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载语音装配率突破83%,高阶语音功能装配率大幅提高
2024年1-11月,车载语音装配量1676万辆,装配率达83.3%。相比2023年全年,装配量增加5个百分点。分能源类型来看,EREV能源类型车载语音装配率最高,2024年1-11月车载语音装配率为100%,该能源类型下的代表车型有理想L系列、问界M系列、深蓝汽车S系列等。
2023-2024年11月,车载语音装配量&装配率(单位:万辆)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车载语音行业研究报告》
分语音功能装配情况来看,2024年,车载语音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免唤醒功能装配量装配率大幅增加。
2023-2024年11月,车载语音部分功能装配量&装配率(单位:万辆)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车载语音行业研究报告》
就可见即可说功能来看,2024年1-11月,可见即可说功能装配量达466万辆,装配率23%,装配率相比2023年全年增加18个百分点;分能源类型来看,EREV能源类型装配率最高达到92.1%,燃油类型车辆装配率最低,仅有7.1%;分价格区间来看, “可见即可说”功能在50万元以上区间装配率最高,该区间代表车型有极氪009、仰望U8、蔚来ES8等,且该区间也是装配率增幅最大的,增幅高达48个百分点。 侧面也能说明2024年车载语音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
2023-2024年11月,可见即可说功能分价格区间装配率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车载语音行业研究报告》
2、座舱接入更多的生态资源,语音助手具备深度服务的能力
在大模型时代,一个“懂得多、能服务”的语音助手对多样化生态应用的接入更加依赖。例如,当用户发出“车子快没电了、肚子好饿、今年过年穿什么好”等模糊的指令,语音助手的解答响应需要地图、本地生活、联网资讯等应用的支持。
除常见的高德地图、爱奇艺、腾讯视频、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应用外,理想汽车实现了语音调用小红书平台内容并推出针对美团深度定制的语音技能。例如,用户可唤醒理想同学询问“小红书推荐新年穿搭”、“在小红书上找一下北京旅游攻略”,或者是“帮我在美团上找一家人均200的粤菜,要评分4.5分以上的”。

理想同学调用小红书资讯

来源:理想汽车
3、大模型的应用加速车载语音从“命令交互”向“认知交互”的发展进程
区别于此前的命令式交互语音,大模型赋能后的车载语音具备更好的口语理解、逻辑推理、知识问答、绘画创作、感知车辆周围环境等方面的能力。例如:
• 小鹏XGPT赋能下的小P助手具备口语理解、逻辑推理、知识百科、绘画&故事&童话创作、识别车辆周边物体等能力
• 理想Mind GPT赋能下的理想同学拥有模糊搜索,例如,询问理想同学“有一个电影忘了叫啥名了,有一个黑人钢琴家,你知道叫啥吗”;图片描述搜索,理想同学能够读懂电影海报内容,可以随意表达。让不识字的小朋友也可以通过描述海报画面来选择影片
• 小爱同学应用的大模型也让其具备模糊指令的理解、响应能力。比如,对于“我的手机在哪儿?”“把家里的灯关掉”“前面的山是什么山?”“前面的车是什么车?”等指令均能识别且响应
以小鹏汽车为例,小鹏汽车自研XGPT灵犀大模型并接入语音系统,此外还融合智谱AI基座大模型和多模态模型,让语音助手小P拥有了更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图像识别能力与生成能力,可联动车内感知系统和车外环境。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车载语音行业研究报告》
4、AI大模型成为主机厂打造车载语音智能化的必选项
2024年内,智能座舱配置大模型的品牌大幅增加,其中,自主品牌是推动大模型上车的主要力量。部分品牌已经完成从合作供应到合作共研到自研的发展路径。以吉利品牌为例,2024年1月,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在银河L6上应用,同月,吉利发布其自研全场景AI大模型——吉利星睿AI大模型。
吉利星睿AI大模型

来源:吉利汽车
基于星睿AI大模型架构,吉利汽车还发展出星睿NLP语言大模型、星睿多模态大模型等衍生模型。其中,星睿NLP语言大模型基于星睿智算中心纯自研,总训练数据量超过3万亿Tokens,并具备情感模块,实现出色的逻辑推理能力、上下文记忆能力,可以实现类人化情感交互。
2025年1月,吉利在CES 2025展上又发布其以星睿AI大模型为基座的座舱车载智能助手的发展路径——“智能助手”到“智能体”再到“生命体”。车载助手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将实现从“对发出的指令实现精准的响应”到“能理解环境自动完成任务”再到“具备自我意识有自主情感能力”的能力升级。
吉利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下的车载智能助手发展路径

来源:吉利汽车
国内自主品牌比亚迪、上汽、东风、广汽、长安、奇瑞以及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问界、小米等也都实现了AI大模型在车载语音的应用。汽车智能化进入下半程,AI大模型逐渐成为打造语音交互智能化的必要选项。
2024年中国乘用车品牌车载语音大模型应用情况(非完全列举)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车载语音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