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黑科技月报专题,对手车互联的技术特点、应用场景、技术标准、主机厂和供应商应用、专利情况、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研究。
01
手车互联装配率超50%
手车互联,也叫手机车机互联,是指将智能手机与车机进行连接的技术。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手机与汽车之间能够实现无缝连接和数据共享。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车辆、查看车辆状态、接收车辆通知等,同时汽车也能将手机上的重要信息(如日程、导航路线等)同步到车载系统,实现信息的跨设备流转和智能协同,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信息交互的便捷。
从市场数据来看,2024年1-10月,中国乘用车手车互联功能装配量969.9万辆,装配率54.7%。合资品牌应用较多的手车互联系统有CarPlay、CarLife、华为HiCar等。自主品牌的手车互联系统更加多样化,比合资增加了NIO Link、Flyme Link等。
2024年1-10月中国乘用车手车互联系统装配量占比
来源:佐思汽研《手车互联专题研究——汽车黑科技月度监测与分析报告2024年12月期》
02
手车互联的下一站,是手车互融
从功能上来看,伴随着车机硬件水平和操作系统性能的快速提升,手车互联正在向手车互融的方向发展。在该模式下,移动终端将应用信息、消息通知等通过元数据的方式发送至汽车,在车机屏幕上以融合桌面的形式展示来自手机的应用和信息。凭借应用融合、数据融合、硬件融合、交互融合让手机的特性功能和应用生态无缝流转到汽车。
手车互联向手车互融的进阶
来源:ICCE、OPPO
简而言之,手车互融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手机和车机之间的算力共享、数据共享、设备共享,实现应用和服务的跨端流转,进而实现生态共享。
手车互融主要框架
来源:ICCE、OPPO
03
华为和小米将率先实现“人车家全生态”互联
手车互联的本质是汽车生态的拓展。车企在生态拓展过程中,优先将手机与车机的互联作为切入口。随着跨端互联技术迭代,手表、相机、平板,甚至无人机、智能家居、座椅等都开始加入与汽车的互联,主机厂所宣称的“人车家全生态”互联得以构建。
从目前供应商的布局来看,华为和小米都能够支持手机、汽车、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多种智能终端的互联,将率先实现全生态互联。
五家供应商手车互联能力对比
来源:佐思汽研《手车互联专题研究——汽车黑科技月度监测与分析报告2024年12月期》
华为HiCar
HiCar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分布式虚拟化能力和应用服务共享虚拟化技术,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解决方案。HiCar 提供两项重要的开放能力:
•手机应用和服务接入开放能力(CarKit):华为为手机应用提供CarKit开放能力,通过集成CarKit,手机应用可以实现在手机和车机间的无缝体验。
•汽车硬件设备接入开放能力(HiCar SDK) :华为为汽车硬件设备厂商提供HiCar SDK开放能力,通过集成HiCar SDK,车机等汽车硬件可以快速接入HiCar,共享手机丰富的应用生态和服务。
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华为HiCar的主要优势有两个,一是硬件共享,例如手机和汽车之间可以共享屏幕、摄像头等,提升设备使用效率;二是多端互联,基于鸿蒙OS系统,HiCar能够实现手机、车机、电脑、智能家居等多种设备之间的数据流转、信息共享。
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截至2024年6月,HUAWEI HiCar已向40+家集成开发合作伙伴进行培训赋能,并开放代码与工具资料。同时,华为与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星河智联、德赛西威、航盛电子、华阳通用、均联智行签署《HUAWEI HiCar集成开发合作协议》,将共同就HUAWEI HiCar集成开发展开更全面的合作。
2024Q4,鸿蒙最新一代Harmony OS NEXT发布,其独立于安卓和iOS,实现全栈自研,在鸿蒙系统下各设备间可实现更顺畅的无缝互联。这意味着,未来华为将基于鸿蒙OS的自研打造生态护城河。
小米CarWith
小米CarWith可以将手机上的功能应用投屏到车机端屏幕进行使用,包括车机连接、智能导航、电话拨打、发送短信、分享视频、播放音乐、位置推送等。
小米 HyperConnect 作为跨端互联框架,为 CarWith 提供了设备互联的技术支持,使得手机与车机之间能够实现无缝连接和数据传输。
Xiaomi HyperConnect的优势在于:① 它是小米澎湃OS自研跨端互联框架,实现人车家全生态的设备实时组网。HyperConnect 跨端层彻底打破了硬件设备的隔阂,让所有设备可以统一连接协议,并且实时通信。让整个小米澎湃OS生态打通“任督二脉”,最终构建“人车家全生态”的智能世界。
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② 全面支持苹果设备,轻松跨越不同生态
2024年12月起,小米澎湃OS 2上的Xiaomi HyperConnect开始全面支持苹果设备,只要在苹果设备上安装“小米互联服务”,就能轻松实现文件、图片互传。由此可以想象,苹果手机与小米汽车的互联指日可待。
小米历来的优势就在于适配的广泛性,在车机端能够支持Linux、QNX、Android系统,在手机端可以支持Android和iOS双操作系统,覆盖95%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2023年10月,小米CarWith 2.0版本升级后,覆盖车型超过1400个,覆盖车辆超过2000万。此次兼容苹果生态后,其适配广泛性将进一步提升。
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01 手车互联专题研究
1.1 手车互联应用总述
1.1.1 手车互联定义
1.1.2 手车互联应用场景
1.1.3 手车互联市场现状
1.1.4 手车互联九大品牌
1.1.5 手车互联标准协会(1):ICCE
1.1.6 手车互联标准协会(2):ICCOA
1.2 主机厂手车互联应用
1.2.1 主机厂手机车机互联应用总结
1.2.2 广汽手车互联
1.2.3 长安手车互联
1.2.4 比亚迪手车互联
1.2.5 领克手车互联
1.2.6 蔚来车手互联
1.2.7 吉利银河&极星 手车互联
1.3 手车互联供应商
1.3.1 手车互联供应商总结
1.3.2 华为手车互联
华为手车互联方案
华为手车互联应用场景
华为手车互联愿景
华为手车互联底层OS
1.3.3 小米
小米手车互联解决方案
小米跨端连接系统
小米跨端连接系统应用
1.3.4 星纪魅族
星纪魅族手车互联业务布局
魅族底层OS
魅族手车互联解决方案
魅族无界智行开放平台
1.3.5 OPPO
OPPO车联网业务
OPPO 手车互联方案
OPPO底层OS
OPPO跨端连接系统
1.3.6 VIVO
VIVO 手车互联业务
VIVO 手车互联解决方案
VIVO技术全景
VIVO 手车互联关键技术
1.4 手车互联专利
1.5 总结及趋势
趋势一:手车互联向手车互融演进
趋势二:手车互联从数据互联向生态互联拓展
趋势三:
趋势四:
趋势五:
趋势六:
趋势七:
趋势八:
结论与建议
02 智能座舱黑科技动向
2.1 BCS-AIS将超声波触摸金属滑块用于方向盘,取代传统塑料滚轮
2.2 大陆推出隐形生物识别传感显示屏
2.3 安全带集成超材料生物传感器,实现驾驶员生物信号监测
2.4 极米科技、光峰科技获知名车企车载投影开发定点
2.5上汽奥迪新品牌AUDI发布首款概念车AUDI E concept,搭载灯语、大模型等多种新技术
2.6 附件:11月智能座舱黑科技新闻动向汇总
03 智能驾驶黑科技动向
3.1 清华大学发明光电装置模仿人类视觉
3.2 provizio推出5D成像雷达系统
3.3 村田推出高精度汽车用6轴惯性传感器
3.4 TDK 推出用于高级驾驶辅助和安全应用的第二代 6 轴 IMU
3.5 Thermal Master将推出可探测300米外生物体的汽车夜视系统
3.6 附件:11月智能驾驶黑科技新闻动向汇总
04 车身底盘黑科技动向
4.1 捷豹路虎、陶氏、安道拓将废旧聚氨酯泡沫应用到新汽车座椅中
4.2 比亚迪新专利:背光车门把手,黑暗中也能轻松开门
4.3 星闪车钥匙方案即将解锁上车,开启商用新征程
4.4 福特申请新专利,未来汽车或将配备带激光雷达的车灯
4.5 Panacol推出新型光学树脂材料,可用于汽车地毯、智能传感器等设备
4.6 附件:11月车身底盘黑科技新闻动向汇总
05 能源动力黑科技动向
5.1 现代展示最新氢燃料电池概念车INITIUM
5.2 兰博基尼等超跑搭载Yasa轴向磁通电机
5.3 梅赛德斯-奔驰测试汽车发电设计的光伏涂料
5.4 恩智浦发布首个超宽带无线电池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5.5 长安、丰田、广汽埃安、上汽等主机厂固态电池在2026年后量产
5.6 附件:11月能源动力黑科技新闻动向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