理系统Smart Cocoon(2)
法雷奥舱内空气解决方案
法雷奥电池热管理系统产品
法雷奥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客户(1)
法雷奥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客户(2)
6.4 法雷奥车载通讯业务
法雷奥TCU(TBOX)、C-V2X业务
6.5 法雷奥自动泊车业务
法雷奥自动泊车业务发展历程
法雷奥、NTT DATA和英博泰克合作推出场端自动泊车解决方案
法雷奥自动泊车在无人配送车进行拓展应用
法雷奥Park4U®传感器产品升级路线
法雷奥由Park4U®自动泊车向Cruise4U和Drive4U进阶
法雷奥自动泊车中国区业务
法雷奥Park4U和Cruise4U对软件算法开发能力要求非常高
法雷奥与宝马合作开发下一代L4级自动泊车技术
6.6 法雷奥舱内DMS/OMS业务
法雷奥DMS/OMS产品
法雷奥DMS驾驶警示系统(1)
法雷奥DMS驾驶警示系统(2)
法雷奥DMS驾驶警示系统(3)
法雷奥DMS驾驶警示系统(4)
法雷奥推出了车内监控系统(OMS)业务
法雷奥IMS车内监控系统产品(1):需求定义
法雷奥IMS车内监控系统产品(2):功能定义
法雷奥IMS车内监控系统产品(3):与温度管理系统融合
法雷奥IMS车内监控系统业务(4):手势识别
法雷奥IMS车内监控系统业务(5):技术架构
法雷奥IMS车内监控系统业务(6):技术架构
法雷奥IMS车内监控系统业务(7):技术架构
法雷奥驾驶员监控
6.7 法雷奥座舱相关业务总结
法雷奥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总结(1)
法雷奥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总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