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科技 日期:2011-03-15
今年2月,诺基亚宣布了其与微软开展战略合作的消息,双方将共同开发WindowsPhone操作系统的手机。这是两个具有不同领域优势的巨头的合作,一方面,可通过优势互补来打造新的强强联合体;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更加激烈的正面竞争时代的到来。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兴起,诺基亚作为全球移动通信终端“老大”的地位在最近几年显得有些岌岌可危。RIM、苹果以及新晋的HTC等厂商在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不断威胁着诺基亚的市场地位。同时,由苹果公司“终端+平台”模式引发的产业模式变革也使诺基亚认识到独守“终端制造”领域的发展瓶颈。而作为PC时代的王者的微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也难以担任领军者的角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压力迫使两个“落寞”的英雄走到一起。
合作还是竞争?
诺基亚与微软的战略合作拟建立一个高度互补的全球移动生态系统,这样的合作是基于双方分别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优势而建立起来的。但如果没有iPhone,没有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今天二者的合作还会如此顺理成章吗?答案肯定是“否”。在苹果公司以强势终端构建起的新帝国和以谷歌公司为首构建的安卓联盟的双重压力下,诺基亚面临着“不改变即死亡”的生存困境,于是开始了移动互联网的谋篇布局。但诺基亚始终没能把握住智能终端及操作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份额逐年递减,并在2010年第四季度被安卓超越,结束了其长达10年的统治地位。
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如何重新选择阵营,重新“站队”,成为摆在诺基亚面前的一个难题。基于话语权和优势互补的考量,诺基亚最终选择了微软。而致力于再创辉煌的微软,也同样需要像诺基亚这样强大的终端厂商帮助其快速扩大市场规模。
诺基亚与微软合作的目的很明确,其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安卓这一操作系统本身,而是通过构建从终端到操作系统、再到应用平台的产业体系,进而同以苹果、谷歌为首的两大联盟进行竞争,争夺产业统治地位和话语权。正如诺基亚首席执行官埃洛普在答记者问时说的,“诺基亚的首要任务是击败安卓,建立WindowsPhone生态系统”。至此,苹果iPhone、谷歌安卓和微软WindowsPhone三大阵营已基本成形,三大阵营的竞争也拉开了序幕。
竞争是永恒的,合作只是竞争的重要手段。从“单打独斗”到“拉帮结派”,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下的竞争已经产生明显的变化,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
封闭还是开放?
目前,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以苹果和谷歌为代表的两大阵营,这两大阵营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产业生态模式,即封闭模式和开放模式。备受推崇的安卓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开源,这对于厂商和开发人员来说,任何软件都可以在安卓平台上实现。即使手机终端不支持多点触控,也可以通过安卓的软件来实现。凭借这一优势,安卓系统支持的机型层出不穷。专攻安卓的摩托罗拉从低谷重新振作起来,新晋手机品牌HTC也借安卓之力加速发展。
与开源的安卓操作系统相比,苹果的操作系统iOS并未受到开发者的普遍欢迎,但是借助其移动终端设备的卓越表现以及硬件与软件良好的兼容性,苹果赢得了高端市场的众多拥趸。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0年,安卓系统取得了全球智能手机22.7%的市场份额,而iPhone取得了15.7%的市场份额。
面对“封闭”和“开放”两种模式,诺基亚和微软同样需要作出选择。对于只有硬件优势的诺基亚来说,难以整合上下游,形成封闭体系,独立担任该生态系统推动者的角色。而作为追赶者,迅速取得市场规模是首要任务,所以“开放”似乎是其不得已的选择;而牺牲一定的控制权,可以赢得更多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在网络经济时代,规模效应至关重要,规模决定标准,规模决定生存。而开放是获得规模的重要手段,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DNA。
内容还是管道?
在传统的语音通信时代,尊崇的是“管道为王”,网络是赢得用户的不二法门。产业链上下游都需要围着运营商转,这也是中国移动和其他运营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硬件已经不再处于竞争的中心,操作系统、应用平台等已经成为新的产业重心。尤其是操作系统,作为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咽喉,成为决胜未来的关键。
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的产业链环节上的各个主体纷纷伸长自己的触角,努力转换角色,从管道争夺转向对上游增值服务平台的争夺。以电信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独立软件提供商、手机系统厂商(设计方案厂商、芯片厂商、操作系统厂商)和互联网企业五种力量为代表的各类软件应用商店纷纷诞生。
按照“双边市场”理论,如果运营商是信息交互的通道,那么平台商就是信息增值的通道。苹果公司的应用商店模式正是“双边市场”理论的绝佳案例,也是“赢家通吃”的最有力证明。从iOS系统到AppStore软件平台、再到系列消费电子终端,苹果公司已经构建了一个贯穿上下的产业链帝国,并且以系统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运营商处于弱势地位,失去话语权。当然,苹果公司获得今天的成就,不仅仅是依靠了平台战略。从用户角度出发,顺应和引领用户需求,明确自身定位才是关键。
“二分天下”还是“三足鼎立”?
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游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操作系统、内容应用的市场争夺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生态系统内的主角也将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以应用平台为例,在过去10年,已经有超过20个平台黯淡退场。这次诺基亚与微软两大巨头的合作,在未来能否形成对现有两大阵营的撼动,使得移动互联网领域从“二分天下”变为“三足鼎立”,还要看二者未来合作的紧密程度、战略的一致性和市场运作等。
产业的繁荣需要更自由的市场环境和更多竞争主体的参与。时势造英雄,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移动互联网产业会创造出如同PC时代的微软和互联网时代的谷歌一样的新巨头。
链接:双边市场
双边市场也被称为双边网络(Two-sidedNetworks),是有两个互相提供网络收益的独立用户群体的经济网络。简言之,双边(或多边)市场是一个或几个允许最终用户交易的平台,通过适当从各方收取费用使双边(或多边)保留在平台上。
双边市场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许多产业都是典型的双边市场。电话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双边市场,即主叫和被叫通过电话网络平台实现通话,其中双边市场分别为主叫市场和被叫市场。其他典型的双边市场还包括婚姻介绍所(双边市场分别为征婚男女双方)、媒体(双边市场分别为广告商和受众)、计算机操作系统(双边市场分别为应用软件开发商和用户)等。