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10-07-06
苹果iPhone4发布一周多,本人赶时髦下载了一个最新的iOS4在自己的iPodTouch上体验了一把。把玩一阵iOS4后本人更加坚定“苹果卖的不是应用而是手机”的看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上一代的iPodTouch上,iOS4的运行速度怎一个“卡”字了得,按理说,软件升级了,运行速度应当 有所提升啊?可是苹果可没这么想,在操作系统软件功能提升的同时,iOS4对于硬件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攀升,这一点估计不少最近升级了iOS4的 iPhone3G甚至是iPhone3GS的用户也有所体会.
就拿此次苹果iOS4中最具卖点的iBooks功能来说吧,在iPodTouch的硬件规格下,打开iBooks就需要耗时十多秒,打开一本容量超过3M的电子书有需要上市秒,最重要的是翻页居然完全没有iPad上的流畅感,这种体验差距不是明显暗示用户应该重新购买一台iPhone4或者是iPad吗?
其实这种做法并非苹果首创,在PC行业里大名鼎鼎的Wintel联盟就是采用以软件应用推动硬件销售的高手。去年微软推出的Windows7 在硬件系统要求上直接将2GB内存定位在了基本需求的规格,并且推荐使用英特尔的i3/i5处理器,如此一来可是让今年英特尔上半年的芯片销售获得了大丰收。作为以追求利润的企业,这种做法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被这种体验营销所蛊惑的消费者可曾问过自己一句:这种升级真的有必要吗?还是回到iOS4的问题上来吧,作为标志性升级功能的iBooks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恐怕就是其华丽的书架界面吧,但事实上其支持的电子书内容和更早版本的iOS3.1.3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即使没有iBooks这个程序,还是有不少第三方的阅读软件能够达到同样的阅读效果的,更何况书最具吸引力的还是内容本身,至于精美的封面, 当翻开之后还有什么重要性吗?
其实不仅仅是iBooks,目前大量的智能手机应用的升级都存在本质不变、包装精美化的问题。有专业机构统计,在苹果App商店的众多应用中,除了游戏之外,其实平均每个用户最多只需要15个左右的应用就足够了,其他的很多应用虽然也有用户下载,但事实上使用率非常之低,很多都是尝试了一次之后就弃置不用。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苹果动不动就宣传的App商店应用总数破多少多少万,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其最大的功效还是在向用户提供心理暗示, 暗示这个平台的强大,以吊起用户购买的欲望。
由此可见,苹果最强大的还是其琢磨消费者心理的能力,以软件应用海量化、个性化为噱头吸引着用户不断升级硬件、更新换代手机,从而在硬件上获取真正的利润。说到底,支撑苹果业绩不断攀升的基础还是其在销售硬件设备上的高额利润空间,只不过苹果实在太擅长营销了,不仅忽悠着消费者以购买iPhone为时尚,还忽悠了大量第三方软件应用开发商相信App应用商业化钱景无限,从而投身iPhone应用开发的阵营,成为了为苹果摇旗呐喊的中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