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内,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由48V轻混占据主导,48V轻混电气拓扑相对落后且国内车企重视度不够,因此难以成为主要增量市场。而纯电(BEV)、插电(PHEV)可以使用高压电池创建 48V 低压轨,为整个 E/E 系统供电。
未来的BEV平台成为了 OEM 部署 48V 汽车系统的主要目标,在特斯拉Cybertruck的推动下,随着高阶自动驾驶、线控底盘的渗透率提升,面向纯电动汽车的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将日益受到车企重视,产业链成熟度也随即快速提升。
48V供应链,产业链成熟度正快速提升
从供应链端来看,48V架构现阶段主要受限于零部件供应链成熟度不足,我们将48V低压供电网络(PDN)架构分为9大门类,20个小类,并初步评估了各个细分产品的开发优先级和技术成熟度,具体如下表所示:
48V低压供电网络(PDN)优先级和技术成熟度评估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48V低压供电网络(PDN)架构及供应链全景研究报告》
汽车底盘系统,48V布局的首选方向
汽车底盘系统,包括线控制动、主动悬架、电动助力转向等是48V布局的首选方向:
以EPS为例,近几年DP-EPS(双小齿轮式)和R-EPS(齿条助力式)的市场份额在快速上升: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快,更大的整车质量对转向助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快速普及对转向助力系统的冗余设计、全动力转向需求都迫使更多车型搭载DP-EPS或者R-EPS系统;
•国产品牌的崛起,中高端车型增加,对转向性能和体验感知提出更高的要求。
各类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对比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48V低压供电网络(PDN)架构及供应链全景研究报告》
16kN以下输出力的EPS产品技术在国内已趋于成熟,但并无更大输出力的EPS成熟产品;同时,市场中需求大输出力的车型普遍采用液压助力转向,无法实现随速转向,与电动助力相比,存在性能差、布置困难等缺点。
基于此,一汽红旗开发了 “输出力20kN以上的冗余平行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R-EPS)”,实现国内首发,支持整车实现L2/L3级自动驾驶功能,如超级巡航、自动泊车、车道保持等,功能安全达ASIL D,并在红旗某在研项目车型实现上车验证。
R-EPS搭载了经纬恒润研发的48V冗余EPS产品,产品采用I型布置方式:
•产品体积小巧,空间布置更为灵活
•遵循48V产品需求,可极大降低功耗,更加节能省油,同时向下兼容24V产品需求
•输出扭矩大,电机输出扭矩可达到10Nm,功率可达1.5kW,满足大推力需求,提升驾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冗余安全设计,满足高级别自动驾驶和线控转向对安全性的需求
•安全等级高,系统功能安全ASIL D,按照ISO26262流程开发,失效率≤10fit,可实现fail-operational的安全需求
•支持信息安全
•支持OTA
经纬恒润48V冗余EPS
来源:经纬恒润
由于制动和转向等需要的电机功率较大,传统的12V低压系统无法满足功率需求,小米汽车在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场景引入48V架构。包括:
•48V EMB 电子制动卡钳:小米智能底盘上采用了48V低压系统,从 SU7 的 12V DPB+ESP10.0 电子液压制动跃级至 48V 四轮全干电子机械制动;
•48V 线控转向系统:小米在线控转向系统的手力模拟器和轮胎执行器中采用全冗余设计,对供电、通讯、传感器、主芯片、电路等关键部件进行全面备份,满足 ASIL-D功能安全等级,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

来源:小米汽车
汽车供电系统,80V以上中压MOSFET和100V GaN FET等功率IC需求旺盛
汽车供电系统,尤其整车ECU需要重构,对功率IC的需求极其旺盛。对于现阶段的汽车控制器硬件设计来说,供电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微控制器、执行器、通讯的供电等。
48V可作为车辆的第三个电压轨:在具有高压系统的新能源车中也可能会导入48V电源轨道,使一些中功率(比如1kW到10kW之间的)负载运行在48V电源系统中,由此带来高压(400V/800V)转换为48V的DC-DC变换器应用大规模登场。
整车48V系统架构
来源:英飞凌
48V系统中,电池组充满电的最高电压是60V,因此过去在12V系统上用到的低压MOSFET不再适用。因此近期多家厂商都推出了80V以上的中压MOSFET,针对车载48V系统的应用。
•2024年4月,英飞凌推出其最新先进功率MOSFET 技术—— OptiMOS™ 7 80V的首款产品IAUCN08S7N013。该产品适用于汽车直流-直流转换器(DC/DC)、48V电机控制(例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2024年6月,安森美推出其最新的T10 PowerTrench系列也为汽车48V系统提供80V中压MOSFET,T10技术采用了屏蔽栅极沟槽结构,通过其行业领先的软恢复体二极管(Qrr, Trr)减少了振铃、过冲和噪声,实现了性能与恢复特性之间的平衡。
在硅基MOSFET之外,GaN行业也对汽车48V系统虎视眈眈。有多家功率GaN厂商已经推出100V GaN FET产品,布局汽车48V系统,包括EPC、TI、英飞凌、氮矽科技等。100V GaN FET因其高频、高效和小型化特性,正成为48V系统升级和智能化需求下的关键技术。主要产品包括:
•英诺赛科(Innoscience)INS2002:2025年发布的100V半桥驱动器,集成智能自举开关和可调死区时间,支持48V/12V双向DC-DC转换,适用于电机驱动、D类音频放大器等高频应用
•德州仪器(TI)LMG2100R044 & LMG3100R017:集成驱动的100V GaN芯片,采用QFN封装,支持3.3V-12V逻辑电平输入,适用于数据中心和车载电源系统,可减少外围组件并提升功率密度。
•氮化镓系统公司 (GaN Systems)(英飞凌旗下)GS61008T:100V/90A规格的硅基GaN HEMT,支持顶部冷却,应用于储能、工业电机驱动等场景,早期产品仍在部分车载系统中使用。
•氮矽科技DXC6010S1C:驱动集成的100V GaN芯片(35A/12mΩ),兼容传统硅控制器,适用于微型逆变器、电机驱动等,简化了功率路径设计。
在12V+48V混合电气架构中,48V区域控制器是核心能量转换管理节点。联合汽车电子研究的区域控制器方案采用48V和12V兼容设计。48V部分,增加一级DC/DC完成48V->12V的电源转换和48V防反电路。短期可以通过增加DC/DC电源转换芯片来实现;中长期来看, 48V PMIC芯片工艺的应用有望去掉一级DC/DC芯片,实现降本。
特斯拉也采用类似思路,将Zonal控制器作为48V中转枢纽,进而再向其他汽车控制器供电。特斯拉在Gen4的Zonal控制器中集成了DC/DC转换装置,支持48V和12V的转换,还使用了48V E-fuse进行配电管理。
48V区域控制器示例
来源:联合汽车电子
48V标准化是48V迈向量产的关键一步
标准化是48V整车、零部件测试验证以及产线升级的关键。目前,关于道路车辆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电压要求和试验主要是以12V-24V为主,48V首个标准是 LV148, 该标准后来被德国 VDA320取代,现行标准为 ISO 21780:2020,有关电动汽车安全和测试的其他标准还包括 ISO 6469 和 ISO21498。未来,随着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的发展,预计ISO/SAE/GB/LV将推出更多48V电子电气设备的相关要求和测试标准。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48V低压供电网络(PDN)架构及供应链全景研究报告》
国内最新发布了推荐国标GB/T45120一2024《道路车辆48V供电电压电气要求及试验》,本标准修改采用ISO21780:2020,该ISO标准根据48V微混车辆直流48V供电电压部件的电气要求进行制定,其他直流48V供电电压部件可参考使用。

来源:汽标委
总结而言,48V的标准化和供应链成熟度已经明显提速,但新车仍需2-3年的系统验证、开发、测试及认证周期,我们预计48V架构爆发点将在2028年前后。
48V架构的行业驱动力在于车企高性能、差异化的车型预研规划,48V架构将首先部署在搭载800-1000V高压平台、高性能动力系统、高阶自动驾驶等功能的高端纯电动汽车,行业驱动力主要看头部车企的量产节奏,比如:
•特斯拉优先在 Cybertruck 等高端车型试水48V系统,积累数据并培育供应链;计划2025年升级版Model S/X率先应用48V架构,随后逐步覆盖全系车型(2025年确定不会在Model Y上引入48V); 通过OTA升级现有车辆低压系统功能,为硬件迭代争取时间窗口;
•蔚来汽车NT 3.0平台的ET9便前瞻性布局了12V 和 48 V冗余架构,48V系统专门用于支持大功率的负载,比如FAS全主动悬架;
•小米汽车在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应用场景引入48V架构。
特斯拉、蔚来、小米都可能在2025-2026年开始逐步导入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由于产业链缺失,仍面临较长的导入周期;其他车企的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平台仍处于规划阶段,预计投放市场仍然至少需要2-3年周期。随着全新架构车型的落地,佐思汽研预计到2030年,搭载48V架构的BEV车型搭载量将突破百万辆规模。
中国乘用车市场搭载48V架构的BEV车型销量预测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48V低压供电网络(PDN)架构及供应链全景研究报告》
01 48V 低压供电网络(PDN)定义和标准制定
1.1 48V 低压供电网络(PDN)发展历程和分类
汽车低压电架构发展史
48V低压供电网络应用分类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 VS 12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
1.2 48V 低压供电网络(PDN)架构优劣势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发展的必要性
电动汽车48V系统相比传统12V系统的优点?(1)
电动汽车48V系统相比传统12V系统的优点?(2)
电动汽车48V系统相比传统12V系统的优点?(3)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优势(1)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优势(2)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优势(3)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对xEV意义(1)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对xEV意义(2)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对xEV意义(3)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普及的困难和障碍(1)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普及的困难和障碍(2)
1.3 48V 低压供电网络(PDN)标准体系
48V系统设计挑战(1)
48V系统设计挑战(2)
48V系统设计挑战(3)
48V系统设计挑战(4)
48V低压供电网络(PDN)标准体系总结
国际标准(1)
国际标准(2)
国际标准(3)
国际标准(4)
国际标准(5)
欧洲标准(1)
欧洲标准(2)
欧洲标准(3)
中国标准(1)
中国标准(2)
中国标准(3)
1.4 全球和中国乘用车市场现状和趋势预测
全球乘用车销量预测(按生产地归属),2024-2030E
中国用车分国别市场份额变化预测,2024-2030E
国内乘用车(分新能源、燃油、电压平台)销量及预测,2024-2030E(数据表)
国内乘用车(分新能源、燃油、电压平台)销量及预测,2024-2030E
2023-2024年全球轻/中混市场(48V+BSG/ISG系统)车型销量分析
2024年中国在售48V轻混系统搭载车型(含进口)
2023年中国在售48V轻混系统搭载车型(含进口)
1.5 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市场展望
48V低压供电网络(PDN)量产前景评估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乘用车销量预测,2024-2030E(1)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乘用车销量预测,2024-2030E(2)
1.6 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对零部件的影响
汽车从12V到48V 需要漫长的演进过程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带来新的零部件机会
48V低压系统零部件阶段性转换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零部件升级总结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零部件效率
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零部件高功率负载
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零部件开发进程及发展趋势
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零部件发展优先级评估(1)
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零部件发展优先级评估(2)
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零部件发展优先级评估(3)
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零部件发展优先级评估(4)
02 48V 车身/动力零部件产品革新
2.1 48V 低压零部件-48V 微电机
48V 低压零部件-汽车微电机(1)
48V 低压零部件-汽车微电机(2)
..............................
48V 低压零部件-48V 微电机(8)
48V 低压零部件-48V 微电机(9)
2.2 48V 动力系统-48V 起动发电机
48V 动力系统-48V 起动发电机(1)
48V 动力系统-48V 起动发电机(2)
..............................
48V 动力系统-48V 起动发电机(7)
48V 动力系统-48V 起动发电机(8)
48V 动力系统-48V 起动发电机: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1)
48V 动力系统-48V 起动发电机: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2)
2.3 48V 动力系统-48V 电机控制系统
48V 动力系统-48V 电机控制系统(1)
48V 动力系统-48V 电机控制系统(2)
48V 动力系统-48V 电机控制系统(3)
48V 动力系统-48V 电机控制系统(4)
48V 动力系统-48V 电机控制系统:发展进程
48V 动力系统-48V 电机控制系统: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1)
48V 动力系统-48V 电机控制系统: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2)
2.4 48V 座舱系统-48V 座椅电机
48V 座舱系统-48V 座椅电机(1)
48V 座舱系统-48V 座椅电机(2)
48V 座舱系统-48V 座椅电机(3)
48V 座舱系统-48V 座椅电机(4)
48V 座舱系统-48V 座椅电机:典型智能座椅案例
03 48V 区域/电源零部件产品革新
3.1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供电系统
48V 区域控制系统-供电系统(1)
..............................
48V 区域控制系统-供电系统(5)
48V 区域控制系统-供电系统(6)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供电系统(1)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供电系统(2)
..............................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供电系统(6)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供电系统: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
3.2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Zonal区域控制器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Zonal区域控制器(1)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Zonal区域控制器(2)
..............................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Zonal区域控制器(8)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Zonal区域控制器(9)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Zonal区域控制器: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
3.3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大功率音频系统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大功率音频系统(1)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大功率音频系统(2)
48V 区域控制系统-48V 大功率音频系统: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
3.4 48V 电源系统-48V 供电网络及DC/DC
48V 电源系统- 48V 供电网络及DC/DC(1)
48V 电源系统- 48V 供电网络及DC/DC(2)
..............................
48V 电源系统- 48V 供电网络及DC/DC(10)
48V 电源系统- 48V 供电网络及DC/DC(11)
48V 电源系统- 48V 供电网络及DC/DC: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1)
48V 电源系统- 48V 供电网络及DC/DC: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2)
48V 电源系统- 48V 供电网络及DC/DC: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3)
48V 电源系统- 48V 供电网络及DC/DC: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4)
48V 电源系统- 48V 供电网络及DC/DC:应用案例(1)
48V 电源系统- 48V 供电网络及DC/DC:应用案例(2)
..............................
48V 电源系统- 48V 供电网络及DC/DC:应用案例(8)
48V 电源系统- 48V 供电网络及DC/DC:应用案例(9)
3.5 48V 电源系统-48V/12V 锂电池
48V 电源系统-48V/12V 锂电池(1)
48V 电源系统-48V/12V 锂电池(2)
..............................
48V 电源系统-48V/12V 锂电池(5)
48V 电源系统-48V/12V 锂电池(6)
48V 电源系统-48V/12V 锂电池:主要供应商及产品应用
48V 电源系统-48V/12V 锂电池:应用案例(1)
48V 电源系统-48V/12V 锂电池:应用案例(2)
48V 电源系统-48V/12V 锂电池:虚拟电池(1)
48V 电源系统-48V/12V 锂电池:虚拟电池(2)
48V 电源系统-48V/12V 锂电池:虚拟电池(3)
3.6 48V 电源系统-48V 锂电池BMS
48V 电源系统-48V 锂电池BMS(1)
48V 电源系统-48V 锂电池BMS(2)
48V 电源系统-48V 锂电池BMS(3)
48V 电源系统-48V 锂电池BMS:主要供应商及产品应用
48V 电源系统-48V 锂电池BMS:应用案例(1)
48V 电源系统-48V 锂电池BMS:应用案例(2)
48V 电源系统-48V 锂电池BMS:应用案例(3)
3.7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智能熔断器(eFuse)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智能熔断器(eFuse)(1)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智能熔断器(eFuse)(2)
..............................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智能熔断器(eFuse)(10)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智能熔断器(eFuse)(11)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智能熔断器(eFuse):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1)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智能熔断器(eFuse):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2)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智能熔断器(eFuse):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3)
3.8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接口和线束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接口和线束(1)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接口和线束(2)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接口和线束(3)
..............................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接口和线束(15)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接口和线束(16)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接口和线束(17)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接口和线束: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接口和线束:应用案例
3.9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主动/被动电子元件
48V 智能配电系统-48V 主动/被动电子元件
04 底盘系统零部件产品革新
4.1 48V 底盘系统
48V 底盘系统-发展优势
4.2 48V 底盘系统-48V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48V 底盘系统-48V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1)
48V 底盘系统-48V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2)
..............................
48V 底盘系统-48V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6)
48V 底盘系统-48V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7)
48V 底盘系统-48V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主要车型及产品应用
48V 底盘系统-48V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应用案例
4.3 48V 底盘系统-48V 线控转向系统(EMB)
48V 底盘系统-48V 线控转向系统(EMB)(1)
48V 底盘系统-48V 线控转向系统(EMB)(2)
..............................
48V 底盘系统-48V 线控转向系统(EMB)(6)
48V 底盘系统-48V 线控转向系统(EMB)(7)
48V 底盘系统-48V 线控转向系统(EMB):主要车型及产品应用(1)
48V 底盘系统-48V 线控转向系统(EMB):主要车型及产品应用(2)
4.4 48V 底盘系统-48V 全主动悬架
48V 底盘系统-48V 全主动悬架(1)
48V 底盘系统-48V 全主动悬架(2)
48V 底盘系统-48V 全主动悬架: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
48V 底盘系统-48V 全主动悬架:应用案例(1)
48V 底盘系统-48V 全主动悬架:应用案例(2)
48V 底盘系统-48V 全主动悬架:应用案例(3)
48V 底盘系统-48V 全主动悬架:应用案例(4)
48V 底盘系统-48V 全主动悬架:应用案例(5)
05 48V 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产品革新
5.1 48V 整车热管理系统
48V 整车热管理系统(1)
48V 整车热管理系统(2)
48V 整车热管理系统(3)
48V 整车热管理系统(4)
5.2 48V 热管理系统-48V 冷却风扇
48V 热管理系统-48V 冷却风扇
48V 热管理系统-48V 冷却风扇: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1)
48V 热管理系统-48V 冷却风扇: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2)
48V 热管理系统-48V 冷却风扇:应用案例
5.3 48V 热管理系统-48V 电子泵
48V 热管理系统-48V 电子泵(1)
48V 热管理系统-48V 电子泵(2)
48V 热管理系统-48V 电子泵(3)
48V 热管理系统-48V 电子泵(4)
48V 热管理系统-48V 电子泵: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1)
48V 热管理系统-48V 电子泵: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2)
5.4 48V 热管理系统-48V PTC加热器
48V 热管理系统-48V PTC加热器(1)
48V 热管理系统-48V PTC加热器(2)
48V 热管理系统-48V PTC加热器:主要供应商及技术应用
06 OEM主机厂48V供电网络部署进展
6.1 特斯拉
特斯拉-全面转向48V低压供电网络架构
特斯拉-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1)
特斯拉-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2)
特斯拉-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3)
特斯拉-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设计思路(1)
特斯拉-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设计思路(2)
..............................
特斯拉-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设计思路(10)
特斯拉-48V 低压供电网络架构设计思路(11)
6.2 小米汽车
小米汽车-48V 设计思路和应用
小米汽车-增程车型规划
小米汽车-E/E架构
小米汽车-区域控制器
小米汽车-48V 底盘系统
6.3 蔚来汽车
蔚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A)演进历程
蔚来汽车-NT3.0平台 48V 架构(1)
蔚来汽车-NT3.0平台 48V 架构(2)
蔚来汽车-NT3.0平台 48V 架构(3)
蔚来汽车-NT3.0平台 48V 架构(4)
6.4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区域控制器 12V 架构(1)
小鹏汽车-区域控制器 12V 架构(2)
小鹏汽车-区域控制器 12V 架构(3)
小鹏汽车-区域配电网络 12V 架构
小鹏汽车-区域配电网络:发展规划
6.5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48V电源架构
6.6 比亚迪
比亚迪-12V 锂电池(1)
比亚迪-12V 锂电池(2)
比亚迪-48V“绿混技术”(1)
比亚迪-48V“绿混技术”(2)
比亚迪-e3.0 Evo纯电平台(海狮)(1)
比亚迪-e3.0 Evo纯电平台(海狮)(2)
比亚迪-e3.0 Evo纯电平台(海狮)(3)
比亚迪-e3.0 纯电车型(海豹)(1)
比亚迪-e3.0 纯电车型(海豹)(2)
比亚迪-e3.0 纯电车型(海豹)(3)
6.7 吉利汽车
吉利集团-轻混动力系统
吉利汽车-48V 轻混系统
吉利极氪-ZEEA 3.0区域智能配电设计
6.8 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混合动力技术规划
奇瑞汽车-鲲鹏燃油及混合动力发展战略
奇瑞汽车-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奇瑞汽车-48V轻混系统(1)
奇瑞汽车-48V轻混系统(2)
奇瑞汽车-48V轻混系统(3)
6.9 一汽红旗
一汽红旗-48V EPS转向产品线及设计思路
一汽红旗-48V R-EPS
6.10 奔驰汽车
奔驰汽车-STAR3 E/E架构
奔驰汽车-STAR3 双电源的系统设计
奔驰汽车-48V 轻混系统(1)
奔驰汽车-48V 轻混系统(2)
6.11 宝马
宝马-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宝马-48V 轻混系统(1)
宝马-48V 轻混系统(2)
宝马-48V 轻混系统(3)
6.12 奥迪
奥迪-48V 轻混系统
6.13 沃尔沃
沃尔沃-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沃尔沃-48V 轻混系统(1)
沃尔沃-48V 轻混系统(2)
6.14 兰博基尼
兰博基尼-48V 产品线及设计思路
兰博基尼-48V EPS
兰博基尼-48V轻混系统
6.15 通用汽车
通用汽车-48V 轻混系统
07 零部件厂商48V低压供电网络产品部署
7.1 博世
博世-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1)
博世-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2)
博世-48V 电源系统
博世华域-48V 转向系统
博世-48V 混动制动系统(1)
博世-48V 混动制动系统(2)
..............................
博世-48V 混动制动系统(8)
博世-48V 混动制动系统(9)
7.2 TDK
TDK-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1)
TDK-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2)
TDK-48V 车载网络
TDK-48V DC-DC转换器(1)
TDK-48V DC-DC转换器(2)
TDK-48V 热管理系统
TDK-48V 车用变频器
TDK-48V 电源系统(1)
TDK-48V 电源系统(2)
TDK-48V 电源系统(3)
TDK-48V 电源系统(4)
7.3 法雷奥
法雷奥-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1)
法雷奥-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2)
法雷奥-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3)
法雷奥-48V 动力系统(1)
..............................
法雷奥-48V 动力系统(5)
法雷奥-48V 动力系统(6)
法雷奥-48V 电源系统
法雷奥-48V 热管理系统
7.4 意法半导体ST
意法半导体ST-48V 产品线及设计思路(1)
意法半导体ST-48V 产品线及设计思路(2)
意法半导体ST-48V 产品线及设计思路(3)
意法半导体ST-48V 底盘系统
意法半导体ST-48V 电源系统(1)
意法半导体ST-48V 电源系统(2)
意法半导体ST-48V 动力辅助系统(1)
..............................
意法半导体ST-48V 动力辅助系统(4)
意法半导体ST-48V 动力辅助系统(5)
意法半导体ST-48V 热管理系统(1)
意法半导体ST-48V 热管理系统(2)
意法半导体ST-48V 智能配电系统
意法半导体ST-48V 大功率影音系统
7.5 Vicor
Vicor-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
Vicor-48V 区域架构
Vicor-48V 电源系统(1)
Vicor-48V 电源系统(2)
Vicor-48V 电源系统(3)
Vicor-48V 电源系统(4)
Vicor-48V 主动悬架系统
Vicor-48V 热管理系统
7.6 安森美onsemi
安森美-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1)
安森美-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2)
安森美-48V 动力系统(1)
安森美-48V 动力系统(2)
安森美-48V 电源系统(1)
安森美-48V 电源系统(2)
安森美-48V 电源系统(3)
安森美-中压MOSFET(1)
安森美-中压MOSFET(2)
安森美-中压MOSFET(3)
安森美-MOSFET模块(1)
安森美-MOSFET模块(2)
安森美-48V 智能配电系统(1)
安森美-48V 智能配电系统(2)
安森美-48V 智能配电系统(3)
7.7 威世Vishay
威世Vishay-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
威世Vishay-48V 智能配电系统
威世Vishay-48V 电源系统(1)
威世Vishay-48V 电源系统(2)
7.8 思瑞浦
思瑞浦-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
思瑞浦-48V 动力系统
思瑞浦-48V 电源系统
7.9 恩智浦NXP
恩智浦NXP-48V 汽车电气化产品
恩智浦NXP-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
恩智浦NXP-48V 电源系统(1)
恩智浦NXP-48V 电源系统(2)
恩智浦NXP-48V 电源系统(3)
恩智浦NXP-48V 电源系统(4)
恩智浦NXP-48V 动力系统(1)
恩智浦NXP-48V 动力系统(2)
7.10 英诺赛科
英诺赛科-48V 电源系统(1)
7.11 英飞凌
英飞凌-48V 产品线及设计思路(1)
英飞凌-48V 产品线及设计思路(2)
英飞凌-48V 产品线及设计思路(3)
英飞凌-48V 低压电架构产品
英飞凌-48V 动力系统(1)
英飞凌-48V 动力系统(2)
英飞凌-48V 电源系统(1)
英飞凌-48V 电源系统(2)
英飞凌-48V 电源系统(3)
英飞凌-48V 热管理系统
英飞凌-48V 智能配电系统
7.12 大联大品佳集团
大联大品佳集团-48V EEA方案(1)
大联大品佳集团-48V EEA方案(2)
大联大品佳集团-48V EEA方案(3)
7.13 绿传科技
绿传科技-48V 产品线及设计思路
绿传科技-48V 热管理系统
7.14 捷温科技Gentherm
Gentherm捷温科技-48V 产品线及设计思路
Gentherm捷温科技-48V 电源系统
Gentherm捷温科技-48V 热管理系统
7.15 联合汽车电子
联合汽车电子-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1)
联合汽车电子-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2)
联合汽车电子-48V 区域控制器和芯片技术架构
联合汽车电子-48V 区域控制器
7.16 安世半导体
安世半导体-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1)
安世半导体-48V 产品线和设计思路(2)
安世半导体-汽车功率MOSFET(1)
安世半导体-汽车功率MOSFET(2)
安世半导体-汽车功率MOSFET(3)
安世半导体-中压车用MOSFET(1)
安世半导体-中压车用MOSFET(2)
安世半导体-中压车用MOSFET(3)
安世半导体-中压车用MOSFET(4)
安世半导体-48V 电源系统零部件分类
安世半导体-48V 电源系统(1)
安世半导体-48V 电源系统(2)
安世半导体-48V 电源系统(3)
安世半导体-48V 电源系统(4)
安世半导体-48V 动力系统(1)
安世半导体-48V 动力系统(2)
7.17 万朗磁塑
万朗磁塑(国太阳科技)-48V 产品线及设计思路
万朗磁塑(国太阳科技)-48V 底盘系统
7.18 德国Elmos
德国Elmos-48V 产品线及设计思路
德国Elmos-48V 动力系统
7.19 致远电子ZLG
ZLG致远电子-48V 相关产品线及设计思路
ZLG致远电子-48V 动力系统
7.20 安波福Aptiv
安波福Aptiv-48V 智能配电系统
7.21 EATON(Bussmann)
EATON-48V 商用车轻度混合动力
EATON-48V 电源系统(1)
EATON-48V 电源系统(2)
EATON-48V 热管理系统
EATON-48V 智能配电系统
7.22 Littelfuse
Littelfuse-48V 低压智能配电架构
Littelfuse-48V 智能配电系统(1)
Littelfuse-48V 智能配电系统(2)
Littelfuse-48V 智能配电系统(3)
7.23 中熔电气
中熔电气-48V 智能配电系统(1)
中熔电气-48V 智能配电系统(2)
7.24 泰科电子TE
泰科电子TE-低压铝芯载流线技术
泰科电子TE-48V 智能配电系统(1)
泰科电子TE-48V 智能配电系统(2)
7.25 芯源系统MPS
芯源系统MPS-48V 相关产品线及设计思路(1)
芯源系统MPS-48V 相关产品线及设计思路(2)
芯源系统MPS-48V 电源架构产品
芯源系统MPS-48V 电源系统(1)
..............................
芯源系统MPS-48V 电源系统(5)
芯源系统MPS-48V 智能配电系统
芯源系统MPS-48V 区域控制器
芯源系统MPS-48V 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