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当瑞芯微(Rockchip)福州软件园总部的每个员工在走进门口时,都会看到墙上张贴着的一份大红色喜报:中兴通讯在2010年里正式成为瑞芯微的合作伙伴。
与当年从其他厂商手中成功“抢”到MP3、MP4的市场份额一样,中兴通讯这家大合作伙伴也是瑞芯微硬生生从另一家芯片公司那里“抢”过来的。
“我们在去年就注意到2010年南非世界杯是一个契机,手机市场上对数字电视的支持需求非常强劲。”瑞芯微公司市场总监陈峰说。于是,瑞芯微迅速调整研发方向,从2009年下半年就开始在市场上主推其移动数字电视解决方案。
其时,中兴通讯也在计划利用世界杯的概念、针对巴西等国的海量手机用户推出新款数字电视手机。而在瑞芯微之前,其实中兴通讯几乎已经确定将采用国内另一家芯片厂商的芯片解决方案,但当中兴把两个解决方案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高下立判。与竞争对手相比,瑞芯微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了其在MP4市场制胜的优势,不但实现了对AVI、RM、RMVB等多种视频格式的全面支持,而且还兼容CMMB、T-DMB、ISDB-T、DVB-T等多种移动电视标准。
一番比较之后,事情基本就没有了悬念。中兴通讯在2009年9月份和瑞芯微正式签订了供货协议。
一战成名
瑞芯微在数年前的MP3、MP4市场大战中曾经一战成名。
瑞芯微最早起家于复读机市场。2001年,公司创始人励民在福州创办瑞芯微伊始,复读机芯片市场还是100多家厂商的混战局面,但不久之后,市场逐步萎缩,一百多家厂商最后基本只剩下两家,其中瑞芯微占据了70%的份额。
复读机之后,瑞芯微在2003年找到了一个更大的市场,开始推出MP3、MP4产品。作为市场后来者,瑞芯微很善于抓住新的市场热点。当时,MP3在纯音频功能之后,慢慢开始出现对视频的支持。很多厂商一度并不确定这一模式到底能有多大的市场容量,一些MP3市占率较高的厂商像珠海炬力甚至只是实现了“简单的、假的”MP4功能。但瑞芯微看准这个时机,集中研发队伍实现了对QVGA等格式的支持,当视频支持需求在市场中出现井喷时,像蓝魔等一些原先采用炬力解决方案的终端厂商很快倒戈改用了瑞芯微的方案,产业链的重塑也使瑞芯微的经营规模从复读机时代的几千万元猛增至这一阶段的几亿元。
MP3、MP4市场在2006、2007年前后发展到最高峰,此后进入平稳发展期。作为这一市场中的第一芯片供应商,瑞芯微除了国内的蓝魔、OPPO等合作伙伴,还为三星、飞利浦等国外大厂供应芯片。来自这一市场的营收占据了瑞芯微总收入的90%。
但在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对瑞芯微的持续发展能力也提出了更大的考验。MP3、MP4市场经过国内诸多厂商的竞相压价、概念炒作,已经很难再拿出真正吸引消费者的亮点。譬如对于高清概念,在实现支持720P之后,甚至有厂商又开始炒作对1080P的支持,但“这对小屏幕的MP4市场已经没有多少意义”。陈峰认为,“与当初复读机市场一场大战之后基本天下太平不一样,MP3、MP4市场却每过一段时间就出来一家通过价格战来和我们打擂台赛”,这种状况让瑞芯微也颇为难受。来自一线的销售数据也表明,虽然国内纯音频的产品销售还在增长,但MP4产品则已经感受到来自更新颖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压迫,销量有所下降,这些都在迫使瑞芯微必须及早想出对策。
力捧Android
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王者,是瑞芯微不想绕过的一大市场,也正因此,当决定切入手机市场时,瑞芯微非常谨慎,对切入产品和合作伙伴都选择了最熟悉的对象。
OPPO(步步高子品牌)作为瑞芯微最紧密的合作伙伴之一,自2008年5月就着手推出手机产品。作为后来者,OPPO认为如果单纯采用联发科的芯片,产品基本无法与其他山寨类产品拉开差距,就设想能否通过加上瑞芯微的芯片从而实现对更多功能的支持。于是,瑞芯微派出5位工程师与OPPO展开更为细节的研发合作。很快,基于瑞芯微手机方案对音频、视频的出色支持,OPPO在2008年底正式推出Real音乐手机,并在2009年一年中卖出500万台左右,营业额已经与在手机市场鏖战多年的联想基本持平。
与OPPO合作在手机市场上首战告捷之后,瑞芯微信心大增,立刻开始争取对更多终端厂商的支持。然而,陈峰发现,市场推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一台手机中,联发科的芯片系统需要12美元,如果再加上瑞芯微的芯片,就需要另外增加6美元的成本。一些山寨厂商就觉得这并不划算”。
不过,又一个转机很快到来。瑞芯微获知中兴通讯正在为其移动电视手机选择芯片系统供应商的消息,并最终依靠原有在MP4产品中积累下来的良好合作关系、经验和技术赢得了这一关键订单。与此同时,从2009年开始,瑞芯微开始顺应市场大势,正式布局移动互联网。
陈峰认为,在互联网从电脑设备向非电脑类设备渗透过程中,至少会形成几条相对平行的生态链。其中,苹果从操作系统到应用体系都自成一家;微软(Windows Mobile)、诺基亚(塞班)凭借自有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继续构建各自体系。瑞芯微则选择了另外一条:以ARM架构为最底层系统,经过再次开发整合,实现对谷歌Android这一开放型操作系统的支持。
在4月份的香港电子展上,瑞芯微展示了其所关注的三大业务领域,即:手机、电子书以及其他更为宽泛的移动互联网设备(MID)。在手机领域,瑞芯微将其手机业务大概分为两类,一类为“通信芯片+瑞芯微芯片”,主打音乐、数字电视等特色功能的多功能手机;另一类就是支持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而在电子书领域,瑞芯微最新发布的解决方案成为业内第一款能够支持Android操作系统的电子书方案。采用这一方案的OPPO Enjoy电子阅读器无疑将在产品差异化上再次建立竞争优势。
“832定律”
据瑞芯微MID产品负责人方赛鸿介绍,根据过去数年来行业内的生产“节奏”,每年的四、五月份都非常关键,芯片厂商要保证自己的解决方案为终端厂商看到并接受,一旦等到七、八月份,终端工厂基本已经进行到软件开发认证阶段,那时再推出相关方案就已经迟了。瑞芯微则保证让自己跟上了市场的这一节奏。
既便如此,瑞芯微要想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取得成功依然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以前在复读机市场、MP3\MP4市场中抢得先机并最终成功的做法能否让自己在这个规模更大、对手更强的市场中继续赢下去?
对瑞芯微而言,从其所擅长的MP3\MP4等数码产品向MID产品过渡的这一过程相对比较顺滑,真正的挑战其实更多来自于对操作系统的支持和应用内容的引入。“来自通信芯片方面的核心因素正在慢慢淡化,已经成为蓝牙、Wi-Fi等多种无线连接中的一种,而应用处理器则正在成为未来MID的核心。”陈峰说,“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并没有往联发科那个方向走。”
与MP3\MP4数码产品时代那个相对封闭单纯的系统环境不同,瑞芯微所选择跟进的Android操作系统将是他以往从未应对过的复杂操作平台环境。
这迫使瑞芯微在“拼命”招收与Android相关的技术人才的同时,还主动调整了其原有的研发组织架构。过去那种或者单兵作战、或者进行封闭式开发,甚至由“6个软件员到深圳支持上百家客户”的做法逐步得到转变。自2009年开始逐步成立了MID、手机等业务部门,以及服务、系统底层、重要模块研发等三个动态团队。粗放但灵活的研发机制成就了瑞芯微在MP3\MP4市场上的辉煌,但现在,瑞芯微正尝试在研发生产的管理上“变得更加规范”。
对于2010年的MID市场,陈峰比较乐观,并提出了一个“832”概念,即:当苹果这样的标杆企业推出一项产品之后,如果跟进厂商提供的产品能够做到性能是前者的8成,价格是其1/3的话,那么,后续产品的市场规模将可以达到前者的两倍。也就是说,以iPad为例,如果其在2010年的销量可以达到1000万台,那么,留给瑞芯微以及其他终端厂商的市场容量至少还有2000万台。据透露,瑞芯微在2010年推出的相关新品将有六、七十种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