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报告导航:研究报告制造业汽车
2025年车路云一体化和C-V2X行业研究报告
字数:0.0万 页数:480 图表数:0
中文电子版:12000元 中文纸版:9600元 中文(电子+纸)版:12500元
编号:YS 发布日期:2025-08 附件:

        车端C-V2X应用场景:从R16 向 R17 跃迁,为高阶自动驾驶提供通信基座,C-V2X上车爆发期将至

        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C-V2X装配量约50万辆,装配率2.21%,预计到2028年装配量有望超过200万辆,装配率超8%,一旦C-V2X前装渗透率超过10%,产业将迈入成熟期。

        主要驱动力在于R17协议应用场景显著扩大,R17 C-V2X模组通过 “全域连接-协同感知-安全可控” 三重突破,为高阶自动驾驶提供通信基座。随着2025年RedCap、NTN卫星组网、MBS广播等关键技术进入量产阶段,车联网将进入“全域智能”新阶段。

中国乘用车C-V2X前装市场规模
C-V2X行业 1.jpg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车路云一体化和C-V2X行业研究报告》

        R17协议在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

        •弱势道路参与者保护(V2P):R17重点优化直通链路(PC5接口)的可靠性与时延,支持行人、非机动车等弱势交通参与者通过低功耗终端(如穿戴设备)实时共享位置信息。车辆可在3ms内接收碰撞预警,显著提升城市交叉路口、学校周边等高风险区域的安全性。适用于行人突然横穿马路预警、非机动车盲区提示等场景;

        •高精度环境感知共享:MBS采用点对多点(PTM)传输模式,路侧单元(RSU)将同一份点云/视频数据通过共享空口资源同时分发给多辆车,较单播模式节省70%空口资源,弥补单车感知盲区。增强车辆对障碍物、施工区域的识别能力,数据端到端传输<20ms,预警响应时间≤50ms;

        •群体安全信息广播:MBS支持广播/组播模式,路侧单元(RSU)可向区域车辆统一推送突发事故、恶劣天气预警或交通管制信息,较单播节省70%空口资源,缓解十字路口、高速匝道等密集场景的网络拥塞,适用于隧道内事故预警、红绿灯协同调度等场景;

        •偏远地区应急通信:集成非地面网络(NTN卫星通信)技术,车辆在无地面基站覆盖区域(如森林、沙漠)可通过低轨卫星链路发送求救信号或接收导航信息,支持应急救援与路径规划,填补传统蜂窝网络覆盖盲区。适用于越野探险车辆脱困求救、长途货运车辆偏远路段监控等场景;

        •城市复杂环境导航:R17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融合GNSS+RTK),结合多径/NLOS抑制算法,提升隧道、高架桥下等卫星信号盲区的定位可靠性。车辆通过V2V共享实时位置,动态优化拥堵路段绕行路径。适用于地下停车场自动泊车、城市高架匝道精准引导等复杂场景;

        •RedCap终端支持:精简天线数(1-2根)与带宽需求(20MHz Sub-6GHz),模组成本降低,功耗减少20%-30%

R17 5G C-V2X关键性能提升点
C-V2X行业 2.jpg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车路云一体化和C-V2X行业研究报告》

        C-V2X模组从最初的R14 LTE-V2X,已演进至R16 5G NR C-V2X,R17模组已在2024年陆续发布,将在2025年量产装车。

        R16协议:

        5G NR C-V2X 2024年已实现规模化量产装车,如中兴通讯5G R16 ZM9300模组搭载自研S1V 5G芯片,支持5G和C-V2X双模通信,是首款支持蜂窝车联网(C-V2X)的国产芯片,2024年搭载于上汽、广汽、一汽等车型。

        R17协议:

        广通远驰5G Redcap车规级模组AN931:基于高通SA510M平台打造,集成本、性能、模块硬件兼容、软件平台架构于一身,支持最新的5G 3GPP R17, 支持5G SA(独立组网)模式,向下兼容LTE 与NR - FR1网络;

        移远通信车规级5G RedCap模组AG53xC系列:基于高通SA510M平台打造,支持3GPP R17标准,在成本性能平衡、硬件兼容、软件架构等方面表现优异,为车载通信领域带来了更加高效、经济的解决方案。目前,该系列模组已进入量产阶段,预计年内将支持多家汽车客户批量出货;

        美格智能MA922系列模组:

        •支持3GPP Release 17标准5G通信,支持5G NR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同时向下兼容4G/3G/2G网络,并能兼容全球主流国家和地区的频段需求;

        •支持C-V2X功能,使用全球统一的ITS 5.9GHz频段部署V2X应用,同时支持PC5/Uu通信模式;

        •支持双频GNSS+RTK高精度定位,可以为V2X应用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以确保车辆和其他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精确交互,从而提升驾驶安全和交通效率;

        •模组内置ECDSA硬件加速引擎,支持6000次/秒验签;

        •内部集成20K DMIPS算力的CPU处理器,开发V2X应用不再需要单独外挂应用处理器,成本上有很大的优化和提升;

        •基于3GPP R17协议,支持5G NB-NTN(窄带非地面网络)卫星通信技术,支持通过卫星实现蜂窝通信,确保实现全球范围的通信连接,提供了服务连续性和确保任何地点的服务可用性

5G+NTN融合通信覆盖全球
C-V2X行业 3.jpg
来源:美格智能

        路侧基础设施:基于5G-A,逐渐向6G过渡,实现 “通感算一体”,逐步实现路侧数据上车

        车路协同依靠路侧感知设备(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在内的各类交通传感器)采集交通目标的原始信息(包括 2D 视频图像和 3D 点云等),交给路侧边缘计算设备进行分析计算(包括目标检测与目标分类)以及与感知融合,生成结构化数据用以表示交通目标的属性(例如车辆的速度与航向、交通事件的类别与影响范围等)。

        路侧的结构化数据被进一步处理成 V2X 消息,准确地说是 I2V 消息。这些I2V 消息被 RSU(路侧单元)经由 PC5 无线空中接口、或者5G/4G 基站经由 Uu 无线空中接口发送给包括机动车和行人在内的道路交通参与者。

C-V2X行业 4.jpg
来源:网络

        在自动驾驶的路侧感知领域,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雷视一体机。

C-V2X行业 55.jpg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车路云一体化和C-V2X行业研究报告》

        百度汽车云3.0:车路云协同能力包括整合交通管理数据、优化路径规划等功能,高效算力和数据管理技术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底层支撑。面对当前主流的端到端仿真对算力的极高要求,百度汽车云3.0的异构算力平台具备大算力储备和高效运作的优势,支持国产芯片如昆仑芯P800等。

        在大算力加持下,打通车路协同壁垒,百度汽车云3.0正在助力端到端自动驾驶发展。

C-V2X行业 6.jpg
来源:百度

        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华为发布 “5G通感算一体” 车联网架构:具有连接到车、算力到边、感知到网的优势和亮点。该架构具备空口统一、通感一体、通算融合三大亮点:

        •通信连接方面:将原有分散的PC5网络迁移至5G网络,统一承载V2X车路信息,以更低成本实现广域全网连接,基于5G的QoS、切片实现高可靠连接保障,网络性能进一步提升,建设成本更低,部署更快;

        •感知方面:通过通感一体基站替代路侧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具备无线通感一体能力,提供全程全网无线感知计算,同时通过空口资源共享实现一网多能,感知性能进一步提升;

        •算力方面:包括云端和无线边缘两级算力,实现V2X云边协同,一级算力实现广域管控,二级算力与基站实现通算融合,支持实时业务下沉,数据智能卸载,可实现低时延边缘计算和本地精准推送。

中兴通讯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C-V2X行业 7.jpg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车路云一体化和C-V2X行业研究报告》

01 车路云一体化定义及市场概述
1.1 车路云一体化定义

车路云一体化定义
车路云一体化定义:细分概念
车路云一体化架构
车路云一体化实现数据闭环的步骤

1.2 车路云一体化政策法规及标准现状
车路云一体化纲领性政策统计,2024-2025
车路云一体化纲领性政策:五部委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
车路云一体化地方性政策统计,2024-2025(1)
车路云一体化地方性政策统计,2024-2025(2)
车路云一体化地方性政策统计,2024-2025(3)
车路云一体化地方性政策统计,2024-2025(4)
车路云一体化地方性政策:《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车路云一体化地方性政策: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方案》
车路云一体化通信标准的演进:全球转向C-V2X已成定局
车路云一体化通信标准(地方):北京市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地方标准发布

1.3 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及格局
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占比
车路云一体化供应商产品线
车路云一体化产业链图谱:供应商能力对比

1.4 5G/6G技术演进趋势和关键技术特征
5G技术演进阶段:现在处于第一阶段
5G技术演进阶段:R18标准正式冻结
5G技术演进阶段:R19标准进展情况
5G技术演进阶段:6G标准化启动
R15-R18 5G典型技术特征
R18协议的关键创新点(1)
R18协议的关键创新点(2)
R18协议的关键创新点(3)
R18协议的关键创新点(4)
R17协议的关键创新点(1)
......................
R17协议的关键创新点(5)
R17协议的关键技术概况
R16协议的关键技术概况
增强版技术5G-A在车路云一体化的应用
增强版技术5G-A实现通感一体
增强版技术5G-A通感一体架构
增强版技术5G-A应用:北京5G-A示范线路落地
增强版技术5G-A应用上海推进5G-A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版技术5G-A应用:上海金桥5G-A示范线路落地
增强版技术5G-A应用:上海太古里5G-A智泊停车场落地
增强版技术5G-A应用:杭州5G-A示范线路落地

02 车端C-V2X市场及趋势研判
2.1 车端C-V2X演进趋势

车载通信技术(4G/5G/6G)演进趋势
车载通信技术(C-V2X)演进趋势
R16协议:车载通信技术(C-V2X)技术和应用场景(1)
R16协议:车载通信技术(C-V2X)技术和应用场景(2)
R16协议:车载通信技术(C-V2X)技术和应用场景(3)
R17协议:相对R16协议的提升点(1)
R17协议:相对R16协议的提升点(2)
R17协议: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
R16 & R17协议:新一代5G C-V2X通讯模组产品(1)
R16 & R17协议:新一代5G C-V2X通讯模组产品(2)
R16 & R17协议:新一代5G C-V2X通讯模组产品(3)

2.2 车端C-V2X装车规模
中国乘用车C-V2X前装市场规模,2022-2028E
附数据表:中国乘用车C-V2X前装市场规模,2022-2028E

2.3 车端C-V2X市场格局
车端C-V2X芯片主要市场参与者(1)
车端C-V2X芯片主要市场参与者(2)
C-V2X调制解调器芯片及AP处理器芯片四大供应商
C-V2X模组的主要参与者(1)
C-V2X模组的主要参与者(2)
C-V2X模组的主要参与者(3)

2.4 车端C-V2X实现的功能
主机厂装配V2X实现的主要功能
主机厂V2X功能与路侧的协同:提示类应用不接入智驾系统
主机厂V2X功能与路侧的协同:预警类应用接入智驾系统决策层
主机厂V2X功能与路侧的协同:控制类融合功能应与智能驾驶系统进行感知、决策和控制层面的融合
主机厂V2X功能:绿波通行架构(1)
主机厂V2X功能:绿波通行架构(2)

2.5 车端C-V2X主机厂应用情况
主机厂对C-V2X装车的五个要求
主机厂C-V2X布局趋势
主机厂C-V2X装车形态演进
C-V2X装车车型总结:自主品牌(1)
C-V2X装车车型总结:自主品牌(2)
C-V2X装车车型总结:自主品牌(3)
C-V2X装车车型总结:合资品牌(1)
C-V2X装车车型总结:合资品牌(2)
C-V2X装车车型总结:合资品牌(3)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一:宝马自动驾驶软件和V2X方案演进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一:宝马V2X装配量及装配率统计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一:宝马V2X可实现的功能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一:宝马V2X的本土化研发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二:奔驰自动驾驶软件和V2X方案演进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二:奔驰V2X装配量及装配率统计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二:奔驰V2X实现的功能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三:大众V2X方案演进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三:大众(包括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V2X装配量及装配率统计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三:大众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三:(大众)奥迪V2X实现的功能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四:福特自动驾驶软件和V2X方案演进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四:福特V2X装配量及装配率统计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四:福特(林肯冒险家V2X功能)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四:福特C-V2X功能覆盖7大城市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四:福特C-V2X采用Uu接口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四:福特C-V2X下一步拓展“直连”模式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四:福特C-V2X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四:福特C-V2X系统优先解决交通通行效率的痛点(1)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四:福特C-V2X系统优先解决交通通行效率的痛点(2)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五:一汽红旗自动驾驶软件和V2X方案演进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五:一汽红旗V2X装配量及装配率统计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五:一汽红旗完成车路云一体化测试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五:一汽红旗探索直连通信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五:一汽红旗V2X实现的功能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六:蔚来自动驾驶软件和V2X方案演进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六:蔚来V2X装配量及装配率统计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六:蔚来的V2X技术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七:广汽埃安V2X装配量及装配率统计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七:广汽埃安采用高度集成C-V2X车载终端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八:小鹏下一代EE架构引入V2X(1)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八:小鹏下一代EE架构引入V2X(2)
主机厂V2X装配情况总结九:上汽集团V2X装配量及装配率统计

2.6 车端C-V2X最新技术趋势
车端C-V2X技术发展阶段:应用场景越来越多
车端C-V2X技术装车趋势:集成度越来越高
车端C-V2X技术应用场景趋势:向着第二阶段发展

03 路侧感知及边缘计算市场及趋势研判
3.1 路侧感知基础技术

不同等级智能道路需要具备的车路协同能力
主要路侧感知设备
车路协同的路侧硬件解决方案(1)
车路协同的路侧硬件解决方案(2)

3.2 路侧感知市场规模
中国路侧用C-V2X模组市场规模
路侧通信RSU市场规模(1)
路侧通信RSU市场规模(2)
路侧感知(高速)市场规模(1)
路侧感知(高速)市场规模(2)
路侧感知(城市)市场规模(1)
路侧感知(城市)市场规模(2)

3.3 路侧感知市场格局
路侧感知集成方案主要供应商(1)
路侧感知集成方案主要供应商(2)
路侧感知集成方案主要供应商(3)
主要供应商路侧感知产品线布局(1)
主要供应商路侧感知产品线布局(2)

3.4 路侧感知技术趋势
路侧感知技术趋势:多维感知融合
路侧引入AI技术:OpenV2X(1)
路侧引入AI技术:OpenV2X(2)
路侧RSU技术趋势:走向虚拟RSU

04 边-云端市场及趋势研判
4.1 边缘计算基础技术

边缘计算系统架构(1)
边缘计算系统架构(2)
边缘计算安全架构
边缘计算部署视图
边缘计算部署的位置

4.2 云端基础技术
云控平台架构
云控平台基础架构
云控应用平台功能架构示意图
云控平台软件架构
云控平台应用架构

4.3 边云计算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中国边云协同市场规模
边缘计算平台供应商总结(1)
边缘计算平台供应商总结(2)
边缘计算平台供应商总结(3)
边缘计算芯片总结(1)
边缘计算芯片总结(2)
边缘计算芯片总结(3)

4.4 边云协同架构及在自动驾驶中的作用
边-云协同计算发展潜力大
边-云协同框架(1)
边-云协同框架(2)
边-云协同计算在自动驾驶上的传输路径
边-云协同计算对自动驾驶发展的作用
边-云协同计算帮助自动驾驶通过“数据闭环”进行降本
边-缘协同技术逐渐成熟,赋能高阶自动驾驶

4.5 边云协同技术发展趋势
边云协同技术发展趋势
边云协同技术发展趋势一
边云协同技术发展趋势二
边云协同技术发展趋势三

05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
5.1 车路云一体化的落地路径

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面临的挑战:打通数据流通系统
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多方融合需求
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思路(1)
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思路(2)
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思路:实现数据闭环

5.2 车路云一体化落地城市
中国车路云一体化落地城市分布
中国车路云一体化部分城市落地进程总结(1)
中国车路云一体化部分城市落地进程总结(2)
北京车路云一体化研究:示范区发展阶段
北京车路云一体化研究:往4.0阶段演进,探索双智城市
北京车路云一体化研究:示范区3.0覆盖范围
北京车路云一体化研究:示范区3.0特色应用场景
北京车路云一体化研究(路侧硬件布局):双智路口硬件配置
北京车路云一体化研究(路侧硬件布局):示范区 3.0 “多杆合一”建设方案
北京车路云一体化研究(经济效益与民生价值):提高交通通行与管理效率(1)
北京车路云一体化研究(经济效益与民生价值):提高交通通行与管理效率(2)
北京车路云一体化研究(监管平台):示范区 3.0 配套“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北京车路云一体化研究(安全应用)(1)
北京车路云一体化研究(安全应用)(2)
鄂尔多斯车路云一体化研究(特色应用场景):应用框架
鄂尔多斯车路云一体化研究(特色应用场景):重点“1+5+3”应用试点
鄂尔多斯车路云一体化研究(特色应用场景):货运物流线路
鄂尔多斯车路云一体化研究(云控平台):全市“一朵云”云控平台
鄂尔多斯车路云一体化研究(监管平台):搭建安全监测平台
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车路云一体化研究:3个城市布局侧重点不同
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车路云一体化研究:杭州基础设施配套情况
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车路云一体化研究:桐乡建成首个全息实时数字孪生路口
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车路云一体化研究:桐乡全息实时数字孪生路口数据上车
武汉车路云一体化研究:建设成果
重庆车路云一体化研究(路侧硬件布局):智慧路口改造
重庆车路云一体化研究(监管平台):自动驾驶监管平台

5.3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场景一:自动驾驶车辆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车辆可实现的功能
车路云一体化在乘用车自动驾驶中的应用成熟度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典型应用场景:保护弱势交通参与者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车辆对比:巴士/客车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典型应用案例:成都城市级网联车辆营运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典型应用案例:北京自动驾驶巴士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典型应用案例:鄂尔多斯自动驾驶巴士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典型应用案例:蘑菇车联首款前装量产的L4级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巴士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典型应用案例:广州的自动驾驶公交车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AVP代客泊车应用案例:深圳机场自主泊车2.0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AVP代客泊车应用案例:深圳机场自主泊车2.0采用四维图新时空信息基座

5.4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场景二:城市无人配送
车路云一体化对无人配送发展的促进作用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无人配送方案对比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无人配送商业合作模式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无人配送落地情况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无人配送应用案例:成都中通开通“无人机+无人车”联运航线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无人配送应用案例:西安顺丰速运将开启由中转场直运的配送新模式

5.5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场景三:城市交通管理
车路云一体化城市交通管理应用方向:协同智能网联交通管理(1)
车路云一体化城市交通管理应用方向:协同智能网联交通管理(2)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管理发展趋势:智慧城市是最终目标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管理发展趋势:智慧城市需要一个统一的物理基座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管理发展趋势:智慧城市采用 “一池双网” 架构
车路云一体化在城市交通管理的应用演进
车路云一体化在城市交通管理上的应用优势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管理(交通信号优化):具体可落地的功能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管理(交通信号优化)案例:无锡公交“信号优先”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管理(交通信号优化)案例:北京AI信控路口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管理(交通信号优化)案例:海南AI智慧路口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管理(城市治理与应急响应):具体落地的功能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管理(城市治理与应急响应)案例:湖南高速车路云创新应用平台
车路云一体化在城市交通管理上(跨域数据互联):架构
车路云一体化在城市交通管理上(跨域数据互联):数据传输方式
车路云一体化在城市交通管理上(交通决策优化)案例:杭州城市大脑3.0
主要车路云一体供应商在城市交通管理上的能力

5.6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场景四:智慧园区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智慧园区统计分析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典型应用案例:重庆科学城自动驾驶示范园区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典型应用案例:苏州工业园区环金鸡湖商务区建设情况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典型应用案例:云控平台建设成果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智慧园区应用车型:矿卡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智慧园区应用车型:京东无人轻卡

06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集成供应商研究
6.1 百度
百度:经营分析
百度: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百度:车路云一体化架构
百度:车端C-V2X合作案例
百度车端:汽车云3.0系统特性
百度车端:汽车云3.0系统帮助路侧数据上车
百度车端:汽车云3.0系统与汽车云2.0系统的对比
百度路端:智路 OS 2.0与智路 OS 1.0对比
百度路端:ACE智能路口
百度云端:智能交通引擎4.0总体架构
百度云端:交通大模型架构
百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智能信控
百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低速无人车
百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智能停车
百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智慧高速

6.2 华为
华为:经营分析
华为: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华为车端:硬件产品线
华为车端:V2X芯片
华为车端:V2X模组
华为路端:硬件产品线
华为路端:车路云一体化鸿蒙路口智能体联合方案的技术优势
华为路端:车路云一体化鸿蒙路口智能体联合方案
华为路端:AI超微光5.0摄像头
华为路端:双目雷视一体机
华为路端:鲲鹏 + openEuler软硬协同边缘计算平台
华为路端:鲲鹏 + openEuler软硬协同边缘计算平台服务器操作系统
华为路端:鲲鹏 + openEuler软硬协同边缘计算平台应用
华为车路云一体化架构:基于5G-A的车路云一体化

6.3 中兴通讯
中兴:经营分析
中兴: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中兴车端:硬件产品线
中兴车端:采用自研双频芯片模组5G S1V
中兴路端:硬件产品线
中兴路端:虚拟路边单元
中兴路端:通感算一体架构
中兴路端:通算一体Y2002
中兴:路侧硬件(5G路侧计算平台)-1
中兴:路侧硬件(5G路侧计算平台)-2
中兴云端:数字星云基础平台
中兴云端:星云大模型+Deepseek

6.4 腾讯
腾讯:经营分析
腾讯: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腾讯路端:泛V2X路侧协同服务
腾讯云端:技术的演进
腾讯云端:腾讯云全栈AI升级
腾讯车路云网全链路服务

6.5 阿里
阿里:经营分析
阿里: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阿里车端:投资的千方科技的5G-OBU智能语音设备
阿里路端:投资的千方科技的RSU
阿里云端:车路协同解决方案架构
阿里车路云一体化:阿里千方科技里高速公路解决方案

6.6 海康智联
海康智联: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海康智联车端:VT-BOX
海康智联车端:智能终端OBU
海康智联路端:智路先锋
海康智联路端:智路先锋的应用场景
海康智联路端:硬件RSU
海康智联云端:智能网联云控基础平台
海康智联云端:I2V运营中台
海康智联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面向智能汽车的智慧道路解决方案
海康智联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交通效率

6.7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经营分析
海康威视: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海康威视路端:新一代事件检测系列产品
海康威视路端:新一代事件检测系列产品之边缘端产品
海康威视路端:新一代事件检测系列产品之中心端产品
海康威视路端:新一代事件检测系列产品采用视觉大模型加持
海康威视路端:新一代事件检测系列产品与上一代产品的对比

6.8 华砺智行
华砺智行: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华砺智行车端:硬件产品线
华砺智行车端:软件协议栈
华砺智行路端:路侧硬件
华砺智行云端:云控平台
华砺智行车路云一体化:产业合作生态

6.9 天安智联
天安智联: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天安智联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助推无锡打造标杆城市

6.10 希迪智驾
希迪智驾:经营分析
希迪智驾:主营产品线
希迪智驾:车路云一体化标准建设
希迪智驾: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希迪智驾车端:硬件
希迪智驾路端:智能网联道路管理系统
希迪智驾路端:智慧路口方案

6.11 万集科技
万集科技:经营分析
万集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万集科技车端:硬件产品
万集科技车端硬件(1)
万集科技车端硬件(2)
万集科技路端:V2X(5G)路侧通信终端
万集科技路端:边缘计算单元
万集科技路端:边缘计算单元基数迭代
万集科技路端:V2X+3D激光雷达路侧智能感知方案
万集科技路端:路侧3D激光雷达
万集科技云端:智能网联云控平台
万集科技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底座
万集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场景
万集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海外拓展
万集科技车路云一体化案例:北京亦庄示范区
万集科技车路云一体化优势:成本低、性能好
万集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合作:与行云数聚联手推出交通安全韧性提升的综合解决方案

6.12 金溢科技
金溢科技:经营分析
金溢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金溢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全栈式产品体系
金溢科技车端:硬件技术演进
金溢科技车端:双模V2X车载终端
金溢科技车端:智能语音OBU
金溢科技路端:智慧路口全息感知方案
金溢科技路端:硬件产品
金溢科技路端:多波速RSU
金溢科技路端:申请基于星闪技术的RSU专利
金溢科技路端:边缘计算MEC技术迭代
金溢科技云端:数字孪生交通平台
金溢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应用

6.13 臻识科技
臻识科技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
臻识科技车路云一体化硬件布局
臻识科技路端:视频流+结构化流双流<40ms”的超低延时技术方案
臻识科技路端:实现了边缘计算的实时数字孪生技术
臻识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构建全息交通图景
臻识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智慧停车场
臻识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智慧停车场的全景感知
臻识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案例:深圳机场P2停车场
臻识科技主要合作伙伴

6.14 上研院
上研院: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上研院路端:5G A边缘装置
上研院:路侧边缘智算
上研院: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落地路径
上研院: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模式探索(运营商和政府共建共维算网基础设施,形成全国一张网服务)
上研院: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模式探索(运营商和政府探索车-城智能体交互体系)-1
上研院: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模式探索(运营商和政府探索车-城智能体交互体系)-2

6.15 中信科智联
中信科智联:经营情况
中信科智联: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中信科智联车路云一体化产品线
中信科智联车端C-V2X模组(1)
中信科智联车端C-V2X模组(2)
中信科智联车端C-V2X融合智能驾驶域控制器
中信科智联车端C-V2X融合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参数
中信科智联车端C-V2X协议栈
中信科智联路端RSU参数(1)
中信科智联路端RSU参数(2)
中信科智联车路云一体化应用

6.16 星云互联
星云互联车路云一体化产品线
星云互联车端:V-Box ll
星云互联车端:DTU
星云互联车端:VT-BOX
星云互联车端:V2X协议栈
星云互联车端:V2X协议栈配置方案
星云互联路端:RSU+(增强的智能路侧系统)
星云互联云端:云控平台架构
星云互联云端:接入Deepseek

6.17 高新兴
高新兴车路云一体化产品线
高新兴车端模组
高新兴车端OBU
高新兴路端RSU架构

6.18 商汤绝影
商汤绝影车路协同平台(1)
商汤绝影车路协同平台(2)
商汤绝影路端:V2X-E边缘计算平台
商汤绝影云端:V2X-M智算平台
商汤绝影车路云一体应用:V2X-I车城网系统
商汤绝影车路云一体应用:绝影自动驾驶功能车

6.19 千方科技
千方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布局
千方科技车端:OBU
千方科技路端:RSU
千方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案例

07 C-V2X芯片和模组供应商研究
7.1 高通

高通车路云一体化基础技术产品线总结
高通车路云一体化基础技术(1)
......................
高通车路云一体化基础技术(6)

7.2 宸芯科技
宸芯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基础技术产品线总结
宸芯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基础技术(1)
......................
宸芯科技车路云一体化基础技术(5)

7.3 恩智浦
恩智浦车路云一体化基础技术产品线总结
恩智浦车路云一体化:C-V2X架构对应的芯片产品
恩智浦车路云一体化(1)
恩智浦车路云一体化(2)

7.4 Autotalks
高通宣布收购Autotalks,以推动V2X部署
Autotalks 无线通信产品线演进
Autotalks C-V2X芯片组(1)
Autotalks C-V2X芯片组(2)
Autotalks C-V2X芯片组应用案例

7.5 移远通信
移远通信车路云一体化基础技术产品线总结
移远通信车规级5G RedCap模组
移远通信车规级5G+C-V2X模组
移远通信车规级5G+C-V2X模组
移远通信AG215S C-V2X 应用处理器模块
移远通信5G+C-V2X 端到端解决方案
移远通信C-V2X模组应用案例(部分)

7.6 美格智能
美格智能车路云一体化基础技术产品线总结
美格智能新一代5G C-V2X模组
美格智能车规级C-V2X(1)
美格智能车规级C-V2X(2)
美格智能车规级C-V2X(3)
美格智能车规级C-V2X(4)

7.7 广通远驰
广通远驰5G车联网通信模组与AI智能座舱系统级封装(SIP)解决方案
广通远驰汽车前装通信模组产品线布局(1)
广通远驰汽车前装通信模组产品线布局(2)
广通远驰通信模组重点产品
广通远驰5G通信模块 (1)
广通远驰5G通信模块 (2)
广通远驰AI旗舰智能座舱模组

7.8 中信科智联
中信科智联无线通信模组产品线演进
中信科智联5G通信模组
中信科智联C-V2X模组(1)
中信科智联C-V2X模组(2)
中信科智联无线通信车载终端(1)
中信科智联无线通信车载终端(2)
中信科智联汽车通信模组软件能力(1)
中信科智联汽车通信模组软件能力(2)

7.9 有方科技
有方科技车载模组产品线
有方科技5G通信模组
有方科技5G+C-V2X车规级模组(1)
有方科技5G+C-V2X车规级模组(2)

7.10 泰坦智华(Telit)
泰坦智华(Telit)无线通信模组产品线演进
泰坦智华(Telit) C-V2X模组

7.11 日海智能
日海智能无线通信模组产品线演进:龙尚科技
日海智能旗下龙尚科技5G通信模组
日海智能旗下龙尚科技C-V2X模组
日海智能无线通信模组产品线
日海智能旗下芯讯通5G通信模组
日海智能旗下芯讯通C-V2X模组

7.12 高新兴物联
高新兴物联无线通信模组产品线布局
高新兴物联5G+C-V2X通信模组(1)
高新兴物联5G+C-V2X通信模组(2)
高新兴物联5G+C-V2X通信模组(3)

    如果这份报告不能满足您的要求,我们还可以为您定制报告,请留言说明您的详细需求。
2005- 版权所有(c)   北京水清木华研究中心   京ICP备05069564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1902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