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渠道不畅 华为手机国内市场遇瓶颈
来源:RD3721  日期:2010-05-28

一直以来,在各大手机卖场,都很难觅寻到华为手机的踪影。

   这是因为华为手机在国内并不直接面向消费者,而是为与其有通讯设备合作的运营商提供手机定制服务,走运营商定制路线。 因此,对于华为来说,通过社会渠道销售手机一直是个软肋。

052801.jpg

  

而现在,运营商策略的调整,直击到这个软肋:他们不再牢牢的把手机市场控制在手了——为了谋取更好的渠道做放号,运营商纷纷积极的将各自的手机补贴对社会各大手机卖场、省包、地包和区域小连锁开放。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电信:把以前完全封闭的CDMA市场向渠道打开,用补贴、利润激励着大部分经销商参与到CDMA渠道中。   

紧紧跟随着运营商的华为手机,遭遇空前挑战。   

甚至有业内人士指出:“一直关注运营商市场的华为,在渠道中合作伙伴几乎为0。在整个市场转变的情况下,华为需要重新寻找合作经销商,需要重新规划合作渠道,短期内想完成这些操作是不太可能的。”   

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前期封闭手机市场模式下的华为之所以如鱼得水,是因为华为将其B2B2C的设备营销模式在手机市场销售中延续得很好,抓住了运营商,手机自然就销售出去了。  

 但是目前,整个电信市场转变以后,运营商放开了手机控制权,华为现在要面对的是广大的社会销售渠道,是他们取代运营商来决定华为手机的销量了,对于走定制路线的华为手机,不论在价格体系、渠道利润分配以及品牌宣传上都需要有一个重新的思考。   

据传,华为的手机销售目前已然遇到瓶颈,在很多地市一线门店无法到货或者到货的是前期市场中的串货,销售受到严重影响。   

知情人士透露,华为手机之所以在社会渠道销售不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他的价格体系,以C网手机为例:华为的C网产品利润在16%,同类产品的国产手机厂商一般给出的利润在20%-30%之间,相比之下,华为手机的利润在吸引社会渠道销售上,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决定社会渠道销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渠道利润、品牌、销售能力、宣传等等,但,对于他们来说,卖这个品牌的手机能不能赚钱是放在第一位的。   

虽然跟运营商们比起来这种衡量标准“俗气”了很多,但这是他们认定的不二法则,华为手机也不例外。  

 一旦进入到社会营销渠道,在这上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跟以往的运营商定制路线比起来,显然要琐碎得多。   “要是进终端消费卖场,那各种费用就多了:一是每年的每个门店的进场费、促销费、展台费……就够一笔了,单个门店一般都是一二十万计的,还有住店导购员和假日促销员的培训和工资;另外为了带动销售还要做广告;还要关注账期问题……等等等等,事多了去了。”另外一家手机厂商介绍到。  

 其实,华为愿不愿意涉这个水,也是未知。

  早在2008年5月,华为就曾聘请摩根士丹利帮助其出售旗下移动业务部门的部分股权,引来20多家竞购方,不巧的是,金融危机在竞购过程中爆发,华为宣布暂缓出售计划。

  今年年初,华为终端董事长郭平在出席巴塞罗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再一次提出了这个想法,他说:“华为不排除将来可能再次尝试剥离生产手机和数据卡的终端部门。”  

 “相对业务范围与其相似的中兴,华为对手机业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对方,或许正是因为华为一直在考虑剥离手机生产这一块”,分析师认为:“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能重新规划其发展策略,华为手机在国内的销售只会越来越艰难。”

---- 友情链接 ----
2005-2009 版权所有(c)   北京水清木华研究中心   京ICP证020155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