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报告导航:研究报告制造业汽车
2023-2024年高精度定位行业研究报告
字数:0.0万 页数:380 图表数:0
中文电子版:12000元 中文纸版:9600元 中文(电子+纸)版:12500元
编号:ZHP 发布日期:2023-11 附件:

        自动驾驶正从高速NOA向城市NOA快速推进,对高精度定位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精度要求更高:城市车道多变,交通流复杂,尤其是要在城市十字路口等复杂地段实现城市NOA,高精度定位精度需达到厘米级;

        2 引入PPP-RTK:从算法层面统一了PPP和RTK技术,可实现快速、实时的高精度定位。而且PPP-RTK可支持卫星播发和移动通信两种方式,其中卫星播发可以使用低轨卫星;

        3 双频RTK是主流:双频RTK经过多年的迭代已在行业内达成共识,且双频RTK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定位,对城市NOA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要;

        4 深耦合算法更具优势:相较于松耦合和紧耦合技术,深耦合可以有效提升组合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尤其是在城市高架环岛等恶劣的环境下,可有效缩小定位误差;

        5 低轨卫星入局:在城市场景下,经常出现高楼、高架等信号遮挡场景,使用低轨卫星可以增强信号的覆盖,进一步提升卫星信号的可靠性。

        低轨卫星入局自动驾驶,助力高精度定位精度提升

        低轨卫星在自动驾驶乃至智慧交通、智慧城市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在信号不稳定的偏远地区,可以解决定位精度不够和实时在线的问题。

        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期间,时空道宇以航天科技护“杭”亚运,提供了为期近2个月稳定、安全、不间断的卫星应用服务。2023年9月3日,吉利向亚组委交付了2000多辆官方指定用车,这些车辆配备了吉利旗下时空道宇提供的高精定位产品。依托高精定位产品及服务,每一辆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车的位置信息实时、准确地显示在亚组委交通指挥中心的地图上,实现车辆精准管理与调度,保障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车出行安全。此外,部分车辆配备了时空道宇卫星通信终端,通过卫星通信功能,为出行更添保障。

高精度定位1.png
来源:时空道宇

        时空道宇: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科技创新企业,是国内唯一实现商业闭环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已实现车载卫星应用产品及服务规模化落地。2022年6月成功发射自主研发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

        时空道宇未来出行星座,基于自研低轨卫星系统及星座地基数据站网,构建智能时空底座,充分利用北斗三号系统,提供行业领先的星基高精定位服务和卫星通信服务。

        在高精定位领域,时空道宇星基高精定位服务已实现全球首次规模化上车。在自动驾驶典型路线内,时空道宇星基高精定位服务的定位精度优于10厘米(CEP95),高于行业内20厘米(CEP95)的水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时空道宇高精度定位服务流程
高精度定位2.png
来源:时空道宇

        在卫星通信领域,时空道宇自研全球首款量产车载卫星通信终端吉时寻®实现规模化量产应用,率先配备于极氪 001 FR,提供双向卫星消息和卫星通话服务。此外,在装车形态方面,时空道宇开发了“车-端”一体化设计的高通量卫星互联网终端,通过相控阵技术,能够隐藏到车辆现有的造型中,不需要凸出天线。目前,时空道宇的卫星通信车载一体化玻璃天线也已完成测试,未来车辆的天窗就能变成集各类通信能力于一身的天线。

高精度定位3.png
来源:时空道宇

        时空道宇依托未来出行星座核心技术,及自主研发能力,已经完成数据与算法服务、芯片-模组-终端产品、行业解决方案等全栈软硬一体化产品矩阵打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消费类电子及公共服务领域,已构建完备的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软、硬件从需求导入开始、再到项目立项、技术研发、测试验收及量产交付的全链路管理,加速商业应用闭环。

        P-box开启批量装车,各大厂商争抢市场份额

        从高精度定位的装车形态看,目前有GNSS与IMU分开装车的,有将GNSS与IMU集成到独立盒子(P-box)的,也有将GNSS和IMU直接贴到域控制器里的。由于P-box会在产品出厂前进行标定,具有工艺成熟、成本低等特点,是目前车企高精度定位产品的高性价比之选,目前已进入量产交付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P-box会逐渐成为高精度定位装车的主流形态。

        国内主流的P-box供应商如导远电子、戴世智能已经实现P-box的装车量产。目前,导远电子在P-box市场占据主流地位,已经实现在自主品牌上的大量装车案例:

        ▪广汽埃安旗下高端豪华品牌Hyper昊铂的王牌车型昊铂GT搭载了导远高精度组合定位系统,实现全域厘米级的车辆高精度定位技术;

        ▪理想 “AD Max智能驾驶系统” 搭载了导远电子研发的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系统P-Box;

        ▪吉利发布的博越L搭载了导远电子的高精度组合定位系统P-Box;

        ▪长安深蓝SL03的NID3.0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搭载了导远电子的高精度组合定位系统P-Box。

高精度定位4.png
来源:导远电子

        老牌P-box供应商订单频频,也吸引了更多厂商入局。

部分P-box新入局厂商
高精度定位5.png
来源:佐思汽研《2023-2024年高精度定位行业研究报告》

        诚芯智联:诚迈科技和同益股份(同益伟创)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也是地平线的生态合作伙伴。公司于2023年5月发布了为L2以上车型打造的高精度定位P-BOX产品,多源信号融合、定位精度业内领先,超高性能、车规级交付。

高精度定位6.png
来源:诚芯智联

        面向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高精度定位方案

        未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往中央集成发展是大趋势,所以部分厂商在布局P-box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发定位模组集成到域控制器的产品。

        此外,整车硬件成本的下降也是主机厂追求的主要方向,那么利用域控做集成,降低对硬件的要求,将算法的复杂度提升,最终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目前将高精度定位硬件集成到域控制器主要有几种方式:

        一 单独将IMU集成到域控板;

        二 将GNSS和IMU分开集成到域控板;

        三 将GNSS和IMU组成的模组集成到域控板。

        2023年4月,图森未来就推出了域控集中式大感知盒子TS-Box,是基于商用车运营工况设计,但同时支持商用车和乘用车场景,预计2024年实现量产交付。

        图森未来的TS-Box整合图森自研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4D雷达解决方案、集中式RTK-GNSS/INS定位模块和感知与定位融合算法。相对于独立采购各个零部件,TS-Box 整体成本下降了25%左右。

图森未来TS-Box
高精度定位7.png
来源:图森未来

        《2023-2024年高精度定位行业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业政策标准、市场规模、市场格局等研究;

        ▪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GNSS、IMU、GNSS+IMU的组合定位)供应商格局、技术趋势等研究;

        ▪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技术主要发展趋势,包括融合算法、PPP-RTK、低轨卫星等研究;

        ▪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在车端的集成新形式、主机厂的装车情况、装车规模等研究;

        ▪高精度定位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分类,如高速NOA,城市NOA,AVP,无人配送,自动驾驶卡车等研究;

        ▪高精度定位基础服务公司的技术布局、发展情况等研究;

        ▪高精度定位模块供应商公司简介、产品布局、技术现状、产品应用等研究。

01 高精度定位产业现状
1.1 自动驾驶高精定位市场规模

1.1.1 2023年中国自动驾驶车辆配置高精度定位的装机规模估算
1.1.2 2023-2027年中国自动驾驶高精定位模块市场规模
1.1.3 中国自动驾驶高精定位模块市场规模(分车辆类型)附录-1
1.1.4 中国自动驾驶高精定位模块市场规模(分车辆类型)附录-2

1.2 自动驾驶高精定位市场格局
1.2.1 自动驾驶高精定位供应商类型
1.2.2 自动驾驶组合导航供应商类型
1.2.3 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供应商产品竞争力组成
1.2.4 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供应商格局

1.3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
1.3.1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一:GNSS(最成熟的绝对定位方案)
1.3.2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一:GNSS在智能汽车上的应用演进情况
1.3.3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一:GNSS定位产业链国产化替代情况
1.3.4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一:GNSS定位芯片和供应商总结(1)
1.3.5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一:GNSS定位芯片和供应商总结(2)
1.3.6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一:GNSS定位模块和供应商总结(1)
1.3.7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一:GNSS定位模块和供应商总结(2)
1.3.8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二:IMU(组合定位系统的关键)
1.3.9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二:IMU常用构型
1.3.10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二:IMU惯导定位架构
1.3.11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二:IMU价格
1.3.12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二:IMU主要供应商及产品总结(1)
1.3.13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二:IMU主要供应商及产品总结(2)
1.3.14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二:IMU开启国产化替代进程
1.3.15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二:IMU核心组件的国产化替代情况
1.3.16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三:GNSS+IMU的组合定位终端系统架构
1.3.17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三:GNSS+IMU定位模块供应商分类
1.3.18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三:GNSS+IMU定位模块产品和供应商总结(1)
1.3.19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三:GNSS+IMU定位模块产品和供应商总结(2)
1.3.20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三:GNSS+IMU定位模块产品和供应商总结(3)
1.3.21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三:GNSS+IMU定位模块产品和供应商总结(4)
1.3.22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三:GNSS+IMU定位模块产品和供应商总结(5)
1.3.23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三:GNSS+IMU向多源融合技术发展
1.3.24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三:多源融合方式(前融合)
1.3.25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三:多源融合方式(后融合)
1.3.26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三:多源融合方式(全融合)
1.3.27 高精度定位主要技术三:自动驾驶融合定位算法和供应商总结

02 高精度定位技术要点
2.1 高精度定位发展趋势一:耦合算法

2.1.1 耦合算法是组合导航(P-box)的核心资产
2.1.2 组合定位耦合算法分类及差异(1)
2.1.3 组合定位耦合算法分类及差异(2)
2.1.4 组合定位耦合算法一:松耦合
2.1.5 组合定位耦合算法二:紧耦合
2.1.6 组合定位耦合算法三:深耦合
2.1.7 不同自动驾驶环境下耦合算法的选择
2.1.8 深耦合算法优势
2.1.9 深耦合算法劣势
2.1.10 深耦合算法发展的难点:芯片

2.2 高精度定位发展趋势二:PPP-RTK定位增强服务
2.2.1 PPP-RTK将成为智能汽车主流选择
2.2.2 PPP-RTK与NRTK对比的优势(1)
2.2.3 PPP-RTK与NRTK对比的优势(2)
2.2.4 PPP-RTK与NRTK对比的优势(3)
2.2.5 PPP-RTK系统和供应商总结(1)
2.2.6 PPP-RTK系统和供应商总结(2)

2.3 高精度定位发展趋势三:低轨卫星
2.3.1 低轨卫星布局
2.3.2 低轨卫星的优势:增强卫星信号覆盖
2.3.3 低轨卫星的优势:高精定位与卫星通信
2.3.4 车载卫星通信全链路解决方案进入商用化阶段:乘用车
2.3.5 车载卫星通信全链路解决方案进入商用化阶段:商用车

2.4 高精度定位发展趋势四:双频RTK
2.4.1 双频RTK成为主流
2.4.2 双频RTK作用
2.4.3 双频RTK优势:有效提升定位精度
2.4.4 双频GNSS产品案例1
2.4.5 双频GNSS产品案例2

2.5 高精度定位发展趋势五:IMU标定
2.5.1 IMU对实现城市NOA的价值
2.5.2 IMU选型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2.5.3 IMU标定

03 OEM高精度定位装配情况
3.1 高精度定位车载集成形态一:P-BOX

3.1.1 P-box成本结构
3.1.2 P-box将成为高精度定位主要的装车形态
3.1.3 P-box架构
3.1.4 高精度定位盒子可接入高精度地图
3.1.5 高精度定位盒子方案优劣势
3.1.6 P-box装车位置
3.1.7 P-box在车上的连接方式(1)
3.1.8 P-box在车上的连接方式(2)
3.1.9 P-box开始批量上车
3.1.10 供应商争相推出P-box
3.1.11 P-box产品案例1
3.1.12 P-box产品案例2
3.1.13 P-box产品案例3
3.1.14 P-box产品案例4
3.1.15 GNSS+IMU集成产品:新纳传感 贴片式方案

3.2 高精度车载集成形态二:分立模块
3.2.1 GNSS和IMU模块分开部署在车端不同位置
3.2.2 独立的GNSS部署方式:集成进T-box(1)
3.2.3 独立的GNSS部署方式:集成进T-box(2)
3.2.4 独立的GNSS部署方式:集成进智能天线(1)
3.2.5 独立的GNSS部署方式:集成进智能天线(2)
3.2.6 独立的GNSS部署方式:集成进通讯模组
3.2.7 IMU部署方式
3.2.8 IMU部署方式:集成进T-box

3.3 高精度定位车载集成形态三:贴片式模组集成到域控制器
3.3.1 高精度定位硬件集成到域控制器的特点
3.3.2 高精度定位硬件集成到域控制器可有效降低成本
3.3.3 集成到域控的高精度定位模组需要进行贴片式设计
3.3.4 高精度定位贴片式的优势
3.3.5 贴片式发展后的定位系统架构变化
3.3.6 贴片式模组集成到域控面临的问题1
3.3.7 贴片式模组集成到域控面临的问题2
3.3.8 贴片式模组集成到域控面临的问题3
3.3.9 部分厂商高精度定位贴片式布局
3.3.10 部分厂商贴片式集成进域控制器领域布局
3.3.11 贴片式集成进域控制器案例1
3.3.12 贴片式集成进域控制器案例2
3.3.13 贴片式集成进域控制器案例3

3.4 主机厂高精度定位布局
3.4.1 主要自动驾驶乘用车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1)
3.4.2 主要自动驾驶乘用车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2)
3.4.3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赛力斯
3.4.4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小鹏(1)
3.4.5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小鹏(2)
3.4.6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小鹏(3)
3.4.7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小鹏(4)
3.4.8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理想(1)
3.4.9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理想(2)
3.4.10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蔚来(1)
3.4.11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蔚来(2)
3.4.12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合众(1)
3.4.13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合众(2)
3.4.14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 北汽极狐
3.4.15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华人运通
3.4.16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特斯拉
3.4.17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广汽(1)
3.4.18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广汽(2)
3.4.19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广汽(3)
3.4.20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长城(1)
3.4.21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长城(2)
3.4.22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一汽红旗
3.4.23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长安
3.4.24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通用(1)
3.4.25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通用(2)
3.4.26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捷途
3.4.27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零跑
3.4.28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百度(1)
3.4.29 自动驾驶乘用车前装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百度(2)

3.5 OEM高精度定位装配情况
3.5.1 2021-2027年中国乘用车高精定位市场规模(1)
3.5.2 2021-2027年中国乘用车高精定位市场规模(2)
3.5.3 2022-2023年中国量产乘用车高精度定位车型销量TOP 10
3.5.4 2022-2023年中国量产乘用车高精度定位车型价格区间

04 高精度定位主要应用场景
4.1 自动驾驶对高精定位的需求指标

4.1.1 主流主机厂高精度定位架构
4.1.2 自动驾驶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1)
4.1.3 自动驾驶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2)
4.1.4 自动驾驶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3)
4.1.5 自动驾驶对卫星定位指标需求

4.2 应用场景(1):NOA
4.2.1 不同NOA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
4.2.2 城市NOA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
4.2.3 城市NOA主要依靠多源融合定位(1)
4.2.4 城市NOA主要依靠多源融合定位(2)
4.2.5 城市NOA加速落地,带动高精度定位装车量增长
4.2.6 城市NOA趋势下Tier 1 如何应对

4.3 应用场景(2):乘用车低速泊车
4.3.1 低速泊车使用的的高精定位技术
4.3.2 低速泊车技术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垂直定位
4.3.3 低速泊车技术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在线建图
4.3.4 行泊一体趋势下定位模组集成到域控
4.3.5 主要乘用车低速泊车功能下的高精度定位技术类型

4.4 应用场景(3):低速无人配送
4.4.1 低速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方案一:激光SLAM
4.4.2 低速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方案二:智能天线(1)
4.4.3 低速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方案二:智能天线(2)
4.4.4 低速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方案三:定位盒子
4.4.5 部分定位技术方案在低速无人驾驶的应用情况
4.4.6 低速自动驾驶高精定位案例1
4.4.7 低速自动驾驶高精定位案例2
4.4.8 2022-2027年中国无人配送高精度定位市场规模

4.5 应用场景(4):自动驾驶卡车
4.5.1 主要自动驾驶卡车供应商高精定位技术方案
4.5.2 高精度定位自动驾驶商用车应用案例一
4.5.3 高精度定位自动驾驶商用车应用案例二
4.5.4 2022-2027年中国自动驾驶卡车高精定位市场规模(1)
4.5.5 2022-2027年中国自动驾驶卡车高精定位市场规模(2)

05 高精度定位基础服务供应商
5.1 时空道宇

5.1.1 时空道宇公司简介
5.1.2 时空道宇卫星应用核心竞争力(1)
5.1.3 时空道宇卫星应用核心竞争力(2)
5.1.4 时空道宇以航天科技护“杭”亚运:亚运中国星
5.1.5 时空道宇以航天科技护“杭”亚运:高精定位服务解决方案(1)
5.1.6 时空道宇以航天科技护“杭”亚运:高精定位服务解决方案(2)
5.1.7 时空道宇以航天科技护“杭”亚运:高精定位服务解决方案(3)
5.1.8 时空道宇以航天科技护“杭”亚运:高精定位服务解决方案(4)
5.1.9 时空道宇以航天科技护“杭”亚运:高精定位服务解决方案(5)
5.1.10 时空道宇车载卫星应用产品规模化落地(1)
5.1.11 时空道宇车载卫星应用产品规模化落地(2)

5.2 六分科技
5.2.1 六分科技公司简介
5.2.2 六分科技产品线
5.2.3 六分科技产品一:厘米级定位服务
5.2.4 六分科技产品二:亚米级定位服务
5.2.5 六分科技产品三:高精度定位引擎
5.2.6 六分科技产品四: A-GNSS辅助定位
5.2.7 六分科技产品五:PPK产品
5.2.8 六分科技产品六:六分星璨PPP-RTK
5.2.9 六分科技产品六:六分星璨测试结果
5.2.10 六分科技产品七:功能安全软件
5.2.11 六分科技核心竞争力:“网-云-端”一体化解决方案
5.2.12 六分科技高精度定位方案一:自动驾驶
5.2.13 六分科技高精度定位方案二:V2X
5.2.14 六分科技高精度定位方案三:车辆监控
5.2.15 六分科技高精度定位主要合作伙伴

5.3 Trimble Navigation
5.3.1 Trimble发展历程
5.3.2 Trimble Navigation主要产品一
5.3.3 Trimble Navigation主要产品二
5.3.4 Trimble Navigation主要产品三
5.3.5 Trimble Navigation主要产品四

5.4 千寻位置
5.4.1 千寻位置自动驾驶高精定位布局
5.4.2 千寻位置打通时空智能服务全产业链
5.4.3 千寻位置主要技术:FindAUTO产品解决方案
5.4.4 千寻位置主要技术:基于PPP-RTK的星地一体SSR服务
5.4.5 千寻位置主要技术:GNSS/INS紧耦合技术
5.4.6 千寻位置高精度定位方案一
5.4.7 千寻位置高精度定位方案二
5.4.8 千寻位置高精度定位方案三
5.4.9 千寻位置高精度定位量产成绩

5.5 中国移动
5.5.1 中国移动高精度定位产品:OnePoint
5.5.2 中国移动组合定位架构
5.5.3 中国移动高精度定位产品:合作终端
5.5.4 中国移动联合一汽推进高精度定位终端自主国产化

5.6 真点科技
5.6.1 真点科技公司简介
5.6.2 真点科技位置数字底座
5.6.3 真点科技主要技术一
5.6.4 真点科技主要技术二
5.6.5 真点科技主要技术三

5.7 星舆科技
5.7.1 星舆科技公司简介
5.7.2 星舆科技高精度定位产品:车载定位器
5.7.3 星舆科技高精度定位方案一
5.7.4 星舆科技高精度定位方案二
5.7.5 星舆科技高精度定位方案三
5.7.6 星舆科技高精度定位算法
5.7.7 星舆科技高精度定位服务

5.8 大有时空
5.8.1 大有时空PPP-RTK服务
5.8.2 大有时空PPP-RTK服务特点(1)
5.8.3 大有时空PPP-RTK服务特点(2)
5.8.4 大有时空多元融合定位引擎
5.8.5 大有时空高精度地图引擎以及车端建图引擎
5.8.6 大有时空飞轮闭环解决方案

06 高精度定位模块供应商
6.1 Novatel

6.1.1 Novatel主要产品
6.1.2 Novatel使用意法半导体芯片
6.1.3 Novatel自动驾驶定位产品一
6.1.4 Novatel自动驾驶定位产品二
6.1.5 Novatel自动驾驶定位产品三
6.1.6 Novatel自动驾驶定位产品三
6.1.7 Novatel自动驾驶定位产品四

6.2 U-blox
6.2.1 U-blox业务线和产品技术路线
6.2.2 U-blox 定位方案
6.2.3 U-blox主要定位产品一:F9平台

..........................................

6.2.10 U-blox主要定位产品六
6.2.11 U-blox产品应用:汽车

6.3 新纳传感
6.3.1 新纳传感公司发展历程
6.3.2 新纳传感高精度定位产品线
6.3.3 新纳传感IMU产品性能持续提升
6.3.4 新纳传感贴片式产品:贴片式IMU
6.3.5 新纳传感贴片式产品:贴片式INS
6.3.6 新纳传感组合导航定位产品
6.3.7 新纳传感在P-BOX中引入完好性监测

6.4 意法半导体
6.4.1 意法半导体高精度定位产品一:GNSS芯片
6.4.2 意法半导体高精度定位产品二:模组
6.4.3 意法半导体高精度定位产品三:惯性传感器
6.4.4 意法半导体高精度定位产品四:P-box
6.4.5 意法半导体高精度定位产品四:P-box解决方案优势
6.4.6 意法半导体高精度定位产品四:P-box功能安全

6.5 博世
6.5.1 博世IMU产品
6.5.2 博世IMU应用:高速紧急停车

6.6 导远电子
6.6.1 导远电子公司简介
6.6.2 导远电子主要业务
6.6.3 导远电子定位感知2.0方案
6.6.4 导远电子高精度定位算法
6.6.5 导远电子主要高精度定位产品
6.6.6 导远电子车规级组合导航定位产品
6.6.7 导远电子地图定位盒子
6.6.8 导远电子P-box应用

6.7 戴世智能
6.7.1 戴世智能公司简介
6.7.2 戴世智能产品线
6.7.3 戴世智能高精度定位产品一
6.7.4 戴世智能高精度定位产品二
6.7.5 戴世智能高精度定位产品三:卫惯组合导航系统(1)
6.7.6 戴世智能高精度定位产品三:卫惯组合导航系统(2)
6.7.7 戴世智能高精度定位产品四:P-box(1)
6.7.8 戴世智能高精度定位产品四:P-box(2)
6.7.9 戴世智能高精度定位产品四:P-box(3)
6.7.10 戴世智能高精度定位产品五
6.7.11 戴世智能高精度定位产品应用一
6.7.12 戴世智能高精度定位产品应用二

6.8 华测导航
6.8.1 华测导航公司简介
6.8.2 华测导航高精度定位业务
6.8.3 华测导航自动驾驶行业核心竞争力
6.8.4 华测导航自动驾驶定位产品一:GNSS接收机
6.8.5 华测导航自动驾驶定位产品二: P系列高精度定位系统(1)
6.8.6 华测导航自动驾驶定位产品二: P系列高精度定位系统(2)
6.8.7 华测导航自动驾驶定位产品三:CGI系列卫惯组合导航(1)
6.8.8 华测导航自动驾驶定位产品三:CGI系列卫惯组合导航(2)
6.8.9 华测导航高精度定位产品应用一:乘用车
6.8.10 华测导航高精度定位产品应用二:自动驾驶农机

6.9 北云科技
6.9.1 北云科技公司简介
6.9.2 北云科技定位芯片
6.9.3 北云科技车规级组合导航产品
6.9.4 北云科技组合导航产品一:高精度定位定向板卡C1
6.9.5 北云科技组合导航产品二:高精度组合导航板卡A1
6.9.6 北云科技组合导航产品三:高精度组合导航模块 M1
6.9.7 北云科技组合导航产品四:高精度组合导航模块 M2
6.9.8 北云科技组合导航产品五:高精度组合导航系统 X1
6.9.9 北云科技组合导航产品六:高精度组合导航系统 X2
6.9.10 北云科技高精度定位产品安装方式:X1
6.9.11 北云科技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

6.10 海格通信
6.10.1 海格通信布局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
6.10.2 海格通信推出P-BOX

6.11 中海达
6.11.1 中海达公司简介
6.11.2 中海达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技术布局
6.11.3 中海达高精度车载定位解决方案
6.11.4 中海达高精度定位产品:组合导航定位产品
6.11.5 中海达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1)
6.11.6 中海达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2)

6.12 华大北斗
6.12.1 华大北斗公司简介
6.12.2 华大北斗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一
6.12.3 华大北斗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二
6.12.4 华大北斗高精度定位应用(1)
6.12.5 华大北斗高精度定位应用(2)

6.13 司南导航
6.13.1 司南导航公司简介
6.13.2 司南导航主要产品销量
6.13.3 司南导航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一:GNSS芯片
6.13.4 司南导航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二:GNSS模块
6.13.5 司南导航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三:GNSS 通导套件
6.13.6 司南导航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四:组合导航
6.13.7 司南导航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一:乘用车
6.13.8 司南导航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二:商用车
6.13.9 司南导航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三:农机自动驾驶

6.14 北斗星通
6.14.1 北斗星通高精度定位业务布局
6.14.2 北斗星通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一:组合导航NPOS122
6.14.3 北斗星通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二:组合导航MS-6110
6.14.4 北斗星通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三:组合导航NPOS222
6.14.5 北斗星通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四:组合导航Npos220

6.15 千寻位置
6.15.1 千寻位置高精度定位硬件:芯片(1)
6.15.2 千寻位置高精度定位硬件:芯片(2)
6.15.3 千寻位置高精度定位硬件:模组(1)
6.15.4 千寻位置高精度定位硬件:模组(2)
6.15.5 千寻位置高精度定位硬件:模组(3)
6.15.6 千寻位置定位模组优势

6.16 和芯星通
6.16.1 和芯星通公司简介
6.16.2 和芯星通全球布局
6.16.3 和芯星通高精定位业务
6.16.4 和芯星通高精度定位技术演进趋势
6.16.5 和芯星通主要高精度定位产品(1)
6.16.6 和芯星通主要高精度定位产品(2)
6.16.7 和芯星通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一:GNSS芯片
6.16.8 和芯星通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二:定位模组(1)
6.16.9 和芯星通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二:定位模组(2)
6.16.10 和芯星通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二:定位模组(3)
6.16.11 和芯星通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二:定位模组(4)
6.16.12 和芯星通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应用

6.17 移远通信
6.17.1 移远通信主要车规级产品
6.17.2 移远通信车规级定位模组

6.18 华依科技
6.18.1 华依科技获得车企高精度定位定点项目
6.18.2 华依科技惯导产品(1)
6.18.3 华依科技惯导产品(2)

6.19 经纬恒润
6.19.1 经纬恒润高精度定位模块LMU
6.19.2 经纬恒润高精度定位模块LMU应用

6.20 华芯
6.20.1 华芯公司简介
6.20.2 华芯高精度定位硬件产品:VX100
6.20.3 华芯高精度定位硬件产品:P-box

6.21 诚芯智联
6.21.1 诚芯智联布局高精度定位
6.21.2 诚芯智联推出P-box

6.22 原极科技
6.22.1 原极科技IMU布局
6.22.2 原极科技车规级高精度组合导航
6.22.3 原极科技车规级惯性传感器

6.23 其它
6.23.1 星网宇达组合定位产品

    如果这份报告不能满足您的要求,我们还可以为您定制报告,请留言说明您的详细需求。
2005- 版权所有(c)   北京水清木华研究中心   京ICP备05069564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1902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