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智能手机普及加速 主管部门严打手机吸费
来源:中国移动通信  日期:2011-01-20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国家工商总局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整治手机吸费,以及冒用或伪造手机入网许可证问题。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手机吸费问题整体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因为今年智能手机市场将会出现爆炸式增长,打击手机吸费问题必须持续采取高压态势,否则遭遇手机吸费的用户会越来越多。

对问题手机打击力度加大

此次整治手机吸费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但从源头严格规范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以及增值业务服务提供商(俗称SP),还加大了对流通领域的监督力度,严查经销没有或伪造冒用进网许可证、许可标志手机的行为,并且首次要求手机企业在申请进网许可时,必须提交芯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以及软件版本等信息备查。

深圳一家手机厂商负责人王耀然告诉记者,从2010年6月开始,深圳明显加大了对手机经销行业的监管,在知名手机集散地深圳华强北市场,“检查人员隔三差五就会过来,一些存在问题的手机经销店铺白天也不得不关门闭窗,甚至还得关灯。”王耀然说,明显感觉现在的执法检查是“动真格的”,因为如果发现销售问题手机,除了全部没收之外,还会给予高额罚款。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依据手机厂商在申请进网许可时提交的芯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以及软件版本等信息对手机内置信息进行抽查,并结合市场情况调整抽查重点。

另外,记者此前曾报道,一些不法中介冒用运营商以“买手机送话费”的名义促销问题手机,这种冒用或者伪造进网许可证的问题也在打击之列。记者在一些车站看到,这种现象甚至在春运时期更普遍。迪信通高级副总裁齐峰表示,智能手机已成为2011年返乡族年货采购的首选物品之一,返乡族将成春节智能手机消费的新主力。这种情况下,问题手机若流入农村市场,将会给更多的用户带来麻烦。

智能手机普及隐藏问题风险

赛迪顾问发布的报告认为,预计2011年手机销售规模将达1000万部,2011年到2015年,手机销售规模预计实现年25%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其中智能手机将实现50%的年复合增长率。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2011年我国的智能手机将成为主流。如果不对手机吸费等问题采取持续的高压态势,势必将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网秦首席安全专家邹仕洪解释说,这种弊端主要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开放性带来的,尤其是最近爆出恶意扣费病毒事件的安卓(Android)系统。这种开放性降低了手机厂商的使用门槛,也便于更多的应用开发者加入安卓阵营,然而,安卓平台并没有塞班(Symbian)平台一样的第三方签名认证机制,因此在安卓应用中置入后门程序或者恶意插件也更加容易。而且众多第三方应用软件均不显示在使用中涉及的权限,用户极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涉及自动网络访问、联系人泄漏等问题的应用。“随着大量仿造的安卓手机进入市场,将恶意软件内置到手机的情况也会多起来,用户遇到手机吸费问题的可能性就更大。” 邹仕洪说,从2010年11月底至今,存在吸费问题的“给你米”后门程序就已经感染了90多万部手机。

移动强调“扣费主动提醒”

为减少恶意扣费的问题,运营商也在尝试新的技术。中国移动上周宣布推出“业务扣费主动提醒”和“增值业务‘0000’统一查询退订”服务,作为二次确认业务的补充。用户订购增值业务后,在扣费之前能够得到短信提醒。另外,用户发送短信“0000”到10086,就能查询和退订已订购的包月类增值业务。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移动逐一梳理了758个自有业务及20多万个合作业务,并对后台支撑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还将对账单、详单、发票信息等进行优化,使之更加清晰明了,更便于用户了解消费情况。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客户通过短信订制增值业务时会有二次确认,另外还可以通过详单或者客服热线确认订制情况。

---- 友情链接 ----
2005-2009 版权所有(c)   北京水清木华研究中心   京ICP证020155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