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尊界S800正式发布,是华为与江淮合作推出的D+级豪华新能源轿车。该车定位于百万级豪车,顶配价格超过100万元,融合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数字底盘等多项新技术。其中在智能座舱方面,尊界S800采用了星河通信、星闪数字车钥匙、隐私声盾、隐私遮光玻璃、手势控车、指向性语音控制、智能星空顶、追光系统、摘星门把手等多项技术。

来源:公开资料
技术一:星河通信
尊界 S800 是首款搭载星河通信系统的车型。

来源:公开资料
星河通信是华为开发的自主智能车载通信系统,融合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能力(天地网联),为智能汽车提供全场景、无缝覆盖的通信解决方案,具有双网双待、智能选网、弱网加速等优势。
星河通信系统主要特点

来源:佐思汽研《信息娱乐专利研究-汽车新技术月度监测与分析报告 2025年6月期》
技术二:星闪数字车钥匙
星闪是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具有精定位、低时延的特点。星闪通过相位差+TOF测距方法,使定位精度比传统蓝牙提升5倍、解闭锁精准度提升6倍,从而解决了传统数字钥匙“罚站”、“乒乓”等痛点问题。

基于星闪技术的精准测距,尊界S800围绕用户用车的多种场景,构建了智能、精准、可靠的人车交互服务。
•智能迎宾:当用户距离车辆20米外,尊界S800的星闪钥匙与车辆自动建立稳定连接;当用户距离车辆10米范围,车辆精准感知用户位置,点亮星辉流转的迎宾光毯;当用户距离车辆3米处,车辆自动解锁。
•安心离车:下车后,当用户离开车辆8米以外,尊界S800的车钥匙能够及时闭锁,使用户安心离车。
•精准定位:在打电话、搬行李等场景下,用户需在车辆旁边频繁活动时,星闪钥匙依然能够精准定位,不会发生频繁解闭锁的“乒乓”现象,大大提升车钥匙的稳定性。
2025年6月11日,支持星闪数字钥匙的手机Pura 80 系列、手表WATCH 5同步上市,进一步增强了星闪车钥匙的生态体系,也将进一步拓展星闪车钥匙的能力边界。
技术三:隐私声盾
尊界S800的隐私声盾功能,打开后可以保证后排交谈的内容不被司机听到,为后排乘客创造一个私密空间。
在体验视频中,当后排用户在控制台打开这项功能后再说话时,前排司机能知道后排发出了声音,但说话声就像穿过了厚厚的水体变得低沉模糊,根本无法分辨具体说了什么内容。即使后排大声说话,司机随便摆动头部,也只能分辨出个别词汇并感觉到说话人的情绪。
根据官方宣传,尊界S800的隐私声盾2.0技术让前后排声场隔离率高达99%。

来源:公开资料
隐私声盾的核心是主动降噪技术。
主动降噪用于汽车,最初是用于侦测发动机舱噪声,对其进行主动降噪。后来侦听路面噪声,利用车内喇叭播放反相音频来抵消外界噪声,营造安静的车内氛围。
隐私声盾则是利用主动降噪技术侦听座舱后排声音并进行反相运算,然后借用音响分区的工作原理,跟踪驾驶员头部的具体位置,用头枕扬声器和头顶附件的喇叭播放反相音频,抵消后排语音。这一切的技术关键还是要够快,整个过程的单向通信时延不能超过20微秒,多点传感器采样同步精度在1微米之内,支持数十路信号并行传输。

来源:公众号“壹零社”
从目前的实测效果来看,隐私声盾功能,由于双方处于同一空间内,这项技术还只能实现对语言信息的扰乱,没法完全消除后排发出的声音。
技术四:隐私遮光玻璃
尊界S800的隐私光幕玻璃支持秒级手势调光,延迟低于1秒,遮光率超过99.6%,操作起来像手机触屏一样简单,手指悬空滑动即可。

来源:公开资料
汽车玻璃的智能调光,主要有四大技术路线:PDLC、EC、SPD、LC,尊界采用的则是LC技术,光幕玻璃来自京东方。目前,京东方LC智能光幕玻璃已搭载车型包括极氪009、红旗H9,尊界S800的智能光幕玻璃相比于已上车的其他智能调光玻璃最大的亮点在于通过手势感应调节玻璃变色。感知手势自动调光+秒级调光,可以说是尊界S800智能光幕玻璃的最大优势。
LC指的是染料液晶,在液晶分子中加入染料分子,拥有更多颜色选择。
•LC的优点在于颜色和雾度。LC在PDLC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视觉效果,相较于传统PDLC偏白、EC偏蓝的特点,LC的颜色控制能力更佳,此外,LC拥有比传统PDLC更低的雾度。
•LC的缺点在于难以与大弧度玻璃(如天窗玻璃)集成、价格高等。因此,目前量产的LC方案在极氪009光辉、红旗H9上均用于侧窗玻璃,而非带有弧度的天窗玻璃。此外,现阶段的LC价格方案高于PDLC等方案。
为了突破现有玻璃基刚性产品无法满足大曲率天窗需求的瓶颈,京东方成立睿视柔性调光膜研发项目组,快速投入资源建设生产线,并推出发布了光幕2.0柔性调光技术,不仅解决了大面积多曲率天窗的调光问题,而且在性能上实现了全面提升。
京东方LC智能光幕特点

来源:京东方
技术五:全维度手势控制
尊界S800的“全维度手势交互”功能,在多个场景下,能够通过手势完成便捷控制。例如隔空开/关门、多媒体调节、遮光玻璃调节、远程召唤等。此外,13颗追光灯组成的智能追光系统也能通过手势控制。
尊界S800手势控车应用场景

来源:佐思汽研《信息娱乐专利研究-汽车新技术月度监测与分析报告 2025年6月期》
技术六:指向性语音控制
尊界S800的指向性语音控制,可实现指哪控哪,支持后排车门、副驾座椅、隐私光幕玻璃、激光投影与幕布调节控制。比如后排乘客指着后窗说“把这个调暗”,可以控制车窗的透光等级,这时侧窗玻璃能够自动变暗。

来源:公开资料
指向性语音控制的核心技术:
Part.01 高精度麦克风阵列
•车内布置多组高灵敏度麦克风,通过声波到达时间差(TDOA) 计算声源方位。
•结合波束形成算法,定向增强用户发声区域的语音信号,抑制环境噪声(如空调声、胎噪)
Part.02 毫米波雷达空间感知
•利用77°大角度避障雷达与激光雷达构建车内空间模型,实时捕捉乘客手势指向方位。例如挥手关闭车门时,系统通过毫米波雷达探测动作轨迹,同步触发车门电机。
Part.03 多模态语义理解引擎
•深度融合视觉指向信息+语音指令上下文,支持复杂场景联动。如指令“小艺,开启璀璨星河,车窗调至最高隐私模式”,系统同步触发星空顶灯效、车窗透光度调节及遮阳帘控制。
01 信息娱乐专利研究
1.1 信息娱乐专利概况
信息娱乐定义
信息娱乐专利数量
信息娱乐专利排名
导航地图专利数量
导航地图专利排名
车载音乐专利数量
车载音乐专利排名
车载影音专利数量
车载影音专利排名
车载游戏专利数量
车载游戏专利排名
座舱资讯专利数量
座舱资讯专利排名
1.2 主机厂信息娱乐专利
吉利汽车信息娱乐专利数据分析
吉利汽车信息娱乐专利1
吉利汽车信息娱乐专利2
吉利汽车信息娱乐专利3
一汽股份信息娱乐专利数据分析
一汽股份信息娱乐专利1
一汽股份信息娱乐专利2
东风汽车信息娱乐专利数据分析
东风汽车信息娱乐专利1
奇瑞汽车信息娱乐专利数据分析
奇瑞汽车信息娱乐专利1
奇瑞汽车信息娱乐专利2
奇瑞汽车信息娱乐专利3
奇瑞汽车信息娱乐专利4
奇瑞汽车信息娱乐专利5
长安汽车信息娱乐专利数据分析
长安汽车信息娱乐专利1
1.3 供应商信息娱乐专利
博泰信息娱乐专利数据分析
博泰信息娱乐专利1
华阳信息娱乐专利数据分析
华阳信息娱乐专利1
德赛西威信息娱乐专利数据分析
德赛西威信息娱乐专利1
德赛西威信息娱乐专利2
华为信息娱乐专利数据分析
华为信息娱乐专利1
华为信息娱乐专利2
阿波罗智联信息娱乐专利数据分析
阿波罗智联信息娱乐专利1
1.4 总结及趋势
主机厂信息娱乐专利对比
供应商信息娱乐专利对比
主机厂信息娱乐布局特点(1)
主机厂信息娱乐布局特点(2)
主机厂信息娱乐布局特点(3)
主机厂信息娱乐布局特点(4)
主机厂信息娱乐布局特点(5)
主机厂信息娱乐布局特点(6)
主机厂信息娱乐布局特点(7)
导航地图专利特点总结(1)
导航地图专利特点总结(2)
导航地图专利特点总结(3)
车载音乐专利特点总结
车载影音专利特点总结
座舱资讯专利特点总结
车载游戏专利特点总结
车载游戏特点1
车载游戏特点2
车载游戏特点3
信息娱乐趋势一
信息娱乐趋势二
信息娱乐趋势三
总结与展望
02 智能座舱新技术动向
2.1 尊界S800智能座舱新技术应用盘点
技术一:星河通信
技术二:隐私声盾
技术三:隐私遮光玻璃
技术四:手势控制
技术五:指向性语音控制
技术六:智能星空顶&追光系统
2.2 特斯拉推出基于4D雷达的儿童遗留检测功能
2.3 苹果发布新一代 CarPlay Ultra 车载系统
2.4 小鹏追光全景HUD主要特点
2.5 小米YU7天际屏主要特点
2.6 LG 推出可拉伸汽车显示屏
2.7 2025年5月智能座舱新技术动向汇总
03 智能驾驶新技术动向
3.1 Leagend推出先进热成像系列
红外热成像原理
红外热成像市场化进度
国外主机厂应用案例
国内主机厂应用案例
供应商方案1
供应商方案2
供应商方案3
供应商方案4
3.2 华为相控阵雷达将于2026年上车
3.3 恩智浦发布第三代成像雷达处理器
3.4 Loxo与Aeva合作,利用4D LiDAR赋能自动驾驶送货车
3.5 福耀发布智眸前挡玻璃
3.6 2025年5月智能驾驶新技术动向汇总
04 车身/底盘/网络通信新技术动向
4.1 大众将首次导入汽车PCIe交换机
PCIe应用背景
PCle在智能驾驶中的应用
PCIe的技术迭代
PCIe特点1
PCIe特点2
PCIe特点3
PCIe特点4
4.2 现代汽车考虑用VR 模拟器取代道路测试
4.3 荷兰研究人员开发自修复聚合物玻璃 有望用于汽车
4.4 采埃孚将光纤以太网收发器集成到ProAI系统
4.5 吉利将发射“千里浩瀚”卫星,实现辅助驾驶系统与卫星功能深度融合
4.6 2025年5月车身/底盘/网络通信新技术动向汇总
05 能源/动力新技术动向
5.1 通用与LG新能源合作开发富锂锰基方形电池
5.2 英飞凌引入基于沟槽的碳化硅超结技术
5.3 思特威推出1200万像素AI眼镜应用CMOS图像传感器
5.4 美国国寺崎生物医学创新研究所开发快速自愈电子皮肤,助力实现更智能、更坚固的可穿戴设备
5.5 荷兰AMOLF研究团队发明新软体机器人,可以行走、跳跃和游泳
5.6 2025年5月能源动力及其他领域新技术动向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