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数字电视开始腾飞

(水清木华研究中心·电信与互联网研究部 2006-7-25)


  步入2006年,中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除杭州、青岛、深圳、河池等地完成了城区的整体转换外,上海、湖南、山西、广东正启动向数字电视转换进程。2006年2月,广西全区14个地级市全部启动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到2006年7月中旬,广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00万户,整个数字电视的发展和推广比较顺利。梧州、北海等8个地级市和蒙山、苍梧等4个县(市)城区整体转换任务已经完成,广西首府南宁3/4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也完成了整体转换。广西成为全国整省(区)城市有线数字电视转换规模最大、转换速度最快的地区。

  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2006年4月公布的数字:2005年全国数字电视用户413万户,较2004年增长325%。全国付费数字电视用户139万户,较2004年增长275%。预计到2006年年底,我国数字电视用户数将突破1000万,由于北京奥运带来的契机,估计2008年我国数字电视用户数可达6000万人。

2004-2008年中国数字电视用户总数及预测

来源:水清木华研究中心

  从发展趋势来看,数字电视未来必将取代模拟电视。但就数字付费电视来说,成熟的运营模式还在探索中,成熟还需一段时日。就产业发展而言,国家广电总局一直在大力推广数字电视,2015年将停止模拟电视的播出。除政府外,频道提供商、频道集成商和有线网络运营商也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此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数字付费电视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2005年,付费数字电视收入达到3.27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92%,远远高于同期有线数字电视收入16%的增长。2006年上半年,我国付费数字电视业务继续迅速发展,1-5月收入1.90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75.93%。

  数字电视包括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编辑、播出、传输、接收的全过程都采用数字技术,在实现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跨越过程中,数字电视设备制造(发射设备制造、接受设备制造等)、数字电视网络运营、节目制作与集成及信息服务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巨大的投资商机蕴藏于数字电视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多家公司将从中受益。就股市而言,近期歌华有线等数字电视运营商的股票被一致看好,也反映了投资者对数字电视发展的信心。

  虽然我国数字电视的普及率暂时较低,但是增长速度很快,市场潜力巨大,对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内容商都存在着巨大的机会。2006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总数超1.2亿,2015停止模拟电视播出,在模-数转换过程中仅设备的市场规模一项,就达千亿人民币以上。给运营商带来的效益,更是可观。巨大的潜在市场,吸引了包括芯片厂商、中间件供应商、机顶盒生产厂商等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投资商的热情,围绕数字电视的的竞争即将全面展开。


声明:

自2005年8月1日起,PDAY网站(www.pday.com.cn)发布文稿均为原创,来自于水清木华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和产业观点。

该新闻的所有图片、表格以及文字内容的版权归北京水清木华科技有限公司所有。其中,部分图表在标注有其他数据来源的情况下,版权归属原数据所有公司。水清木华研究中心获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市场调查和公开资料。如果有涉及版权纠纷和资料保密问题,请及时联络水清木华研究中心。

水清木华研究中心已经力求本文稿内容的准确性,仅供读者参考。使用本文稿于投资目的,投资人需考虑投资风险。任何人引用本文稿数据和内容用作决策依据或投资目的,所产生的后果由客户自行负责,本中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网络媒体引用本文,必须注明来源于水清木华研究中心。传统媒体引用本文,除了说明来源于水清木华研究中心之外,还需要通过电话、传真或者电子邮件通知水清木华研究中心(market@waterwo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