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混动车型增速超过纯电车型,PHEV&REEV车型销量首超HEV车型
2023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累计销售900万辆,占整体汽车销量的10.1%;预计2024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将超过1200万辆,占整体汽车销量比例将超过13.5%。
•2023年全球PHEV&REEV销售400万辆,同比增长49.8%;预计2024年全球PHEV&REEV销量将达到600万辆;2020-2024年全球PHEV&REEV销售保持高速增长,年增速达到65%,得益于中国市场的PHEV&REEV增速明显。
• 2023年全球HEV销售500万辆,同比增长34.4%;预计2024年全球HEV销量将达到520万辆;2021-2024年全球HEV市场保持年均增速超过30%。
2024年1-9月,全球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PHEV&REEV)销量超过普混汽车(HEV)销量,也是PHEV&REEV首次销量超过HEV。相较于HEV,PHEV&REEV节能环保性更加明显,并且价格较之前有大幅下降,预计2025年PHEV&REEV将成为混合动力销售的主力车型。
2006-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分燃料类型
来源:佐思汽研《2024-2025年全球和中国增程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报告》
从全球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分地区销量占比可以看出,自2022年起,中国市场成为混合动力的主要销售市场,主要得益于PHEV&REEV车型销量剧增。
2019-2024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分地区销量占比
来源:佐思汽研《2024-2025年全球和中国增程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报告》
混合动力汽车正在向高热效率、大电池、长续航方向发展
1. 中国PHEV&REEV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已达46%
传统燃油车采取的大多是奥托循环,即压缩比等于膨胀比的循环方式。想要进一步提升热效率,最显著的办法是采取压缩比小于膨胀比的方式,即做工行程大于压缩行程。这便出现了采用米勒循环与阿特金森循环的混动专用发动机,米勒循环与阿特金森循环可以实现更高的热效率、低扭会弱很多。取消了常规机械附件,均换为电子结构:由于一套插混系统里加入了其他动力输出源,所以插混专用发动机就卸下了很多包袱。大多数混动系统的控制逻辑都会让发动机直接运转在相对高效的区间,避开怠速、低转等工况。
比亚迪、吉利、东风、广汽、长城、奇瑞等主机厂积极投入研发,预计2025年起大批45%热效率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将具备产业化应用条件。2024年,比亚迪DM5.0使用更高效的混动专用1.5L/1.5T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达到了46.05%/45.3%。
国内在售车型发动机热效率分布( % )
来源:佐思汽研《2024-2025年全球和中国增程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报告》
2. 中国PHEV&REEV热销车型动力电池载电量已超过43kWh
2023-2024年,中国PHEV&REEV电池容量增长明显,从最早电池容量约15kWh到30kWh,未来大电池成为PHEV&REEV车型发展的必然趋势。REEV车型电池载电量高于PHEV车型,都属于功率型电池。
• 在增程式混动REEV车型中,北汽极石01、比亚迪仰望U8、问界M9、岚图FREE、理想L7/L8/L9、零跑C01/C11、哪吒S、猛士917等车型,高续航版本电池容量已经超过43kWh;REEV车型的纯电续航普遍高于PHEV车型;
• 在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中,比亚迪腾势N8/N9、江淮瑞风RF8、岚图梦想家/追光、奇瑞捷途山海T2、长城WEY高山/蓝山等车型,高续航版本电池容量已经超过43kWh;
来源:佐思汽研《2024-2025年全球和中国增程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报告》
相较于小电池而言,大电池在车型应用中具有较大优势:
• 大电池的整体寿命要比小电池更健康:电池寿命主要指的是循环寿命,即电池电量从0%~100%~0%的一套完整的充放电循环。小电池因为容量小,所以其充放电频率肯定就会更高,而大电池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稀释车主的充放电频率,循环寿命也就相对更长一点。
• 电池性能更强:相较于小电池,同样的动力请求下,大电池的放电倍率也被稀释得更小了,这能避免大电流放电时对电池内材料和结构稳定性的破坏。
混动车的电池也不是越大越好,因为重量和成本也在上涨,所以用多大容量电池,搭配多大的发动机和电机,车企也一直在研究。
3. 中国PHEV&REEV混动综合续航向2000km布局
国内混动车型,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东风,荣威等一众大油箱插混都冲向了2000公里续航。比亚迪DM 5.0做到了综合续航里程达到了2100km+,售价仅10万元,价格更低,续航更长。2000公里续航成为各家车企疯狂内卷的全新项目。
1.大油箱:续航增加与更大的油箱有关。如满油满电跑出2141.4公里续航的中大型SUV奇瑞星途星纪元ET,车辆的油箱容积67L,搭载32kWh电池包;中型插混SUV奇瑞风云T10油箱容积70L,综合续航达到1400km。
2.发动机热效率提高:比亚迪,广汽,吉利,东风,奇瑞等一众中国车企们的发动机热效率极值在这两年都冲到了46%,也就是凭借这种混动发动机和油箱大家都冲到了2000公里的续航了。相比于国内车企46%的热效率,丰田乘用车汽油机A25B-FXS 2.5热效率约41%,大众热效率最高39%。
3.大电池:2024款的零跑C11增程版搭载43.74kWh电池,NEDC纯电续航300km;
混合动力车型综合续航实测案例
来源:佐思汽研《2024-2025年全球和中国增程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报告》
国外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展伊始,出海市场空间巨大
增程式是串联式,技术路线比混联式要简单许多,入手快,不需要太多的技术积累,门槛比较低。2024年国内在售REEV车型已经达到36款,相较于2023年在售的17款,增加一倍多;2025年已有七款REEV车型将要上市,包括深蓝6座增程车、智己第一款增程车、长安启源C798、小鹏第一台增程车、星纪元第二台增程SUV/MPV、岚图6座增程SUV、零跑A12等,不乏车企首款增程车型。
• 中国REEV厂商混动系统-架构-车型
目前在售的REEV乘用车车型一共25款,理想、问界、零跑等品牌在车型数量和销量上均有绝对的优势,理想REEV售价均超过30万元;其次长安汽车REEV车型表现不俗,长安深蓝系列车型主打性价比,售价约11-19万元。
从车型参数来看,REEV乘用车以中型及中大型乘用车为主,电池容量在40kWh左右,纯电续航里程普通高于200km。
中国OEM厂商在售REEV车型混动架构
来源:佐思汽研《2024-2025年全球和中国增程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报告》
• 国外车企竞相推出自己的增程式车型,抢占混动动力市场
相较于PHEV,REEV车型结构简单可塑性高,更受高端市场青睐。在国际市场中,国外车厂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增程式车型规划。国外品牌规划使用增程式电动汽车,而且发展改良增程式系统,推出市场。
例如,现代汽车,马自达,Stellantis,日产,宝马,大众Scout等都规划或推出增程式车型,其中2024年10月在北美刚推出的大众Scout,据悉订单中有超过80%用户选择增程式。2025-2030年,增程式电动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受欢迎,在国外市场也会爆火。
国外品牌增程式电动汽车规划
来源:佐思汽研《2024-2025年全球和中国增程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报告》
第一章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定义及政策
1.1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和定义
混合动力汽车-定义及结构
混合动力系统-按电机布置位置
混合动力系统-按动力结构分类(1)
混合动力系统-按动力结构分类(2)
混合动力系统-按驱动电机功率比例分类
混合动力系统-按混合度/节油率技术分类
混合动力汽车产业链
1.2 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和定义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官方定义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系统结构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 vs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系统组成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电气架构
增程+大电池是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发展方向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系统开发难点
1.3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政策法规——碳排放和双积分
全球主要国家碳中和进程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电气化目标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电气化政策
中国汽车排放法规
中国汽车碳排放测算
中国乘用车-双积分政策(1)
中国乘用车-双积分政策(2)
1.4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政策法规——发展规划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趋势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混合动力乘用车发展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1.5 政策指引对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积分要求增长推动混动车型发展
混动车型助力传统车企缓解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压力
混动车型正加速替代燃油市场
第二章 全球及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2.1 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全球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占比超过12%
全球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
2024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比超过纯电动汽车
全球PHEV&REEV汽车销量-分区域
全球PHEV&REEV汽车销量-分品牌
全球HEV汽车销量-分主要区域
全球HEV汽车销量-分品牌
2.2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占比18.5%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
2024年中国REEV销量占比超过HEV
2.3 欧洲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欧洲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占比13%
欧洲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
2024年欧洲HEV销量占比超过PHEV&REEV
欧洲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分国家
欧洲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分类占比-混动vs纯电
2.4 日韩东南亚地区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亚洲除中国地区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占比11%
亚洲除中国地区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
2024年亚洲除中国地区HEV销量占比超过PHEV&REEV
亚洲除中国地区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分国家
2.5 北美洲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北美洲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占比13%
北美洲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
2024年北美洲HEV销量占比超过EV
北美洲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分国家
2025-2030年北美洲混动车型规划
2.6 南半球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南半球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占比不足1%
南半球混合动力汽车(PHEV&REEV&HEV)销量
2024年南半球PHEV&REEV销量占比超过HEV
2.7 中国微混市场(汽车启停系统12V)
中国微混市场(汽车启停系统12V)-自动启停装配率
汽车启停系统节能效果及使用成本
2.8 全球轻/中混市场(48V+BSG/ISG系统)
全球轻/中混市场(48V+BSG/ISG系统)车型销量分析
2024年中国在售48V轻混系统搭载车型(含进口)
梅赛德斯-奔驰-MMA平台的汽油+48V轻混系统
马自达-汽油+24V轻混系统
48V轻混系统发展的阻碍
2.9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发展预测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预测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油车成本对比
中国PHEV&REEV混动综合续航向2000km布局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零部件国产化趋势
第三章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技术及零部件
3.1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全球市场分析
全球PHEV&REEV乘用车市场分析-分集团
全球PHEV&REEV乘用车市场分析-分品牌
全球PHEV&REEV乘用车市场分析-分品牌/国家
全球PHEV&REEV乘用车市场分析-车型排行
3.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中国市场分析
中国PHEV乘用车-月度销量
中国PHEV乘用车-竞争格局
中国PHEV乘用车-分车型销量
中国PHEV乘用车-混动架构
3.3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供应链-电驱动系统
混合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
混合动力系统-电驱动系统分类
混合动力系统-电驱动系统:行星排结构
混合动力系统-电驱动系统:单轴并联结构(PII)
混合动力系统-电驱动系统:功率分流结构(PIII及PIV)
混合动力系统-电驱动系统:轴间耦合结构
混合动力系统-电机控制器结构
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分类
PHEV混动系统-主要车企的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系统汇总(1)
PHEV混动系统-主要车企的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系统汇总(2)
PHEV混动系统-吉利超级电混系统雷神 EM-i vs 比亚迪 DM5.0
PHEV混动系统-DHT混动系统
PHEV混动系统-P1+P3构型占比最高
PHEV混动系统-P2构型适合硬派SUV和运动车型
3.4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供应链-驱动电机
PHEV驱动电机-结构
PHEV驱动电机-永磁同步电机成混动汽车主流
PHEV驱动电机-产业链分析
PHEV驱动电机-装机量
PHEV驱动电机-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1)
PHEV驱动电机-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2)
混合动力乘用车双驱动电机装配情况
PHEV驱动电机-弗迪动力三合一驱动系统
PHEV驱动电机-弗迪动力八合一电驱系统
3.5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供应链-发电机
PHEV发电机-分类
PHEV发电机-工作模式
3.6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供应链-混动专用发动机
PHEV发动机-混动专用发动机(DHE)热效率发展趋势
PHEV发动机-混动专用发动机
PHEV发动机-混动专用发动机VS燃油发动机
PHEV发动机-在售PHEV车型特有技术及热效率
PHEV发动机-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1)
PHEV发动机-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2)
PHEV发动机-比亚迪骁龙混动发动机
PHEV发动机-长安新蓝鲸混动发动机
PHEV发动机-专用高效发动机技术现状
3.7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供应链-混动专用变速器
PHEV变速器-介绍/工作方式
PHEV变速器-专用变速器装配情况
PHEV变速器-专用变速箱(DHT)机电耦合
PHEV变速器-整车厂混动专用变速器产品
3.8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供应链-电控系统
PHEV电控系统-新能源电控系统结构
PHEV电控系统-混合动力电控系统VS电动车电控系统
PHEV电控系统-整车配置数量
PHEV电控系统-双电控设计架构
PHEV电控系统-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1)
PHEV电控系统-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2)
PHEV电控系统-比亚迪双电控系统
PHEV电控系统-汇川联合动力双电控
PHEV电控系统-阳光电源双电控(1)
PHEV电控系统-阳光电源双电控(2)
PHEV电控系统-威迈斯双电控DSC半桥塑封模块
3.9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供应链-动力电池
PHEV动力电池-装配量
PHEV动力电池-分车型装配量
PHEV动力电池-单车带电量
PHEV动力电池-能量型or功率型
PHEV动力电池-混动专用电池超充配置
PHEV动力电池-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
PHEV动力电池-比亚迪混动专用电池(1)
PHEV动力电池-比亚迪混动专用电池(2)
PHEV动力电池-蜂巢能源增混电池
PHEV动力电池-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1)
PHEV动力电池-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2)
PHEV动力电池-在售车型动力电池装载情况(1)
PHEV动力电池-在售车型动力电池装载情况(2)
PHEV动力电池-在售车型动力电池装载情况(3)
PHEV动力电池-在售车型动力电池装载情况(4)
PHEV动力电池-在售车型动力电池装载情况(5)
3.10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供应链-低压电池
汽车低压电池
铅酸蓄电池准入门槛高
12V铅酸电池启停电池
12V铅酸电池:性能
12V铅酸电池:命名规则
12V铅酸电池:工作模式
12V铅酸电池:应用场景
铅酸电池竞争格局
低压锂电池替代铅酸蓄电池
新能源汽车低压锂电
12V锂电结构(1)
12V锂电结构(2)
12V电源市场需求
48V锂电
低压锂电: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
低压锂电:特斯拉12V锂电
低压锂电-比亚迪混动车型12V锂电
3.11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供应链-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混动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可以减震/减排/节能
混动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结构
混动EGR: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
比亚迪低温废气回收系统(EGR)
博格华纳混合动力车型的EGR再循环
第四章 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REEV)技术及零部件
4.1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市场分析
中国REEV乘用车-销量及占比
中国REEV乘用车-分品牌销量
中国REEV乘用车-分车型销量
中国REEV乘用车分车型销量
中国主要REEV车型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国外品牌增程式电动汽车规划(1)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国外品牌增程式电动汽车规划(2)
4.2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增程器
REEV增程器-增程系统
REEV增程器-控制策略
REEV增程器-增程器方案
REEV增程器-增程器开发
REEV增程器-增程器技术迭代
REEV增程器-中国在售主要车企REEV车型增程器参数
REEV增程器-三合一增程器总成
REEV增程器-问界专用增程器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增程器发展趋势:集成与轻量化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增程器发展趋势:高耐振性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增程器发展趋势:高可靠性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增程器发展趋势:高NVH品质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增程器发展趋势:高电磁兼容
4.3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发动机
REEV发动机-油电转化率
REEV发动机-增程专用发动机
REEV发动机-技术迭代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发动机选型
REEV发动机-四缸汽油发动机首选
REEV发动机-在售车型发动机参数
REEV发动机-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1)
REEV发动机-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2)
REEV发动机-增程专用发动机
4.4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电机
REEV发电机-增程专用发电机
REEV发电机-增程专用发电机
4.5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驱动电机
REEV驱动电机-增程驱动电机系统
REEV驱动电机-在售这行驱动电机装配情况(1)
REEV驱动电机-在售这行驱动电机装配情况(2)
4.6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电控系统
REEV电控系统-整车电控系统
REEV电控系统-功能需求
REEV电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控制信号
REEV电控系统-能量管理策略设计
REEV电控系统-赛力斯电控系统特点
4.7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动力电池
REEV动力电池-电池载电量将有大幅提高
REEV动力电池-车型电池容量分布
REEV动力电池-在售车型动力电池配置情况(1)
REEV动力电池-在售车型动力电池配置情况(2)
4.8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热管理系统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热管理系统案例(1)
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供应链-热管理系统案例(2)
第五章 普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技术及零部件
5.1 全球普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市场分析
普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混动系统
全球HEV乘用车市场分析-分集团
全球HEV乘用车市场分析-分品牌
全球HEV乘用车市场分析-分品牌/国家
全球HEV乘用车市场分析-车型排行
5.2 中国普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销售情况
中国HEV乘用车-销量
中国HEV乘用车-分品牌销量
中国HEV乘用车-分车型销量
中国HEV乘用车政策发展趋势
HEV汽车SWOT分析
5.3 普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系统
HEV混动系统-动力传动系统
HEV混动系统-国内外HEV油电混动系统对比
HEV混动系统-HEV驱动系统装配情况(1)
HEV混动系统-HEV驱动系统装配情况(2)
同版本车型-HEV vs 燃油车
HEV混动系统-双电控系统案例
5.4 普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供应链-变速器
普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变速器
HEV油电混动变速器-丰田混动变速器产品
HEV油电混动变速器-本田iMMD混动E-CVT变速器(1)
HEV油电混动变速器-本田iMMD混动E-CVT变速器(2)
HEV油电混动变速器-丰田vs本田
5.5 普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供应链-动力电池
普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供应链-电池
HEV油电混动动力电池-电池售价
HEV油电混动动力电池-电池结构
2024年在售HEV车型电池装配情况(1)
2024年在售HEV车型电池装配情况(2)
HEV油电混动动力电池-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1)
HEV油电混动动力电池-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2)
HEV油电混动动力电池-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3)
PRIMEARTH科力美-镍氢电池组
伟巴斯特-新一代HEV混合动力电池系统
5.6 普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供应链-能量回收系统
HEV能量回收系统
HEV能量回收系统-丰田制动能量回收与液压制动
HEV能量回收系统-丰田能量回馈模式
HEV能量回收系统-本田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控制
第六章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厂路线分析及总结
6.1 比亚迪
比亚迪- 混合动力业务战略
比亚迪-混合动力技术迭代
比亚迪-混合动力系统参数对比
比亚迪-DM 5.0
比亚迪-DM 5.0 VS DM 4.0
比亚迪-DM-p VS DM-i
比亚迪-DM-p技术主要特点
比亚迪-DM-p技术定位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构成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构型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电池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工作模式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动力来源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优势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搭载车型
比亚迪-混动平台DMO/易四方平台混动
比亚迪-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1)
比亚迪-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2)
比亚迪-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车型
比亚迪-易四方四电机驱动技术
6.2 吉利集团
吉利集团-公司简介
吉利集团-混合动力技术迭代
吉利集团-雷神EM超级电混
吉利集团-雷神EM-P超级电混:3档DHT构型
吉利集团-雷神EM-i超级电混
吉利集团-雷神混合动力
吉利集团-全新一代雷神电混平台
吉利集团-雷神智擎Hi·X
吉利领克-智能电混LynkE-Motive技术
吉利集团-第二代混动系统GHS2.0
吉利集团-第一代混动系统GHS1.0
吉利集团-沃尔沃混合动力系统
吉利集团-48V-BSG轻混动力
吉利集团-7DCT/H变速箱
吉利集团-P2.5架构高效智混动力总成/增程混动技术
6.3 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2025新能源汽车总体规划
长城汽车-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长城汽车-混动系统参数对比
长城汽车-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Z
长城汽车-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Z:解耦四驱
长城汽车-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Z:运行模式
长城汽车-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T
长城汽车-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T:坦克越野
长城汽车-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T:代表车型
长城汽车-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
长城汽车-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双电机串并联电四驱
长城汽车-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动力组件
长城汽车-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工作模式
长城汽车-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代表车型
长城汽车-柠檬DHT混动系统(1)
长城汽车-柠檬DHT混动系统(2)
长城汽车-柠檬DHT混动系统:动力形式
长城汽车-柠檬DHT混动系统:发动机参数
长城汽车-柠檬DHT混动系统:电池电驱参数
长城汽车-柠檬DHT混动系统:工作模式
长城汽车-柠檬DHT混动系统:控制逻辑
长城汽车-柠檬DHT混动系统:应用场景
长城汽车-柠檬DHT混动系统:搭载车型
长城汽车-柠檬DHT供应商
长城汽车-柠檬DHT变速箱
长城汽车-P2混动系统
长城汽车-全球研发与生产体系
6.4 广汽集团
广汽集团-混合动力技术
广汽集团-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广汽集团-广汽超级增程
广汽集团-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
广汽集团-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平台构成
广汽集团-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发动机
广汽集团-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第四代2.0ATK发动机技术优势
广汽集团-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发动机热效率
广汽集团-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变速器
广汽集团-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混动专用变速器
广汽集团-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应用车型
6.5 奇瑞
奇瑞-混合动力技术规划
奇瑞-鲲鹏燃油及混合动力发展战略
奇瑞-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奇瑞-鲲鹏动力
奇瑞-鲲鹏超能混动C-DM技术
奇瑞-鲲鹏超能混动C-DM技术:车型
奇瑞-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
奇瑞-鲲鹏DHT
奇瑞-鲲鹏DHT:关键系统(1)
奇瑞-鲲鹏DHT:关键系统(2)
奇瑞-鲲鹏DHT:混动专用发动机(1)
奇瑞-鲲鹏DHT:混动专用发动机(2)
奇瑞-鲲鹏DHT:DHT变速箱
奇瑞-48伏BSG微混系统(1)
奇瑞-48伏BSG微混系统(2)
奇瑞-48伏BSG微混系统(3)
奇瑞-自动启停车型
奇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奇瑞-混动系统发展计划
6.6 长安
长安-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长安-原力超级增程技术
长安-深蓝超级增程2.0:超级电驱2.0
长安-深蓝超级增程2.0:智能增程2.0
长安-深蓝超级增程2.0:金钟罩电池2.0
长安-数智电驱混动系统
长安-数智电驱混动系统:1.5L蓝鲸混动发动机/电池
长安-数智电驱混动系统:工作模式
长安-iDD混动系统
长安-iDD混动系统:蓝鲸发动机
长安-iDD混动系统:电驱变速器
长安-iDD混动系统:电池系统
长安-iDD混动系统:热管理系统
长安-iDD混动系统:工作模式
6.7 上汽集团
上汽-混合动力业务战略
上汽-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上汽-DMH混动系统
上汽-DMH混动系统:发动机
上汽-DMH混动系统:控制器/电池
上汽-DMH混动系统:工作模式
上汽-第二代EDU混动
上汽-第二代EDU混动系统:变速箱升级
上汽-第二代EDU混动系统:智能能量管理系统
上汽-第二代EDU混动系统:10速智能电驱变速器
上汽-第二代EDU混动系统:工作模式
上汽-第二代EDU混动系统:车型对比
上汽-第二代EDU混动 vs 第一代EDU混动
上汽-第一代EDU混动系统介绍
上汽-第一代EDU混动原理
上汽-全球研发中心/制造基地
6.8 北汽
北汽-BLUE卫蓝计划
北汽-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北汽-魔盒电驱DHEV
北汽-PHEV&REEV车型
北汽-增程式混动专用1.5T发动机和ISG启发电一体机
6.9 理想
理想-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理想-智能增程REV 3.0
理想-增程式2.0系统
理想-增程式2.0系统:理想L9(1)
理想-增程式2.0系统:理想L9(2)
理想-理想L6/L7/L8/L9供应商汇总
理想-理想ONE増程系统
6.10 赛力斯(问界)
赛力斯问界-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赛力斯问界-混动增程器
赛力斯问界-DriveONE 新一代超融合黄金动力平台
赛力斯问界-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 3.0
赛力斯问界-华为DriveONE纯电驱增程:问界M5
赛力斯问界-华为DriveONE纯电驱增程:油冷2.0技术
6.11 岚图汽车
岚图汽车-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岚图汽车-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
岚图汽车-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驱动电机/电池
岚图汽车-增程系统
岚图汽车-岚海动力智能多模混动技术(1)
岚图汽车-岚海动力智能多模混动技术(2)
6.12 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浩智增程系统
哪吒汽车-浩智增程系统:增程器
6.13 零跑汽车
零跑汽车-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
零跑汽车-增程车款推动销量增长
6.14 阿维塔
阿维塔-昆仑增程技术
6.15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
小鹏汽车-增程混动车型生产基地
6.16 小米汽车
小米汽车-增程车型规划
6.17 蔚来汽车
蔚来汽车-混合动力车型
6.18 丰田
丰田-公司简介
丰田-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丰田-THS混合动力发展历程
丰田-第五代THS II双擎混动系统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技术特点(1)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技术特点(2)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技术特点(3)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PHEV vs HEV(1)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PHEV vs HEV(2)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PHEV vs HEV(3)
丰田-丰田荣放THS II系统
丰田-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丰田-汽车业务全球布局
丰田-混合动力在中国发展
丰田-中国国内HEV车型销量
丰田-中国国内PHEV车型销量
6.19 本田
本田-公司简介
本田-混合动力系统布局
本田-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本田-i-MMD混合动力系统构造
本田-i-MMD混合动力系统参数
本田-i-MMD混合动力系统参数
本田-i-MMD构型:工作模式(1)
本田-i-MMD构型:工作模式(2)
本田-i-MMD构型:工作模式(3)
本田-i-MMD构型:省油方式
本田-i-MMD构型:油耗实测
本田-i-MMD构型:第四代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本田-第四代i-MMD VS 第三代i-MMD
本田-第四代i-MMD VS 第三代i-MMD :电机单元结构
本田-第四代i-MMD VS 第三代i-MMD :发动机
本田-i-DCD构型
本田-SH-AWD构型
本田-混合动力动力电池
本田-全球布局
本田-中国国内HEV车型销量
本田-中国国内PHEV车型销量
6.20 日产
日产-公司简介
日产-2050碳中和目标
日产-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日产-DD-i超混动系统
日产-e-4ORCE雪狐电四驱系统
日产-第1代e-Power与第2代e-Power系统:效率对比
日产-第1代e-Power与第2代e-Power系统:参数对比
日产-第二代e-POWER动力系统结构
日产-第二代e-POWER动力组件
日产-第二代e-POWER动力系统全工况运行过程
日产-第二代e-POWER动力系统能源利用率
日产-第二代e-POWER动力系统竞品对比
日产-e-POWER动力系统中国布局
日产-中国混动车型销量
6.21 大众汽车
大众汽车-公司简介
大众汽车-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大众汽车-大众DHT混动系统结构
大众汽车-大众DHT混动系统核心部件(1)
大众汽车-大众DHT混动系统核心部件(2)
大众汽车-大众DHT混动系统核心部件(3)
大众汽车-大众DHT混动系统适配HEV/PHEV
大众汽车-插混技术结构
大众汽车-插混技术驱动模式
大众汽车-插混技术工作模式
大众汽车-插混技术车型
6.22 通用集团
通用集团-公司简介
通用集团-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通用集团-第二代Voltec电驱系统
通用集团-第二代Voltec电驱系统:混合动力车型参数
通用集团-第二代Voltec系统HEV:君越/迈锐宝XL-混动系统
通用集团-第二代Voltec系统HEV:君越/迈锐宝XL-发动机
通用集团-第二代Voltec系统HEV:君越/迈锐宝XL-电机
通用集团-第二代Voltec系统HEV:君越/迈锐宝XL-电控
通用集团-第二代Voltec系统HEV:君越/迈锐宝XL-电池
通用集团-第二代Voltec系统HEV:君越/迈锐宝XL-工作模式
通用集团-第二代Voltec系统PHEV:通用凯迪拉克CT6
通用集团-第二代Voltec系统REEV:通用雪佛兰Volt(1)
通用集团-第二代Voltec系统REEV:通用雪佛兰Volt(2)
通用集团-第二代Voltec系统REEV:通用雪佛兰Volt(3)
通用集团-别克eMotion驱动技术:别克微蓝6 PHEV
6.23 沃尔沃
沃尔沃-公司简介
沃尔沃-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沃尔沃-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T8
沃尔沃-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T5
沃尔沃-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沃尔沃-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
6.24 宝马
宝马-公司简介
宝马-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宝马-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
宝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宝马-48V轻混系统(1)
宝马-48V轻混系统(2)
宝马-48V轻混车型
宝马-BMW M高性能混合动力
宝马-eDrive电驱动系统发展规划
宝马电气化平台-第六代BMW eDrive电驱动系统
宝马电气化平台-第五代BMW eDrive电驱动系统
6.25 现代起亚
现代起亚-现代TMED混动技术
现代起亚-现代TMED混动技术:系统构成
现代起亚-现代TMED混动技术:TMED工作原理
现代起亚-现代TMED混动技术:车型配置
现代起亚-现代增程式电动汽车(1)
现代起亚-现代增程式电动汽车(2)
6.26 整车厂混合动力技术路线总结
主要混合动力整车厂营收净利润对比
整车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技术路线汇总(1)
整车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技术路线汇总(2)
整车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技术路线汇总(3)
整车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技术路线汇总(4)
整车厂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REEV)技术路线汇总(1)
整车厂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REEV)技术路线汇总(2)
整车厂普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技术路线汇总(1)
整车厂普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技术路线汇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