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中国移动研究院用户行为研究实验室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国农村移动通信消费需求研究与市场策略分析》以及《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生活形态与通信消费需求研究》两本白皮书。白皮书针对中国农村居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及需求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指出运营商以及整个通信行业的职责和机会所在。众多业内企业和机构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发布会,包括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景教授、首席科学家许利群教授、NGO代表、移动的省公司一线员工、通信业务厂商代表,以及业内的终端、业务、用户研究等领域的专家等。大家对中国移动首次发起针对农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大规模实地研究非常感兴趣,并对农村通信市场蓝海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场气氛热烈。
白皮书指出:超过3成的城市流动人口使用了手机上网业务,并对互联网信息需求非常强烈。专家对此结论表示认可,并指出农村居民和城市流动人员对于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甚至强于城镇中的大学生和白领,并且具有更强的付费意愿,可以作为未来市场营销的目标群体。此外,71%的城市流动人口频繁更换手机号,与其自身的流动性和手机卡资费的调整息息相关;93%城市流动人口都选择购买新手机,这也对手机营销提供了一些启示。
长期致力于移动通信产业研究的杨景教授从生产方式的变革的视角解读了开拓农村蓝海市场的关键因素。具有丰富国际运营商工作经验的许利群教授则从东、西方移动通信市场对比的角度,深入阐释了中国农村通信市场的挑战以及可借鉴经验。专家的精彩观点体现了中国移动专家长期一贯对移动通信的深入思考,以及臻于至善的研究风范。
近两年来,中国移动发起了一系列针对不同群体的基于社会学、心理学基础研究,并将相关成果对整个行业和社会公开发布,一方面预示着中国移动对用户的关注在加强,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中国移动在行业内的领军地位和对社会所尽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如何为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如何关怀用户需求以及如何发挥移动通信技术的便捷性等问题上,中国移动已经开始了积极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