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佐思汽研统计,2025年1-9月,中国乘用车新车摄像头安装量达8700.0万颗,同比增长35.5%,主要受比亚迪、小米、小鹏、吉利银河等品牌拉动。随着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不断普及,预计2030年,中国乘用车新车安装量将达23444.4万颗。
2025年1-9月,中国乘用车前视摄像头安装量为1659.6万颗,同比增长43.6%;周视安装量达1826.4万颗,同比增长121.5%;环视安装量为3751.6万颗,同比增长23.9%;其他摄像头看,电子外后视镜安装量同比增长最快,达2634.8%,主要受本田、灵悉、莲花跑车等品牌拉动。
2025年1-9月中国乘用车新车摄像头安装量,单位:万颗

备注:摄像头安装量=整体乘用车新车销量x摄像头总颗数,摄像头包含(前视+周视+环视+座舱+夜视+行车+倒车+流媒体+盲点+AR实景导航+电子外后视镜摄像头+其他摄像头)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1月期)》
随着车载摄像头安装量增加,线束简化、空间与重量优化问题亟待解决。传统电力系统通过单独的电缆传输视频信号和电源,每安装一个额外的摄像头就需要两根额外的电缆,这使得缩小尺寸变得困难,电缆成本增加,燃油效率降低。
为解决上述痛点,一种PoC技术被广泛用于ADAS和环视摄像头。PoC,即Power Over Coax的缩写,是将电源叠加在信号电缆上和信号一起传递而无需另外的电源专用电缆的传输方法。比起单独传输数据和供电,该方法使布线更加精简,具有减轻车身重量和简化布线等优势。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1月期)》
就厂商市场地位看,TDK和Murata(村田)是车载PoC领域的两大头部企业,顺络电子则是国内片式电感龙头。其中,TDK已开发并向市场推出各种电感器,包括线圈式、积层式和薄膜式电感器,未来,TDK将致力于通过完善积层技术、绕线技术和薄膜技术,不断优化设计。就PoC技术趋势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
一、简化设计,借助更少的电感器,实现相同的性能
2025年7月,TDK为车载同轴电缆供电(PoC)应用设计的绕线电感器产品——ADL4524VL系列量产。该产品将滤波器与电感器功能整合于单一元件,减少了元件数量和占用面积。同时,借助TDK 研发的磁性材料和精密绕线结构,产品可在10MHz至1GHz的宽频率范围内实现高阻抗特性,有效阻隔信号干扰。传统方案可能需要三颗电感器,现在只需一个 ADL4524VL 即可,简化了电路设计,节省了PCB空间。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1月期)》
2025年1月,村田制作所3225尺寸车载PoC电感器LQW32FT_2H系列批量生产。其符合AEC-Q200标准,工作温度范围在-40°C至+125℃。其特点在于采用村田自主研发的陶瓷材料和产品结构实现了高阻抗,减少了PoC电感器的使用量。同时,电感器使用空间的缩减,也助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二、汽车级认证,汽车应用中使用的电感器需要符合特定的质量标准,如AEC-Q200等
2025年10月,顺络电子不同电流的PoC电感方案通过ADI GMSL2 SerDes芯片认证并加入到最新的官方GMSL2 Hardware Design and Validation Guide中。由于ADI在车载摄像头串行器/解串器(SerDes)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一认证极大提升了顺络PoC电感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1月期)》
三、引入双线绕组法,优化电感器耐温,抗振动等性能
2025年3月,音特电子POC 3225系列量产,尺寸3.2mm×2.5mm,专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及车载摄像头网络设计。采用创双绕组结构设计,在1MHz至1GHz宽频带内实现稳定高阻抗,有效隔离视频信号(最高 1.5Gbps)与电源电流,解决传统多电感组合方案的空间冗余问题,支持-55℃至+155℃极端工作温度,满足AEC-Q200车规级认证。
音特电子PoC 电感器 3225 尺寸系列

来源:音特电子
2024年6月,Bourns推出符合AEC-Q200标准汽车级片状电感器。Bourns® CWP3230A 系列采用铁氧体粉末磁心设计,并使用双线和三线绕组,以在小尺寸中实现更高的饱和电流和加热电流水平。该系列的感值范围为2.2至47µH,工作温度范围为-50°C至+150°C。
01 专题洞察
专题一:车载摄像头PoC技术应用
1.1 车载PoC技术应用背景
1.2 车载PoC技术定义
1.3 车载PoC基本原理及主流SerDes协议对PoC的要求
1.4 车载PoC技术解决的核心问题
1.5 车载PoC关键组件
1.6 车载PoC电源系统构成
1.7 车载PoC技术趋势
1.8 主要车载PoC厂商汇总
1.8.1 厂商案例一:TDK(1)
1.8.1 厂商案例一:TDK(2)
1.8.2 厂商案例二:Murata
1.8.3 厂商案例三:ADI(1)
1.8.3 厂商案例三:ADI(2)
1.8.4 厂商案例四:风华高科
1.8.5 厂商案例五:KOHER
1.8.6 厂商案例六:顺络电子(1)
1.8.6 厂商案例六:顺络电子(2)
1.8.7 厂商案例七:岑科科技
02 市场趋势
2.1 趋势:激光雷达技术革新——纯固态光扫描
2.2 MEMS振镜扫描方案及代表案例
2.3 转镜扫描方案及代表案例
2.4 Flash扫描方案及代表案例
2.5 激光雷达技术革新:纯固态光扫描技术
2.6 纯固态光扫描技术核心
2.7 基于万向光控™技术的全固态长距宽角激光雷达
03 新车研究
3.1 阿维塔12四激光版
3.1.1 智舱亮点
3.1.2 智能辅助驾驶亮点
3.2 腾势N8L
3.2.1 智舱亮点
3.2.2 智能辅助驾驶亮点
3.3 风云T11
3.3.1 智舱亮点
3.3.2 智能辅助驾驶亮点
3.4 捷途纵横G700
3.4.1 智舱亮点
3.4.2 智能辅助驾驶亮点
3.5 极狐全新阿尔法T5
3.5.1 智舱亮点
3.5.2 智能辅助驾驶亮点
04 数据监测
4.1 传感器配置方案
4.1.1 整体方案
4.1.2 ADAS配置方案
4.2 传感器安装数据特点
4.2.1 传感器整体安装情况-安装量/分OEM
4.2.2 摄像头整体安装量及同比
4.2.3 前视摄像头-安装量分OEM/装配方案
4.2.4 前视摄像头-安装量分价格
4.2.5 前视摄像头-安装量分品牌及车型
4.2.6 周视摄像头-安装量分OEM/装配方案
4.2.7 周视摄像头-安装量分价格
4.2.8 周视摄像头-安装量分品牌及车型
4.2.9 环视摄像头-安装量分OEM
4.2.10 环视摄像头-安装量分价格
4.2.11 环视摄像头-安装量分品牌及车型
4.2.12 毫米波雷达-安装量分类型/装配方案
4.2.13 毫米波雷达-安装量分价格
4.2.14 毫米波雷达-安装量分品牌及车型
4.2.15 毫米波雷达-安装情况分频段
4.2.16 超声波雷达-安装量分类型/装配方案
4.2.17 超声波雷达-安装量分价格
4.2.18 超声波雷达-安装量分品牌及车型
4.2.19 激光雷达-安装量分类型/装配方案
4.2.20 激光雷达-安装量分价格
4.2.21 激光雷达-安装量分品牌及车型
4.3 供应商市占率
4.3.1 供应商市占率-前视一体机
4.3.2 供应商市占率-前视模组
4.3.3 供应商市占率-环视摄像头
4.3.4 供应商市占率-前向雷达
4.3.5 供应商市占率-后雷达
4.3.6 供应商市占率-角雷达
4.3.7 供应商市占率-激光雷达
05 新闻事件
Tobii座舱技术+意法半导体传感器,车载监测系统量产落地
麦格纳联手德国车企全面量产驾乘监测系统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推出用于车内监控摄像头的RGB-IR图像传感器
豪恩汽电定增扩产11亿,发力智驾全栈业务
豪威集团推出专为汽车外部摄像头设计的下一代8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
豪恩汽电收到某海外汽车品牌视觉感知、全景摄像系统产品定点
特斯拉FSD v14.1.3新增自动清洁前摄像头功能
视觉AI芯片公司星宸科技冲刺港交所
奥比中光前三季度营收增超100%
恩智浦推出i.MX 952应用处理器,推动汽车HMI和车内传感技术发展
保隆科技COB封装摄像头通过AEC-Q认证
保隆科技光雨量传感器通过ASPICE CL2国际评估
睿创微纳红外热成像解决方案赋能全球首款前装量产L4级Robotaxi
欧摩威展示单雷达AEB方案!已获国内头部主机厂定点,计划明年二季度量产
安波福推出第八代雷达系列,赋能未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楚航科技全球首发全国产化4D卫星架构雷达
赛恩领动新一代卫星架构4D成像雷达首发即量产
理工睿行完成A轮融资,路侧92GHz毫米波雷达量产
威孚智感与博世联合量产第六代毫米波角雷达
矽杰微电子完成新一轮融资,加速毫米波雷达生态布局
斯达领动与某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旗下L4项目达成量产项目合作
Aeva发布业内首个开放式数据集
万集科技牵头制定国内首个路侧激光雷达行业标准,推动车路协同技术规范化发展
禾赛科技成全球首个年产破百万激光雷达企业
禾赛3D激光雷达赋能新松机器人感知升维
禾赛800线激光雷达ETX助力L3/L4级自动驾驶
图达通港股IPO备案获批
图达通与鉴智机器人合作,赋能全域端到端智驾
速腾聚创全栈自研芯片通过AEC-Q车规认证
速腾聚创发布AC2“机器人操作之眼”
速腾聚创与导远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老鹰半导体完成超7亿元B+轮融资
阿维塔12四激光雷达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